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中国印发了《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主要内容如下。为统筹推进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全面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水平,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制度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制定本纲要。
知识产权保护当然重要,但我们要思考,为什么近几年国家才开始越来越提倡知识产权保护,真相只有一个,中国已经进入了新的经济发展阶段,要以质以新取胜了,发展路子变了,关注的重心当然也就变了
中国也开始设置竞争壁垒,设立门槛,第一目的是提高国家的创新竞争力,保护创新企业,第二,也是防范国外其他国家的追赶;
这和欧美的发展阶段其实是对应的,发达国家处于赶超阶段的时候,也为了保护幼稚产业,使用过贸易保护政策,也不怎么注重保护知识产权,
但现在他们经济转型了,已经成为发达国家后,也开始满世界宣讲,只有自由贸易、充分竞争和保护产权,才是经济增长的唯一通道。
这种理由的背后,是发达国家试图让规则对自己更加有利的私心:当他们上了楼之后,却把梯子撤掉,不想让别人再上来了。
因为这个世界的资源总是有限的,要想个人占据更多的人均资源,只有金字塔顶的人足够少才能实现,多了,既不够分,也不够吃。
中国现在其实也是这样,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很多技术一片空白,只能信奉拿来主义,让西方用技术换市场,国内盗版横行,但当时这就是中国正确的路,不这样做,中国也不可能在30几年的时间内发展到现今的经济水平。
从另一种层面看,无关道德,只有利弊,中国如此,国外也如此,就拿最近的事来说,
美国以提高芯片“供应链透明度”为由,要求台积电、三星等晶圆代工厂交出被视为商业机密的库存量、订单、销售记录等数据。
美国称,需要更多有关芯片供应链的信息,以提高处理危机的透明度并确定导致短缺的根本原因。如果企业不愿配合美国政府缴交数据,美国政府必定会采取行动。
这就是美国的规则吗,商业数据在哪个国家与企业不是机密中的机密,这个时候,美国声称的数据保护与安全又在哪里,
还有,说好的自由贸易,对华为的打压又算怎么一回事,
还是那句话,国家利益至上,只有利弊的考量,无关道德选择,就像印度的仿制药如火如荼一样,不这样做,印度人根本就吃不起药,治不了病,那好,印度就放纵对专利的保护,选择了对整体国民最有利的选择。
中国现在选择知识产权保护,说白了,也是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必然产物,曾经的中国,一穷二白,提倡黑猫白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只有这样,才能迅速积赞第一桶金,
但现在,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均GDP已经突破1万美元,很多行业产能已经过剩,如果再像初始阶段那样发展,只有让中国的企业内耗更加严重,想转型与共同富裕,提高居民收入,根本就不可能,
所以,中国开始提专精特新,本质是想让中国企业发展走出差异化的道路,从规模向质量进行转变,
但按中国之前的发展路径,企业创新的产品刚出来就被抄袭,搞的满大街都是,对于第一个创新的企业来说,别说转型与赚钱了,不亏钱已经谢天谢地,毕竟从0到1的投入是最大的,风险也是最高的,
但现在不能再依靠之前的发展模式了,怎么办,知识产权保护就被提上日程,摆在了重要位置。
只有这样,企业才有动力去创新,去转型,也能从创新中获取收益,企业赚钱后,也有资金再次进行创新与研发,形成创新的正反馈。
另一方面,中国现在提倡知识产权保护,本身也是对国内多年积累财富的保护,包括技术、品牌、产品、设计等等,因为随着中国的人工成本越来越高,中国的很多劳动密集型企业其实也在转移,比如到东南亚、印度等等国家,如果这些国家轻而易举的将中国积累的东西直接运用,本身也是对中国竞争力的重大挑战,
要知道,中国经济总量虽然到了一定规模,但人均水平离发到国家还有一段距离,如果东南亚与印度对中国竞争力造成侵蚀,也会对中国的就业机会与世界市场份额构成挑战,而现在中国提倡的知识产权保护,其实也是在人为设置竞争壁垒,
这其实和很多行业发展起来后领先的企业,积极推动参与行业标准类似,就像九阳与格力推动与参与的豆浆机与空调标准一样,从消费者的角度,是有好的一面,能保证购买的产品达到一定的使用与质量条件,
但从企业的角度出发,为什么领先型企业要对消费者这么好,推动标准设立那,其实也是在人为设障,淘汰不达标准的企业,降低落后企业的追赶力度,本质是为了保护自己的竞争优势地位;
这和知识产权保护本质是一样的。
但说实话,现阶段中国搞知识产权保护与提倡专精特新,也是历史的必然趋势,中国粗放经济发展时代,我们动不动提的,某某产品或设备中国完成自我研发与制造后,变成了白菜价,再也不用被西方卡脖子与赚取暴利了,话是没错,
但从赚钱的角度看,中国真的亏大了,中国费尽心力完成研发后,用规模降低了成本,在世界用价格换市场,最多换来的少花钱进口与带动了部分就业而已,并无实质性利益获得,
比如世界港口都在用的港口机械设备振华重工,产品是占领了全世界,但毛利率是个位数,净利率只有1个点左右,每年赚的钱只有1到3个亿,有时还亏损,这样的企业挣的真的是名而已,
造屏幕的京东方A,造大型服务器的浪潮信息,都是如此,以不断投入的资金规模看,挣的真的是辛苦钱,企业都不赚钱,普通员工又怎么可能拿太高的工资,
对大多数人而言,拿不到太高的工资,提高不了居民收入,那我们发展经济保增长的意义又在哪里那;
所以,我们开始进行经济转型,保护知识产权,发展专精特新,最重要的是让企业凭创新与差异化产品服务取胜,只有这样,企业才不会内卷互斗,企业的产品在全球市场才有竞争力,才能卖上好价钱,
中国才能跨过以量取胜的历史,进入以质为先的时代,只有这样,企业才能从市场赚取超额收益,员工才能赚取更高收入,只有这样,中国才能实现经济转型,才有希望成为发达国家,实现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