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个新闻,有个上市公司叫:开山股份,在网上发了一份“严正申明”,主要表达对任职仅仅5个月的独董史先生的不满,说不顾负面影响而执意辞职,公司非常不满。最近开山股份的股价接连下跌,董事长甚至在朋友圈称“是可忍孰不可忍”。
上市公司董事长这一幅咬牙切齿、满世界围追堵截的架势,看来独董以后也算是高危职业了...
当然,诱因就是前段时间康美药业的案件,让我们大伙了解,原来独董也要担责的!而且拿着10万不到的工资,担着上亿的债务风险,真的是收入和风险不成正比。
之前很多独立董事都是请一些大学教授、行业精英来担任,其实就是挂个名拿个外水,对于公司的大小事务都没有决策权。并且这些专家在血海搏杀出来的民营企业家面前,很多专家也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的。而且拿人手短,独董难独!
在康美事件之前,很多人都忽略了独立董事的存在,上市公司有很多不独立的“独立董事”们,这与公司法设立独立董事代表中小股东利益的初衷相违背。康美的判决对于股市监管可以说又是一个划时代的意义,震慑力十足。
现在有几个连锁效应,一方面是上市公司大批独立董事辞职,毕竟拿的钱和风险不成正比,权衡利弊就有人果断离场;
当然,继续留任的独立董事之后在行使权力的时候,多少会更加谨慎和考虑监管的要求,当然独立董事的薪酬应该也会相对应调整;还有听说独立董事的保险咨询持续提升,很多人开始给自己的职业上个保险。怎么看对股民来说都是个乐见其成的结果。
今天说到的另外一个号称独立机构的美联储,其实也难以独立了。
昨天美国总统拜登提名鲍威尔连任美联储主席,而有意思的是,鲍威尔最大的竞争对手布雷纳德,成为美联储的副主席。
布雷纳德的哈佛出身的驴党人,特别强调加强金融体系监管,反对鲍威尔放松监管的主张。但是在货币政策方面,相对比鲍威尔的鹰派,布雷纳德偏向鸽派。
这个组合也是很神奇的,对手变同事,反映的拜登政府试图加息,同时试探市场反应,根据情势随时调整。恶性通货膨胀或者股市暴跌,都会导致拜登明年的中期选举失利,所以只能边走边看。
看到这里,我不禁想到,随着时间的推移,美国的选举制度好像成为美国政治的中心,所有的政策围绕着是选举的结果,而不是怎样对经济更好,如果干不下去就换个领导人,如果美国是家企业,我都很怀疑能够存活多久。
而且,上面说到的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去年10月份道琼斯指数大跌前,还“精准逃顶”抛售近500万美元股票,另外两位联储地方官员也是赚的盆满钵满,最后也只是辞职了事。
而疫情期间,懂王要求的美联储降息印钞的动作,美联储几乎都是十分配合的,根本看不见所谓的“美联储独立制定货币政策”的独立。
导致现在美国的货币发行量,真的是高到了天上。
看看上面的美联储货币发行量,美联储的资产负载表从2020年3月的4.3万亿到现在(2021年11月12日)的8.66万亿美元(账面上的数字)。
也就是说在过去短短的18个月的时间,美联储的印钞量将近是美国建国212年以来的总和。
说好的独立性呢?大家心里也都有数。独董是人,组成独立机构的也是人,吃着人间五谷,有着七情六欲,又有谁能够真的遗世独立!
ps:说句实话,看到这美联储45°斜率增加的货币,头皮都发麻的,这些钱后续会造成多大的问题,现在仅仅只是开始,未来呢,又有多少家庭要为这些机构的决定埋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