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证监会又发布了一则消息,就《个人养老金投资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业务管理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下称《暂行规定》),向全社会征求意见。
《暂行规定》讲了些啥?整体看下来主要有四个方面:
养老目标基金先行,后续纳入更多权益类资产以后大家个人养老金里的钱可以投向何处?这次就先纳入了近4个季度规模不低于5000万的养老目标基金。这其实是一个很基础的要求,因为现在市面上的养老目标基金至少要持有1年以上,也就是说只要成立一年以上,规模超过5000万的养老目标基金都能符合要求。根据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最近4个季度末(2021年二季度末至2022年一季度末),以合并规模计算,共有86只符合要求的养老目标基金。把这86只基金的收益拉长到近三年来看,它们的平均收益为33.06%。等到个人养老金制度全面推开后,也会逐步纳入其他符合一定要求的公募基金产品,除了货币基金,全市场的优秀基金都有望纳入其中。长期来看,以公募基金为代表的权益资产将会逐渐成为未来个人养老金配置组合里的主流。
鼓励长期投资、价值投资
普通的公募基金可能会追求中短期的收益,以吸引更多的投资者,但在个人养老金的投资上必然是一个长期甚至是超长期的过程;因此这次《暂行规定》就首先建立了长期考核机制:业绩考核周期不短于5年,不得使用单一指标进行排名或评价,不得进行短期收益和规模排名。这和之前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发布《基金管理公司绩效考核与薪酬管理指引》中提到的考核长期化的思路是一样的,只不过时间要求上更长。核心还是督促基金经理抛弃抱团、追热点那一套,真真正正践行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确保投资管理的科学性、稳健性和长期性。(图源:《暂行规定》)另外,个人养老基金针对个人养老金投资基金业务设立单独的份额类别,该份额不得收取销售服务费。还可以设置各种税费减免:设置收益分配方式为红利再投资、豁免申购限制、豁免申购费等销售费用、对管理费和托管费实施一定的费率优惠……虽然这些费用看似金额不大,但在长期的投资中积累下来也是一笔不小的成本。此举也是为了让利给投资者,鼓励大家长期投资。
养老账户,专款专用
个人养老金资产独立于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基金销售机构等机构的自有资产。非因投资人本身债务或者法律规定的情形,不得查封、冻结、扣划或者强制执行相关基金份额。对于投资者来说,个人养老金账户的资金一旦存入,投资者可以在这个账户里赎回、转换基金产品;跟社保养老金一样,个人养老金里的钱等退休后才可以取用,一般不能提前支取,防止我们因为各种原因挪用养老金。不过,有才君推测后期相关规则应该会更细化,可能会设立一些允许支取的条件,比如死亡、残疾等等急需用钱的场景。
时时监督,保证安全
根据《暂行规定》,未来养老产品都要求符合“投资风格稳定、投资策略清晰、长期业绩良好、运作合规稳健”四大特征。未来证监会将对个人养老金基金实施名录管理,每个季度末更新名录管理,定期将不符合存续条件、不适合个人养老投资的基金移出名录。对基金销售机构的经营状况、财务指标、合规等问题上也做了进一步要求,需要满足最近4个季度末股票基金和混合基金保有规模不低于200亿元,个人投资者持有的股票基金和混合基金规模不低于50亿元。(图源:《暂行规定》)有才君觉得这里有个bug,例如同业存单指数基金其实有点偏向货币基金和债基,但在分类上还是属于混合型基金,存在销售机构用同业存单指数基金冲规模的可能。不过大家也不用特别担心,这里监管透露的意思很明显,会持续监督基金销售机构、定期剔除不合格的基金,保证大家养老钱的安全。
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个人养老金的推出,已经表明社保养老金不足、个人准备养老金刻不容缓的形势。不过四月底的时候咱们也说过,个人养老金制度还是有一定的局限性:只有参加了基本社会养老保险才能参加个人养老金制度,而且初始的年缴费上限仅为12000元。
可见,不仅部分人暂时无法参与个人养老金,即使参与了,作用也有限。不过国家这份《暂行规定》,对我们储备个人养老金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1、保证安全,适当配置权益类资产养老金是我们未来确定要花的钱,会极大程度地影响我们生活的幸福感,可以说是未来的刚性目标,一定要通过安全稳妥的方式增值。当然,这并不代表直接存银行、买固定收益产品就行了,毕竟无风险资产的收益长期一定跑不赢通胀,对于普遍目标金额高企的养老金储蓄,应该适当配置权益类资产,以提高整体的收益,减轻我们储备养老金的本金压力。
2、长期投资因为我们距离退休还有二三十年的时间,退休之后,大概率要再活几十年这个时间跨度是非常长的,因此一定要学会与时间做朋友,做长期的储蓄者、投资者。如果等到将近退休的时候才开始储备、投资,不仅供款压力会非常大,而且能承受的投资风险也很低,只能采用低风险甚至无风险资产,养老金目标很有可能无法完成。3、专款专用做长期储蓄最重要的是要对抗人性,在漫长的储备期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意外和诱惑,如果一笔储蓄或投资理财,流动性太强,可以随时取现花掉,那么最终储蓄计划就很有可能无法按时完成。所以大家在选择养老金储蓄的产品时,可以选择带有强制储蓄作用的产品,降低前期的流动性,帮自己管住手,等真正退休要用钱时,账户里的钱能灵活取用即可。
4、必须先明确目标这一点是目前个人养老金制度没有解决的问题。每个人的养老需求是不一样的:有的人希望50岁就提前退休,有的人愿意干到六七十;有的人希望退休后环游世界,有的人想回老家享受田园生活;有的人有子女照顾,有的人想住高端养老院……对养老生活有不同的目标,量化出来需要存的养老金金额当然也会不一样。必须基于每个人、每个家庭的实际财务状况,在养老目标和供款能力之间取得平衡,才能适配出一个可行的养老金储蓄方案。
这也是为什么说目前个人养老金制度有一定的局限:不仅没有解决每个人需要多少养老金的目标问题,而且设定了一个极低的年缴费限额;如果单靠社保和个人养老金,并不能解决每个人的养老金问题,甚至不能解决大部分人的养老金问题。那么我们可以怎么办呢?难道个人养老金就完全没意义,没有必要参加吗?当然不是。个人养老金是国家监管下的养老,而且有一定的税收优惠,当然有其价值。但我们要做的远不止于此。首先,我们应该明确自己对未来养老的需求是什么——打算几岁退休?希望退休后每个月有多少钱来维持生活水平?是否做好了医疗保障?……把这些理想化的目标,量化成一个个具体的目标金额。
这个目标金额,社保养老金可以解决一小部分,个人养老金可以解决一小部分,剩下的缺口,需要我们额外通过商业养老年金险等产品进行解决。精确地计算出填补这个缺口,具体每个月要存多少钱、这些钱需要保持每年多少的收益、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金融产品、如何分配各产品的比例等等。以上需要基于我们自身的需求和财务状况去做一个科学的方案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