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离不开工业、农业、服务业,我们经常在新闻中看到GDP,人均GDP,指的就是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我们想要了解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通常会关注对应的gdp,那么gdp真的能够直观的反映出经济问题吗?
Gdp即国内生产总值,是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指标,也是衡量出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经济状况的重要指标,由此,我们可以知道,gdp不仅能反映出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经济表现,还能看出国家或者地区的国力以及财富。
2021Ian10月18日,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初步核算,在今年的第三季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了823131亿元,同比增长了9.8%。
1、当gdp大幅增长,那么则表现出该国或者地区的经济发展迅速,国民的收入增加,同时消费能力也会更强。出现这种情况,央行可能会提高贷款利率,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这样能够增加国币的吸引力。
2、当gdp负增长,则显示出该国经济当年处于衰退的状态,国民收入减少,随之消费能力也会降低,该国央行则会出台货币减息政策来刺激消费,拉动经济增长,大概利率下降和当下经济不振表现,该国货币吸引力会大大下降。
一般来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会推动本国汇率上涨,反之,国内生产总值负增长则会导致该国货币汇率下降。
人均GDP则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是衡量各国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准,通常会和购买力结合来衡量。人均GDP越高,说明国内人民能够支配的钱就越多,生活水平也会越高,反之,人均GDP下降,说明国民生活水平也在逐步降低。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
2018年gdp为900309亿元,人均gdp为64644元,比上一年增长了6.1%。
2019年gdp为990865亿元,人均gdp为70892元,比上一年增长了5.7%。
2020年我国经济总量也突破了100万元亿元的大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连续两年超过了1万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