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生康波中选对的,看金融资讯选康波财经
贷款攻略 信贷 个人系基金迎“七年之痒” 继续阵痛中谋发展
个人系基金迎“七年之痒” 继续阵痛中谋发展

前不久,证监会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提到,在壮大公募基金管理人队伍的同时,“审慎有序核准自然人发起设立基金管理公司,严防行业无序竞争”,监管层关于“个人系公募”发展导向的最新表态让个人系基金公司再次站到了聚光灯之下。

回望个人系基金公司7年多的成长之路,生机勃勃也充满艰辛。目前, 个人系基金数量已经达到25家,行业占比15%。但同时,个人系公司管理规模阶段性大幅下降也在今年来的极端行情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业内人士呼吁,个人系公司在股东资源、渠道资源等方面不占优势。行业和投资者要拿出更多的耐心和信心,给个人系公募更多的成长时间。

产品线和渠道优势有限 个人系公募规模环比降幅较大

Wind数据显示,包括“私转公”的基金公司在内,个人系公募已经扩容至25家,其中23家发行了产品。截至一季度末,上述23家管理人合计管理规模4393.54亿元,较2021年底减少近10%;非货管理规模约4367.84亿元,环比减少近10%,降幅超出行业整体水平。

针对个人系公募管理规模的明显缩水,受访业内人士认为,个人系公募旗下产品数量较少,面对持续震荡的市场行情更难保持规模稳定。同时,以权益基金为主的产品结构也使得个人系基金公司更易受到权益市场波动冲击。

恒越基金认为,产品结构是导致个人系公募一季度规模降幅高于行业水平的重要原因。多数个人系基金公司旗下产品以权益类为主,管理权益类资产占比相较行业整体水平更高。以恒越基金为例,截至一季度末,公司主动权益管理规模占比高达93.3%。在震荡加剧的市场环境下,权益资产规模占比更高的公司往往更容易受到影响。

尚正基金提到,一季度短期纯债基金的规模增速较快且体量较大,而个人系公司多数未布局纯债基金,缺乏规模增长点。

个人系公募发展差异显著 谈分化或为时过早

目前,个人系基金公司管理规模合计不到4400亿元,而行业整体管理规模已超过25万亿元。在公募行业竞争日益加剧的当下,个人系公募的发展状况也出现明显差异,23家发行产品的个人系公募中,半数以上管理规模不足百亿。最多的管理规模超过800亿元,而有的公司管理规模还不到1亿元。

作为首家个人系基金公司的泓德基金,2020年末时其管理规模曾超过1000亿元。但经过剧烈的业绩回撤和治理风波后,今年一季度末的规模缩水到800亿。目前,鹏扬基金以841.06亿的管理规模占据个人系公募领军位置。

对于个人系发展的不均衡状态,东方阿尔法基金表示,规模分化与核心团队的背景、公司发展战略等因素密不可分。个人系公募的发展离不开好的市场口碑,如果核心团队在市场上有一定的知名度和认可度,会给公司初期规模扩展带来很大帮助。此外,公司的投资团队和市场团队能否抓住机会前瞻布局,能否得到渠道的支持也非常关键。

另一位公募人士分析,个人系公募成立的时间都不长,很多还经历了2018年之后的较长时间下跌,发展环境比较艰难。当前管理规模显现出的差异化特征是正常现象,此时谈“分化”还为时过早。

鹏扬基金首席市场官宋扬表示,基金公司管理规模的增长是要靠时间积累的,新公司的管理规模和已经发展很长时间的老公司不具可比性。

一家个人系公募的总经理直言,“2019年至2021年的三年牛市,公募行业大发展,机构系和个人系都有公司突飞猛进,但两类公司也都有发展不如意的案例。成功的公司总是相似的,不成功则各有各的原因。这种差异体现了公司整体专业度的差别。在净值化理财的大时代,理应有多类发起形态的公募基金共同发展。市场足够大、行业机会足够好,成败关键是‘三个步骤’和‘三个体系’。对行业理解深刻、透彻、完整、脚踏实地而适当前瞻,这是第一步;第二步是制定发展规划,快速构建投研体系、销售体系、内控体系等三大体系;第三步是不断磨合、随时修正,根据行业态势,既要把长期发展的产品有耐心、有策略地培育和发展起来,又要盯准市场节奏,布局一些有量、符合渠道口味或者机构投资需求的阶段型、红利型产品。

阵痛中谋发展

实际上,个人系公募面临的挑战不仅仅是规模的增长。

上述基金评价研究中心分析师认为,管理规模下滑只是表面现象。“管理规模不够大,最直接的结果就是管理费收入不多。而基金公司需要支出庞大的客户维护费、销售服务费、交易费成本,同时还要花重金在人力和投研平台的搭建上。可以说,资源、产品业绩以及管理规模,都是个人系基金公司需要去克服的难题。”

宋扬表示,“所有新公司都需要在品牌认知和客户信任方面有长时间的积累。在机构客户和渠道准入方面,要面临规模、排名、长期业绩等多重门槛,这对新公司来说是非常客观的难点。”

尚正基金表示,个人系公募受限于规模,在托管、存款、投标等方面资源不足,与其他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缺乏有效的切入点。同时,受限于产品与业务类型单一,在市场行情复杂投资者风险偏好变化的情况下,缺少捕捉规模增长点的能力。还有一方面的原因是,投资者对于专业人士持股公司还存在顾虑。毕竟个人系基金公司还属于新生事物,要获得市场和投资者的认可还需要时间。

热门贷款产品
  • 利率低 额度高
  • 3分钟极速到账
  • 灵活借还,按日计息
  • 22周岁-55周岁
  • 信用情况良好
    信贷 更多
    最新资讯
    资讯
    问答
    ×
    您在哪个城市工作
    机构仅办理当地工作人士申请
    北京
    其他城市
    康波财经
    值得信赖的贷款资讯平台
    联系方式:kangbocaijingxz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