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朋友在进行个税申报时都遇到这种情况,就是已申报税额和已缴税额不相等,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已申报税额和已缴税额不一致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详细了解一下吧!
已申报税额是指企业或个人在当前之前已经向税务部门申报过的各种税费总额。一般在进行税额申报后,企业可以通过完税证明查看实际缴纳税费情况;已缴税额就是指纳税人已经缴纳过的税额。如果应纳税额小于已缴税额表示你们多申报了税额,相反的,应纳税额高于已缴税额表示你们少申报了税额。
之所以会出现纳税人已缴税额和已申报税额不一致的情况,是因为我国个税计税方式发生了改变,从2019年起,个人所得税采用每月预缴预扣、次年综合汇算的计算方法,也就是说纳税人平时在发放工资时所扣的个人所得税属于预缴税费,这并不代表实际应纳税额。如果年度综合汇算应纳税额小于预缴税费,那么纳税人就可以申请退税,若年度综合汇算应纳税额高于预缴税费,纳税人就可能需要补交税费。
根据规定,纳税人在次年需要对本年度综合所得进行汇算清缴,根据汇算清缴的结果对平时预缴的税费进行多退少补。如果进行综合汇算后纳税人有退税,那么代表单位平时所申报的税额高于纳税人年度汇算清缴后的应纳税额,以下这几种情况就会出现申报的税额高于应纳税额的现象:
1、纳税人的收入并不稳定,只要纳税人当月收入达到了起征点,单位就会对其进行个税代扣,但是有可能在某几个月该员工的工资并没有达到征税标准,以至于进行年度综合汇算时,个税应纳税额会低于平时单位申报的预缴税额;
2、纳税人有个税专项附加扣除费用,但是平时通过单位代扣税款时并没有进行个税专项附加费用扣除,而在进行个税年度综合汇算时,纳税人自行申报了某一项或者几项专项附加扣除费用,从而就导致综合汇算后应缴税款要低于预缴税款的情况。
总之,税法并没有规定已申报税额和应纳税额需要一致,之所以会出现纳税人已缴税额和已申报税额不一致的情况,是因为我国个税计税方式发生了改变,纳税人平时在发放工资时所扣的个人所得税属于预缴税费,这并不代表实际应纳税额,纳税人根据年度汇算清缴结果对预缴税费多退少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