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生康波中选对的,看金融资讯选康波财经
贷款攻略 从全职妈妈到村支部副书记,她扎根农村,种出“致富果”!
从全职妈妈到村支部副书记,她扎根农村,种出“致富果”!
摘要:她们是度小满真实的用户,也是有梦想、敢拼搏的代表,让我们一起来聆听她们的故事。

乡村振兴战略为乡村女性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她们是乡村社区的建设者、乡村经济发展的参与者和乡村文化的创造者。

她们伴随着泥土的芬芳,扎根创业梦想,用一双双灵巧的双手和聪慧的头脑,描画出栩栩如生的现代富足生活。

她们是一个个生动的个体,激励着亿万乡村女性执着前行的力量。

谭玉春:

我相信我自己能行

只要努力,我也能顶起半边天

早晨7点,位于重庆万州的谭玉春一家已经开始忙碌起来。

屋里暖意融融,厨房的锅灶“嘶嘶”地冒着热气,32岁的谭玉春一边顾着锅里热的早饭,一边招呼丈夫和女儿起床洗漱。吃过早饭,一家三口“分头行动”,女儿上学,丈夫出门照管自家开的餐饮店,谭玉春则回村上班——她现在的身份,是万州区铁峰乡富强村村支部副书记,每天驱车通勤往返40分钟。

初春的清晨气温虽有回暖,但还带着丝丝缕缕的寒意。如果时光回溯到6年前,那时的谭玉春恐怕不会想到,自己竟然真能一头扎回小山村。

回村!从全职妈妈到村支部副书记

富强村,原来是重庆东北部的一个市级贫困村,过去交通不便时,村里人想方设法地往外跑。谭玉春是重庆巫溪县人,丈夫是富强村人,和她同龄的姐妹中,不少人都选择在教育、医疗条件更好的万州市区定居。“丈夫出门打工挣钱,妻子在家带孩子”,这原本也是谭玉春的生活——她毕业后先在万州当过几年幼儿园老师,生完女儿就干脆辞职在家,做起了全职妈妈。

然而,丈夫常年不在家,自己不得不囿于厨房与锅碗瓢盆之间,谭玉春觉得这样的生活枯燥又乏味。她周围的朋友里,因为夫妻长期分离爆发矛盾的比比皆是。“必须得找点事儿做。”谭玉春在心里做出了决定。2016年,女儿刚满4岁,开始习惯上幼儿园后,谭玉春接受了富强村村委会招聘,回到富强村干起了“专干”,想着白天在村里工作,晚上回家带孩子写作业,两不耽误。

然而,基层村干部工作的繁杂、琐碎,远远超过她的预料,村里的基础民生设施、农业政策、经济发展……方方面面都会涉及,自以为对村情比较了解的谭玉春上来就被一堆村务砸“懵”了。

除此之外,在人与人之间关系更为紧密的农村,人情世故也是一个大学问,这让她起初特别不适应:“在村委会上班,需要学会如何跟性格各样的村民们打交道,才能更好地服务他们。”到2019年,一个更加重大的考验正在路上疾驰而来。

“啃”下果园管理这块硬骨头

翠玉梨,汁丰味美、清甜爽脆,是非常适合万州山乡地区种植的精品水果作物。2015年,富强村依托扶贫专项资金发展了800亩生态翠玉梨产业,到2018年,初产翠玉梨十几万斤,但因产量较低,刨除成本后“没赚什么钱”,这让一部分村民心里打起了退堂鼓。

雪上加霜的是,当初申请来的扶贫专项资金已经全部耗尽,800亩翠玉梨无钱养护,只能勉强维持。2019年,谭玉春接手果园管理工作的当务之急就是资金问题:打地、人工、除草、施肥、驱虫……方方面面离不开一个“钱”字。最开始,村里开始探索股权融资改革,将村集体所持30%的股权向村民现金出让,谭玉春和同事们挨家挨户去做说服工作,然而,村民们一家一户凑起来的钱还是很快就见了底,果园正是发展的时候,生产不能耽误。此时,谭玉春突然想到了之前从政府工作人员那里了解到的“小满助力计划”助农免息贷款,专门针对符合条件的贫困地区农民提供无息贷款。

“也许,度小满可以帮助我们!”在进一步咨询了解之后,谭玉春和果园班子成员们分头通过“小满助力计划”贷出30万元,一下子解决了果园管护的燃眉之急。到第二年,翠玉梨产量翻到60万斤,销售供不应求,富强村的果园算是真正闯过了难关。

“带领更多年轻人加入乡村振兴队伍!”

2021年,谭玉春担任村支部副书记。“太不容易了!”回顾两年多的果园管理经历,谭玉春感慨地说,作为管理方,既需要满足绿色食品生产要求,保质保量,又要考虑基层村民们的意见,维护好每一个人的利益,“毕竟对于咱普通百姓来说,每挣一分钱都不容易,不能轻易损失。”

为此,谭玉春把自己“逼”成了职业经理人:果园征用各家的土地合同如何重新签订?果园管护最少需要用到多少人手?果树需要用到什么肥料?何时除草,何时挂果……这些问题她都成足在胸。

“比如肥料选用,同样是有机肥,但不同种类的有机肥也会直接影响到翠玉梨的口感。”谭玉春说。她们曾经花一年时间做过实验,最后发现,一种用秸秆灰为主要原料的有机肥,种出来的翠玉梨口感更脆、更甜。

这几年,谭玉春在村里的工作越来越得心应手,也越来越沉浸其中,早上7点多出门,入户走访、防疫宣传、果园巡查……一直到晚上5、6点才下班回家,有时甚至会加班到深夜,但她依然乐在其中,并且坚信“巾帼不让须眉,咱女人也能顶半边天!”

她再一次提起了当前农村面临的“人才困境”——年轻人不愿回村,只有老人、小孩留守家乡,富强村果园里的工人,也大多是5、60岁的留守老人。谭玉春想,也许自己的经历与故事,能够给人们带来一些启发。

“很多人问我,你会不会离开家乡,我说不会,我要给越来越多外出打工的年轻人做个榜样,也想让咱们村变得更好,让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到乡村振兴的这个队伍中来!有年轻活力的注入,我们的农村一定还有大发展,大变化。”谭玉春说。

不管是在城市的烟火气里,

还是在乡村的泥土芬芳中,

每个女性都有自己的力量。

她们看似普通,心中的旋律却势不可挡;

她们无惧年龄,用双手闯出自己的一片天;

她们眼中有星光,心中有力量,

无论何时都勇往直前。

致敬每一位心怀梦想、闪闪发光的女性力量!

热门贷款产品
  • 利率低 额度高
  • 3分钟极速到账
  • 灵活借还,按日计息
  • 22周岁-55周岁
  • 信用情况良好
    贷款攻略 更多
    最新资讯
    业绩比较基准与年化收益率区别及投资指南
    资讯
    问答
    ×
    您在哪个城市工作
    机构仅办理当地工作人士申请
    北京
    其他城市
    康波财经
    值得信赖的贷款资讯平台
    联系方式:kangbocaijingxz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