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不少朋友都听过职称评级,职称评级主要存在于机关事业单位和国企中,过去大家对职称评级的印象主要体现在养老金上,过去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养老金与职称评级有关,职称评级越高,养老金也就越高,那么2021年高级职称对养老金还有影响吗,养老金是否会因为职工被评高级职称而有所增加,2021年高级职称有什么用?
在过去,事业单位的职工的退休金与职称挂钩,职称等级越高,那么退休后领取到的养老金也就越高,所以无论是管理人员还是技术人员对职称都有一定追求,他们希望通过获得更高的职称而达到提升薪资及养老金待遇的目的。
不过我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制度在2014年进行了改革,改革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计算方式和企业退休人员采用相同的方式。改革后养老金由个人养老金和基础养老金两部分组成,其中个人账户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个人账户养老金累计储存额÷计发月数;
基础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当地上年度社会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虽然现在高级职称对养老金并没有直接影响,但是通过以上公式可以看出,我国现在领养老金的原则是多缴多得,长缴多得。所以高级职称还是对养老金存在间接影响的,具体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缴费基数。社保缴费基数是根据职工的实际工资收入来确定的,当被评级为高级职称后,我们的收入自然也会提升,收入提升第二年度社保缴费基数就会跟着提升,个人缴费基数越高,退休后领取的养老金就越高。
2、缴费指数。在2014年之前机关事业单位上班人员是没有社保缴费年限的,但是有相应的视同缴费年限,及缴费指数,而视同缴费指数本身就与其岗位、薪级挂钩,所以从而会影响退休后的养老金。
3、退休年龄。退休年龄是影响养老金的一个因素,而高级职称能够影响退休年龄,高级职称的退休年龄可以延长5年,退休年龄越大,养老金就相对越多一些。
综上所述,我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改革后,高级职称对养老金并没有直接影响,但是由于高级职称会影响到社保缴费基数、缴费指数、退休年龄等,因此高级职称对养老金有间接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