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24日,河南出现了历史罕见的极端暴雨天气。近期农业农村部在调查统计之后认为,尽管灾害造成550万亩土地绝收,但对秋粮整体影响不大,今年受灾面积比去年同期减少。
7月30日,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潘文博表示,农业生产的过程也是与自然灾害抗争的过程,今年尽管局部地区农业灾情较重,但全国范围相对较轻。据农情调度,1-7月全国农作物累计受灾6300多万亩,比去年同期少9000多万亩,比近5年同期少1.2亿亩。去年长江流域洪涝灾害严重。
截至7月29日,河南省全省农作物受灾1450万亩,成灾940万亩、绝收550万亩。受灾区主要集中在新乡、周口、开封、安阳、焦作、鹤壁、郑州等地,受灾作物主要是秋粮作物,玉米、花生和大豆,由于部分地区的河道水位还很高,农田排水困难,灾情还在发展。
河南秋粮面积有7500多万亩,还有6000多万亩没有受灾,且长势好于常年。没有受灾的区域,如果后期没有大范围灾害,田间管理措施到位,有望通过无灾区的好形势,来弥补灾区的部分损失。
从全国来看,目前双季晚稻栽插已基本进入尾声,秋粮播种面积基本落地。预计今年秋粮面积12.9亿亩以上,比去年有所增加。玉米面积增加较多。除河南外,全国大部分地区灾害发生程度轻于上年,秋粮长势较好。
目前河南灾区已排出农田积水1190万亩,改种补种15万亩,灾后病虫防控240万亩,追施肥100多万亩。潘文博表示,下一步,将与河南同舟共济、共渡难关,加大帮扶力度,尽快恢复灾后农业生产,努力将灾害的损失降到最低。
一部分作物过水时间较长导致绝收,退水后要组织农民及时改种青贮玉米、甜玉米、绿豆、蔬菜这种短生期作物,既可增加产量又可以增加收入。
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司长唐珂表示,从监测情况看,我国粮食价格没有出现明显波动,市场运行仍保持基本稳定。6月底前后河南的小麦已经基本收获完毕,开秤初期收购价每斤普遍比去年高1毛钱左右,之后随着上市量的增加,农户售粮进度加快,市场收购价稳中略跌。7月26日主产区普通小麦收购均价约每斤1.25元,较受灾前跌1分钱左右。玉米价格局部地区小幅上涨,全国市场变化不大。河南等地暴雨灾害发生后,市场担心玉米生产供给受影响,华北部分地区价格短期内出现了小幅反弹,收购价每斤上涨2-3分钱,但并没有带动全国玉米价格上涨。7月26日全国玉米收购均价约每斤1.3元,仍然保持基本稳定。这次河南暴雨洪涝灾害对粮食市场的影响是局部的、短期的,对我国粮食生产供给全局影响较为有限。
历史上,也多次出现重大灾情,而总产量影响不大的情况,比如去年河南地区局部大旱导致欠收,但整体上夏粮产量并没有下降,东北三省台风过境导致玉米倒伏严重,很多市场人士预计产量下降,但是当年中国玉米产量较上年持平略增,再获丰收。其中,东北三省一区玉米产量超过1.1亿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