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5日晚,叮咚买菜发布了截至2021年12月31日的第四季度业绩报告。报告期内,叮咚买菜保持了较快增长,第四季度实现营收54.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72.0%。2021年营收为201.2亿元,同比增长77.5%。
其中,叮咚买菜上海地区于12月份实现整体盈利。对此,叮咚买菜方面称,上海地区实现盈利将有望带动整个长三角乃至全国迎来全面盈利。
“第四季度是公司自成立以来表现最好的一个季度。”上市半年后,叮咚买菜创始人兼CEO梁昌霖坦言,2021年第四季度,叮咚买菜营收实现了高速增长,效率得到了显著优化,走在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上。
具体来看,第四季度叮咚买菜毛利率为27.7%,环比提升了9.5%。毛利率的提升得益于叮咚买菜商品力的持续提升。首先,叮咚买菜的规模优势和自有生产加工能力带来了生产端的利润空间;其次,叮咚此前在产地的长期、持续投入所带来的价值正在逐步释放;同时,商品的品类结构不断优化,也使高品质商品的GMV占比逐步提高。
《证券日报》记者梳理发现,叮咚买菜不断调整商品结构,致力于开发差异化商品,打造不同的消费场景。同时,公司还大力发展自有品牌商品,目前拥有叮咚王牌菜、叮咚大满冠、拳击虾、保萝工坊、良芯匠人等共计超20个自有品牌,此外还将联手更多知名食品品牌,发挥各自的优势,不断提高新产品研发与品牌创新能力。
“从财报数据可以看到,叮咚买菜前期整体布局已经收到较好的效果。”中国品牌研究院研究员朱丹蓬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亏损收窄离不开该公司整个服务体系、品牌化、规范化及规模化运营战略。
值得注意的是,年前爆火的预制菜或也为叮咚买菜业绩提供正向支持。2021年第四季度市场关注度较高的预制菜领域,叮咚方面透露GMV已达9亿元人民币。
“11.11期间,叮咚买菜的快手菜火锅则创下单日售出20万锅的记录。”叮咚买菜的相关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去年,叮咚买菜还创新地将预制菜做成火锅,“切羊肉块”去年11月份的销量较10月份增长了5倍。
此外,叮咚买菜还将继续加大对研发的投入,尤其是在供应链系统、农业技术和食品研发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截至第四季度,叮咚买菜共拥有10个食品研发加工工厂,约60个城市分选中心和约1400个前置仓,前置仓面积达50万平方米。2022年还将开工建设3个大规模、现代化的生鲜综合体,以实现更高效地开发、生产与运输商品。
在叮咚买菜创始人兼CEO梁昌霖看来,未来消费升级和商品力是公司主要的增长动力,我们相信互联网的下半场会回归购物本质,商品力是第一推动力,要用优质的产品赢得用户,因此提高研发和生产加工能力,以及对供应链和基础设施进行长期投资,都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