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养宠人群不断增加。从情感需求上看,37.1%的受访者将宠物看成自己的朋友,超过4成把宠物当亲人。
而这种情感需求进一步推动了宠物经济的发展,经预测,2023年中国宠物经济市场规模将接近4456亿元。
宠物行业发展驱动因素
近年来各地推出养宠相关政策/条例,推动宠物行业不断向规范化发展。
随着居民收入的稳步提升,居民消费观念升级,人们越来越重视情感消费,这也将推进宠物行业消费向多样化发展。
人口结构的变化,空巢老人和空巢青年人群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人将陪伴的渴望寄托于宠物。
同时,短视频等社交媒体的爆发,驱动了“云吸宠”的发展,为宠物行业带来更多的市场规模和潜在消费者。
宠物类型以犬猫为主,类型多样化
犬系占比达七成,猫系占比过半,多类饲养成趋势。
水族类占比16%,为非犬猫宠物中的头号选择,异宠中鸟类、爬行类和兔子类均占到9%,啮齿类和两栖类相对更稀有,占比分别为6%和4%。
宠物画像:狗狗
狗狗独宠比例更高,大型犬为主,小型犬中贵宾/泰迪受欢迎。
养狗家庭户均狗狗1.2只,“独生狗狗”占比88%,平均年龄2.7岁,雄性比例高,不绝育比例高达26%。
大型犬仍是主流,以哈士奇和金毛为主,同时,受到大型犬饲养条例和居住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小型犬成为了爱狗人士的选择,其中贵宾犬/泰迪犬饲养比例超过了哈士奇犬。
宠物画像:猫咪
猫咪平均年龄比狗狗小,品种上中华田园猫数量夺冠。
中华田园猫因其体质好、遗传病少、颜值高而备受国人喜爱,其中橘猫和白猫的饲养比例更高。猫咪不绝育率15%,低于狗狗,猫咪受到更多饲养关爱。
宠物行业热点趋势展望
猫经济崛起,养猫精细化助推行业发展
时间成本、喂食成本、居住空间和城市化进程助推猫经济。
猫咪数量增长更快,数量占比提升,更多新晋猫咪主人(23%vs新晋狗主16%);养猫精细化程度更高,猫咪主人为爱宠购买更丰富的商品,日用和玩具类目渗透率显著高于狗主人对相应类目;猫主为爱宠挑选的食物也更精细和多样化,猫主人购买罐头和冻干粮的比例更高,而狗主人更多偏好购买通用粮。
宠物主在各宠物类目上对国产品牌持开放态度,对国产品牌偏好度高于进口。
宠物用品的各细分类目上,消费者更倾向于购买国产和只购买国产的比例高于主粮和零食类目。
宠物用品方面,国产品牌凭借高性价比、更懂中国宠物主需求等优势受到宠物主的喜爱。消费者在购买水族和异宠用品时对品牌的关注度相对较低。低线城市对国产品牌偏好度更高,尤其在主粮、零食、猫狗出现和洗护美容用品等类目上。
受益于养宠理性化,国产品牌蓄势待发
国产宠物产品凭借性价比和优质品质成为理性养宠人士的选择。
随着资本的进入和国外高质量品牌的涌入,激发了国内市场有序竞争,促进国产品牌茁壮成长。
国货的高性价比、商品品质能满足宠物主需求,会获得越来越多理性养宠人的选择,国人支持国货的心理也助力了国货的崛起。此外,市场下沉趋势给国产品牌带来了更多增长空间。另外,进口品牌的有效期和供货的稳定性限制,也给了国产品牌更多的发展机会。
养宠人群下沉,成为行业增量新机会
低线城市家庭养宠渗透率和宠物类目消费渗透率均有上升空间,消费潜力值得期待。
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发展,低线消费者养宠意识进一步提升,三到五线的低线城市家庭养宠渗透率达12.3%,但与一线新一线和二线为代表的高线城市(39.1%)尚存一定差距,随着养宠家庭渗透率进一步提升,低线养宠人群也将增加。
线上医疗将成为线下宠物医疗的重要补充
线上购买/线下使用和远程问诊的发展前景看好。
线上医疗服务整体渗透率尚低,体验最多的是线上购买线下使用的服务形式,主要以疫苗为主,未来预防医学可以做成线上购买线下使用的标准化产品;线上诊疗(远程问诊)目前渗透率较低,但未来的使用意愿排在第二位,随着互联网医疗的逐渐完善,线上诊疗作为线下的一个重要的引流方式,未来将会有很大发展空间。
用户对宠物服务需求向多样化发展
宠物服务消费高频,形式和内容不断细化和创新。
随着宠物主收入提升和消费升级,宠物主对于宠物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从购买渗透率看,宠物服务购买渗透接近六成,从购买频次看,每季度3.3次,月均1次+,紧随刚需的食品类目之后。未来随着宠物主养宠精细化进一步发展,会有更多拟人化的宠物服务出现。
宠物商品销售全渠道模式是趋势所在
全渠道运营模式是品牌销售规模发展扩大的战略通道。
宠物食品用品厂商/代理商理想的渠道模式是“线下做品牌,线上赢销量”。线上可以跨越地域障碍,让产品直面更多的消费者,对于小品牌和一些进口代理品牌,电商为其提供了快速触达消费者的机会。
以提供宠物生活服务和医疗服务为主的宠物店和宠物医院也在摸索全渠道的发展方式,通过线下获客,开发自有小程序向线上引流,再经过线上向会员推广宠物食品、用品和服务卡券等,线上的服务卡券、疫苗、在线问诊又需要通过进入线下门店才能实现服务,再次由线上向线下引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