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反弹确实到了一个临界点,牛犇说了好几次,指数一直没有像样的反馈,今天没想到调整就来了。
目前这个位置,除了一些仓位上的早的朋友还有浮亏,像医疗、深红利等标的,应该都有微盈吧。
有时候真的不可思议,比如医疗我持有了140天,还在盈亏的边缘挣扎,当市场接近成本线时,期待盈利的预期可能突然就被打乱了,然后心态一直比较好的朋友,有可能烦躁,出局找新的标的。
这种情况很普遍,耐心是一个好品质,但等的太久,许多人就没有了。
目前我持有时间最长的基金是恒生ETF,最短的是纳指ETF。
按照买入计划,医疗ETF和纳指ETF是当下还能出手的标的,其他的可能因为仓位等原因,不再增加筹码。
比如,这波反弹比较厉害的新能源汽车、芯片和光伏,没有拿到便宜的价格,宁愿错过,也不会半路入局,追求更高的位置。
基金,我选择就是一个左侧和半右侧,安全边际是非常重要的评价指标,如果一只基金成本安全边际很低,就算未来盈利了,它的防护垫也很弱,随时可能因为高波动把价格打下来,到时更焦虑。
而能长期持有的,虽然中间经历各种负面消息和波动,但却能磨砺心绪,平心静气。
然后,今天买了点纳指ETF,合计仓位1.5%,居于持仓倒数第二位,第一是信息技术。
买纳指ETF的原因很简单,就是看好全球最顶尖的一批互联网科技企业,虽然老美加息、高通胀等未稳定,但这个位置可以稍微买一点,进攻防守都能做到游刃有余。
信息技术ETF买的位置正好是最低点,踩中了反弹的节奏,短短两个月收益23%,绝对值很大,但因资金较少,盈利并不多。
本来它是我特别希望能在低位收集足够多筹码的标的,很可惜,一轮反弹将整个左侧的价格空间打乱,如果回落不到先前的价格,只能在右侧将筹码逐渐补充进来。
如果你知道结果,回到过去,可能操作还是一样,该下手的时候果断点。
就像巴菲特一样,在油价超过100美元以上时,他果断加仓油企,很多人看不懂,也不需要懂,做好执行自己的策略,盈亏交给时间。
【风险提示】以上观点仅代表个人看法,不构成投资建议。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请独立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