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旅游业而言,2022年将是特殊的一年。在这一年,高校毕业生预计将首次突破1000万,新一代千禧青年将步入社会。来自各个OTA平台的数据变化亦显示出了消费群体的更迭。
来自同程旅行的数据显示,元旦期间90后出游人群占比33%,00后出游人群占比也迅速增长,达到16%,二者共同占据整个出游市场的半壁江山;来自携程的数据则显示,今年元旦出行的人群中,00后和95后用户占比过半,比去年同期提升逾10个百分点。
在消费群体更迭期间,经历了长达两年时间“寒冬”的旅游业也正在出现新的生机。
“旅行+”激发传统旅游业新活力
消费群体的变化正体现在预定周期上。说走就走的旅行成为新生代消费群体所热衷的出行方式。
数据显示,近两年酒店、景区门票等旅行产品的线上预订周期显著缩短,今年元旦假期期间酒店平均预订周期缩短至1.7天,景区门票当天预订占比超过八成。
熬最深的夜、看最美的夜景成为跨年热潮,推动夜游经济兴起。在由2021年迈向2022年的跨年夜,不少城市都准备了丰富的夜间文化旅游活动。数据显示,跨年夜当晚0点-2点的同程用车平台订单达到周末同一时段的10倍,很多人在跨年钟声响起后,才结束夜间行程回到酒店或家中。
有人青睐夜色,亦有人热爱“追光”,对于部分旅客而言,梅里雪山上的日照金山景观有着辞旧迎新的独特意义。在去哪儿平台上,这样的游客并不罕见。据去哪儿的数据显示,元旦期间选择追光出游的游客大幅上升,无数“追光者”前往各个有代表性的地点。在去哪儿平台上,云南的迪庆、大理、丽江,四川峨眉山、四姑娘山、西藏玛旁雍错、延边珲春的预订量均超去年同期的2成以上,其中延边的预订量超过5成。
新的玩法正在出现。冲浪、滑雪、看冰川、泡温泉等小众项目,热度直线上涨,带动滑雪场元旦期间门票价格上扬。“旅游+社交”“旅游+演出”等一系列“旅行+”玩法正在给旅游业这个传统行业激发出新的活力。
今年元旦期间,在携程平台上,“实景剧本杀”搜索热度同比增长50%,参与剧本杀的游客们不但能够穿着古装在剧情中游览景区,还能在互动中实现社交目的。“旅游+演出”的形式也深受年轻用户青睐,在携程社区,元旦期间相关内容曝光量同比增长45%。
2022年发力“调频”大势所趋
“多元化会是2022年旅游业经营的一个重要方向。”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博士后龙飞告诉《证券日报》记者。
在龙飞看来,疫情的反复严重打击旅游业信心,也暴露出旅游业一直以来的短板,如何深耕本地市场,挖掘周边游机会,让低频的旅游业转向更高频的休闲产业,会是旅游业在2022年发展变化的趋势。
事实上,从近两年,尤其是今年旅游业的种种动作来看,行业一直在积极自救和转型。挖掘新的出行热潮、探索新的玩法正在成为旅游业的常规动作。
“2022年的旅游业还是非常可期的,旅游市场需求仍然旺盛。”龙飞强调,但跨界并非易事,旅游业想要逐渐从传统行业的标签中摆脱出来,想要实现平稳过渡,就需要重新整合资源,并加强对于新事物的掌控能力,“这些仍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实现”。
转型也是无奈之举。一位从业人士告诉《证券日报》记者,对于旅游业而言,能够提高客流量的一切新的尝试都是有益于行业发展的。目前来看,周边游、本地游的客单价难以支撑旅游业“回血”,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旅游业的发展环境难以得到实质性改善。因此,新的业绩盈利点仍为2022年旅游业探索的重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