猝不及防,三胎政策来了。
我连个对象都没有了,国家要不要先分配个对象?
1
身边的丁克姐妹们坐不住了,搞得好像我买不起三辆玛莎拉蒂,是因为玛莎拉蒂限购似的……
“郭·嘉”急了,真的急了。
前段时间,七普的数据出来了,貌似官方给我们展示了一片欣欣向好的场景,无论数据如何,差的也可以说,在向好的转变。
但是你看到了吗?生育率已经在1.3左右,这已经是全球末流水平。学界通常将总和生育率达到2.1界定为世代更替水平。
从历史和国际经验看,总和生育率1.5为“高度敏感的警戒线”,跌落到1.5以下,就有可能掉入“低生育率陷阱”。
如果以少子化的日本作为对比,近年来,日本总生育率维持在1.4左右,高于当前的中国。
还有个更恐怖的事,通过推算可以看出,现在最恐怖的是年轻人不愿意结婚,这个数据比率大跳水。
2013-2020年我国结婚登记对数,从1347万对的历史高点,持续下滑至813万对。
不愿意结婚的原因有很多,房价高企,买不起房过不了丈母娘那一关,所以选择潇洒走一生。
或者是社会条件进步了,人的需求已经从物质生活的需求,上升到了精神需求,谁也不愿意将就。
很多小姐姐不愿意为了家庭而被摧残成黄脸婆,选择独自美丽。
就是婚都不愿意结了,还怎么指望他们为国家而“生”呢?
所以,我说“郭·嘉”急了,真的急了,为了数量不要质量了。
你仔细想想,那些连一胎二胎都没生的人,怎么指望他们来生三胎呢?
能生三胎,无非是那些有钱任性的土豪,或者是农村里面,还处于多子多福思想的群众。
而土豪们想生的不差这一个政策,所以真正放开了是谁的三胎,你懂的……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2018年的时候有风声传过,要对丁克和不婚人群征税,让他们承担起社会共同抚养孩子的责任。
那时候很多人疑惑,“郭·嘉”为什么不直接给补贴,而是要做这样引起公愤的事情,他缺钱吗?并不是。
因为如果是增加补贴,只能带动低收入人群的积极性。即使国家可以对贫困群体实施强制教育,但是远远不如鼓励拥有良好文化素质和优渥物质条件的父母多生多样更好。
那个时候,上面还是质量和数量都想拥有的贪心鬼。
但是这个政策放出风声的时候,群众反应太大了,估计就被唾沫星子淹死在摇篮里了。
现在,可能是数据真的不理想了,才走上了全面放开三胎的道路。
想想也是心疼80/90后,两个独生子女出生照顾四个老人和三个小孩,还要996,生产队的驴也不是这么用的。
但良心说,这些年国家已经认识到低生育率的根本所在,也在努力的解决这些矛盾。
一方面在严控房价炒作,一方面在落实教育减负,另外在税负方面有优惠激励政策。
但是,无论是房价还是教育,已经内卷成一个大陀螺了,要把它一点点摊开,并不是一两天就能完成的事情了。
放开三胎也是无奈之举。
2
说回正题,我这个严肃搞钱的博主,还是不要为国家发愁了,还是认真为大家的钱袋子日益肥胖而努力吧。
三胎政策实施,利好哪些产业呢?
今天这个消息一出,受此消息刺激,三胎概念大幅拉升,截至收盘,美邦服饰、高乐股份、澳洋健康、金发拉比、拉芳家化、大东方涨停,健民集团涨超8%,贝因美、爱婴室、朗姿股份等纷纷跟涨。
但是,资本市场的热点,我劝大家别乱跟,这种热点就像是龙卷风,离不开暴风圈来不及逃。
当然,蹭热点,我们自媒体人都要给房产销售斟茶倒水。看看他们最新的销售文案:
说正经,三孩政策什么能搞钱呢?
托育!!!
中国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婴幼儿托育市场规模达600亿元,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2021年我国婴幼儿托育市场规模将达2231亿元。
相较于欧美等发达国家,我国婴幼儿托育服务起步较晚,2016年0~2岁儿童入托率平均值在32.2%,其中有10个国家超过50%,这10个国家大部分是欧洲国家。
在这个新兴行业里面,还处于野蛮发展的时期,行业也存在很多问题,有问题就有机会。
而且,未来大家对托育可能会像上幼儿园一样变成常规化操作,别问为什么,问了又是内卷背锅。
我身边很多宝妈就评价说,千万别把小孩送托班,因为一送就会上瘾。你有一整天自己的时光,你不用为母子关系僵持不下,甚至还可以安心工作,打破家庭事业两难全的局面。
另外,即使有空带孩子的家庭,也会存在一部分人认为,在孩子上幼儿园之前,给他去上一下托班,可以适应一下。
其实小孩子上幼儿园,本来就是为了上小学有个好的过渡,怎么又卷起来了!
但是,不得不说,这个行业真的有很大的空间。
在福田中心区有些打着国际托育噱头的机构,一个月可以开出8k~1w的费用,普通一点的一个月也要3~5k。
而且目前门槛还比较低,只要能做出体系,就可以轻松复制。
外加,今天除了说放开三胎政策外,后面还加了一句话“及配套支持措施”,这个措施也有可能是对托育行业的支持。
如果有国家扶持鼓励政策来,还可能得到一些政府补贴之类的。
当然,这种行业的前期也是比较烧钱的,有钱有闲的朋友,可以去试试,闯一闯。
最后,欢迎大家来评论区一起聊聊,放开三胎后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