缴纳了职工社保的人应该都知道,目前职工养老保险只要累计缴纳够至少15年,达到法定的退休年龄后,即可退休并按月领取自己的养老金。那么其实养老保险也并不是缴纳到15年就不用缴纳了,只要没到退休年纪,就可持续进行缴纳,缴纳的越久,退休后可领取到的养老金相对越高。
说到这里想必很多人也很关心,我多缴纳几年养老保险,到底养老金到手能高出多少呢,下面我们就来举例说明。
举例:熊先生和王先生二人分别缴纳社保20年和15年,个人账户每年存入金额均为5000元(忽略工资上涨等因素),退休时当地的平均月工资标准为6000元,退休年龄为60岁,且都不存在过渡性养老金,本人平均缴费指数均为1,则对应计算如下:
熊先生个人账户余额:5000*20=100000元;王先生个人账户余额:5000*15=75000元;均忽略了个人账户利息。
养老金计算公式: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其中基础养老金=退休时当地上年度社会平均月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余额/计发月数,60岁计发月数为139;
因此,熊先生每月可领取到的养老金为:6000*2/2*20*1%+100000/139=1919.42元;
王先生每月可领取的养老金则为:6000*2/2*15*1%+75000/139=1439.57元;
由以上计算可看出,因熊先生比王先生缴纳的养老保险多5年,因此每月领取到的养老金也差不多多出500元左右。
以上计算均为假定预估,且缴费年限为唯一变量下进行的计算对比,具体每个人实际可领取到的养老金,则需要根据最新的当地政策,平均缴纳情况,个人账户实际余额等进行确定计算。大家也可套用以上公式,按照自己的实际缴费情况进行计算后得出结果。
除了自己计算之外,还有一个比较便捷的方式其实是可以直接对比的,我们可以在社保官网社保查询页面,找到养老金测算的服务,按照提示输入自己的缴纳时间,金额等关键数据,即可测算出自己未来大约可拿到多少养老金,输入不同年限,则可直接使用结果进行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