2025年中广核6台华龙一号机组获批,总投资超800亿
2025-04-28 17:09:15
来源:康波财经
摘要:2025年国务院核准中广核6台华龙一号核电机组,总投资超800亿元,标志我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进入规模化应用阶段,项目包含广东台山和广西防城港两地建设,总装机容量7248MW,将在安全标准、国产化水平和建设效率等方面实现重大突破。
引言
2025年4月2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正式核准中国广核集团(以下简称"中广核")6台华龙一号核电机组建设项目,这一重大决策标志着我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正式进入规模化应用新阶段。本次获批项目包括广东台山二期工程2台1200MW机组及广西防城港三期工程4台1208MW机组,总装机容量达7248MW,总投资规模突破800亿元人民币,创下国内核电单体项目投资新纪录。国家核安全局披露的最新数据显示,2025版华龙一号在三大关键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国产化水平显著提升:关键设备国产化比例提升至95.2%,数字化仪控系统实现100%自主可控
- 安全标准全面升级:应用新一代事故容错燃料(ATF),使换料周期延长至56个月
- 建设效率创新优化:采用模块化施工技术,将建设周期压缩至56个月,较传统方案缩短14%
权威发布:2025年国务院最新核准6台华龙一号机组详情
核准文件核心内容解读
国务院审议通过的《核电项目中长期发展规划(2025-2030)》显示:- 台山3/4号机组采用国际先进的单堆布置方案,设计使用寿命60年,年利用小时数高达7800小时
- 防城港5-8号机组创新应用"四堆联动"冷却系统,预计可降低建设成本12%
- 国家核安全局同步颁发建造许可证(编号CNNC-2025-001至006),明确要求48个月内完成安全壳穹顶吊装关键节点
各机组地理位置与建设时间表(完整版)
项目名称 | 所在地 | 开工时间(FCD) | 商运时间 | 投资额(亿元) | 技术特点 |
---|
台山3号机组 | 广东江门 | 2025年Q3 | 2029年Q4 | 132.8 | 采用双壳结构设计 |
台山4号机组 | 广东江门 | 2025年Q4 | 2030年Q1 | 130.5 | 配备智能应急控制系统 |
防城港5号机组 | 广西防城港 | 2026年Q1 | 2030年Q2 | 134.2 | 搭载四堆联动冷却系统 |
防城港6号机组 | 广西防城港 | 2026年Q2 | 2030年Q3 | 133.8 | 优化辐射防护设计 |
防城港7号机组 | 广西防城港 | 2026年Q3 | 2030年Q4 | 135.1 | 增强型抗震结构 |
防城港8号机组 | 广西防城港 | 2026年Q4 | 2031年Q1 | 134.6 | 数字化运行监控平台 |
技术深度:2025版华龙一号三大安全升级突破
安全壳过滤排放系统(FCVS)优化方案
2025版华龙一号在放射性物质包容方面实现重大技术突破:- 过滤效率显著提升:气溶胶去除率从99.9%提升至99.99%,达到国际最高标准
- 响应速度行业领先:非能动安全系统启动时间缩短至3.2秒,优于AP1000的4.1秒
- 抗震能力大幅增强:可抵御0.3g地面加速度(相当于9级地震)的极端情况
经济影响:超800亿投资如何分配?
关键设备供应商名单与投资占比
中广核供应链管理中心披露的详细分配方案显示:- 核岛主设备(42%):东方电气(反应堆压力容器,投资约96亿)、上海电气(蒸汽发生器,投资约82亿)
- 常规岛设备(28%):哈尔滨电气(汽轮发电机组,投资约68亿)
- 特种材料(18%):宝武钢铁(核级不锈钢,投资约32亿)、中核钛白(锆合金包壳管,投资约26亿)
- 其他辅助系统(12%):包括仪控、电气等配套设备
建设全周期:56个月关键节点分解
项目采用国际通行的EPC总承包模式,主要里程碑节点包括:- FCD后18个月:完成核岛筏基浇筑,混凝土用量超6万立方米,创国内单次浇筑纪录
- 第36个月:主设备吊装就位阶段,单台蒸汽发生器重达405吨,需使用3200吨级吊车
- 第48个月:首次装料关键节点,同步启动调试程序,为后续商运奠定基础
政策背景:核电审批加速的深层逻辑
2024年修订的《核安全法》带来三大重要变革:- 审批流程优化:从"串联式"改为"并联式",评估时间缩短37%,显著提升效率
- 环评机制创新:实施"核准前环评"新机制,使项目前期工作周期压缩至14个月
- 风险保障升级:建立"核保险池"机制,单个项目最高承保额度提升至50亿元
FAQ:投资者最关注的问题
Q1:新机组对中广核(003816)EPS的具体影响?
根据中信证券最新测算,6台机组全面投产后,预计2027-2030年间每年可贡献归母净利润58-72亿元,带动EPS年均增厚0.18元,长期投资价值显著。Q5:华龙一号国产化部件成本优势具体表现?
相比二代改进型机组:- 压力容器:采购成本下降22%(国产价1.8亿 vs 进口价2.3亿)
- 仪控系统:整体造价降低35%(采用中核控制龙鳞平台)
- 建设工期:缩短带来的财务成本节约约15亿元/台
Q8:防城港机组冷却水排放标准如何?
采用"海水循环冷却+闭式排水"创新系统:- 温升控制:≤5℃(较国标7℃更为严格)
- 余氯排放:浓度≤0.1mg/L(优于国际原子能机构标准)
- 生物保护:设置三道过滤屏障保护海洋生态
结论
本次核准的6台华龙一号机组具有里程碑意义,标志着我国在三代核电领域实现设计、建造、运营全链条自主化。项目全面建成后,预计年发电量可达580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标煤消耗170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4800万吨,对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投资建议:建议重点关注核电设备制造商(东方电气、上海电气等)及铀燃料供应商的业绩弹性,同时需密切关注项目建设进度、政策环境变化等潜在风险因素。
热门贷款产品
- 利率低 额度高
- 3分钟极速到账
- 灵活借还,按日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