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市场周报
(2021年5月24日-5月30日)
【周报摘要】
市场走势:国内股涨债跌;美股涨,商品涨;人民币升值
宏观要闻:本周消息面较为清淡,除4月工业企业利润发布外,主要是总理强调控制大宗商品价格波动,以及央行多次强调要稳定人民币汇率预期;海外方面,美联储多次提出鹰派论调,拜登提出6万亿财政预算,耶伦呼吁加大支出,美国就业数据稳定,逆回购交易量持续增加,原油库存减少
机构观点:主流研究机构仍认为当前上涨行情仍持续,其中成长型板块,以及低估值板块仍是配置重点
本周热点:基金回本以后,要不要落袋为安?
【本周市场回顾】
国内股市:消息面清淡,但北向资金大幅净流入、人民币汇率升值、货币政策短期预期稳定均利好A股,投资者短期情绪高涨,大盘站上3600点
国内债市:虽然央行公开市场投放仍是对冲,维持态度中性,但资金面略紧,叠加股市情绪高涨冲击债市,债市本周震荡下行
美国股市:虽美联储屡次发出收紧信号,但同时给足市场预期即短期内不会收紧,叠加美国流动性较宽松,支撑美股震荡上行
黄金原油:美国流动性宽松,叠加通胀担忧较浓,金价走高;美国经济数据不弱与原油库存下降均利好原油,油价上涨
外汇市场:美元指数本周震荡走平,但国内资产配置性价比较海外提升,人民币汇率大幅升值
注:数据为上周最后交易日收盘价/结算价
【宏观要闻】
1.4月工业企业利润发布
国家统计局:1-4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2.6万亿元,同比增长1.06倍,比2019年1-4月份增长49.6%,两年平均增长22.3%。
点评:总体来看,1-4月份工业企业效益状况保持平稳较快恢复态势,但从细项来看,部分消费品行业盈利状况尚未恢复到疫情发生前水平;加之大宗商品价格高位运行,加大中下游行业生产经营压力。从近期高层频繁提及控制大宗商品的价格过度上涨的表态可以看出,下阶段其实政府工作目标也在于稳定大宗商品价格,推动工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2.总理强调控制大宗商品价格波动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浙江宁波考察时强调,要高度关注世界经济周期性变化以及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用市场化办法做好大宗商品进口、储运、交易,增强应对未来世界经济周期性波动、稳定产业链供应链的能力。。
点评:近期高层持续传达出对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的关注,总理也开始表态,防控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这条跟第一条结合起来看,也证明国家目前对于大宗商品价格前期过快上涨极为重视,因为当前企业利润确实被挤压的够呛,现在调控一下,一方面抑制投机行为为中下游企业减负,另一方面也能防止通胀继续向居民生活传导。
3.央行多次强调要稳定人民币汇率预期
近期,人民币汇率兑美元快速升值,这也引起了央行的关注。多渠道多方式表达对该问题的关切。
(1) 据央行网站文章,5月27日,全国外汇市场自律机制第七次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认为,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适合中国国情,应当长期坚持。强调汇率不能作为工具,既不能用来贬值刺激出口,也不能用来升值抵消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影响,警告企业勿赌人民币升贬,久赌必输。
(2) 央行旗下《金融时报》30日发表评论员文章提示,未来可能推动人民币贬值的四大因素不能忽视。
(3) 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原司长盛松成30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当前人民币过快升值有可能已经出现超调,未来看不可持续,也不符合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
点评:央行注重正确的舆论和预期引导,避免汇率的暴涨暴跌,未来人民币汇率的走势也将继续取决于市场供求和国际金融市场变化,需遵循客观的经济规律,当前人民币接连升值有美联储流动性泛滥、美元贬值的被动抬升作用,也有国内资产吸引力增强,海外投资者购汇动力十足的主动抬升作用。人为刹车不利于市场经济的平稳运行,但央行也有打击市场投机炒作汇率的能力,同时避免过度投机行为。
4.美联储多次提出鹰派论调
上周末5月22日:
美联储哈克:失业救济金将耗尽,美联储应尽早讨论缩减购债规模问题。
5月25日:
美联储副主席克拉里达表示,未来几次会议上可能讨论缩减购债的适当时机,具体将取决于所获得的数据情况;通胀压力是暂时的,劳动力市场有望加速回暖。
5月28日:
美联储卡普兰:我们正处于经济复苏之中,将继续朝着美联储的目标前进,此外尽早开始谈论缩减资产购买是明智的。
点评:继上周“开荤”后,本周陆续多位美联储官员释放鹰派信号,然而已经对于市场没有什么影响了,颇有“破罐破摔”的意思。一方面美联储在当前时点就开始提及收缩政策,真的是给足了市场预期;其次美国的流动性已经泛滥,银行间逆回购交易量突破阶段新高,也说明当前的宽松政策对于经济的刺激效果其实在边际减弱。
5.拜登提出6万亿新财年预算
美国总统拜登当地时间5月28日提出了总值6万亿美元的2022财年预算。两党议员已经明确表示不太可能全盘接受拜登的提案。
点评:拜登放水成瘾了,毫无节制的通过投放流动性来刺激经济的做法无异饮鸩止渴。更何况,现在市场上也不一定缺钱,拜登开启“你妈觉得你冷”模式。
6.耶伦呼吁加大支出
美国财长耶伦呼吁继续加大支出,并强调通胀上升是暂时的。耶伦表示,美国经济复苏仍有“漫长的路要走”,敦促国会领导人增加支出;近期所看到的通胀是暂时性的,预计高通胀仅仅会持续数月时间,可能会贯穿年底。
点评:耶伦倒是持续自己的鸽派风格,并且与美联储部分官员的表态有所冲突,一个鸽一个鹰,让人不禁怀疑双方到底是不是暗中较劲。
7.美国就业数据稳定
美国5月22日当周初请失业金人数为40.6万人,连续五周下降,续创2020年3月14日当周以来新低,预期42.5万人,前值44.4万人。
点评:美国上周首次申请失业救济金人数降至新冠疫情爆发以来新低,点燃经济复苏乐观预期,提振投资者风险偏好。
8.逆回购交易量持续增加
根据纽约联储发布的最新数据,美联储逆回购协议整体交易量连续第七天上升,隔夜46个交易对手方在美联储的固定利率逆回购操作中接纳了4503亿美元。分析师表示,这是迄今的第三大交易量,最大的交易量是2015年12月31日的4746亿美元。
点评:隔夜逆回购交易量大增说明疫情后无限量QE买债和财政刺激导致的市场流动性过剩,当前资金没地方去,还是得在市场上出回购,拖低隔夜利率。然而现在美联储的购债计划仍在继续,说不定真的到了应该缩减规模的时候了。
9.原油库存减少
美国当周EIA原油库存减166万桶,预期减105万桶,前值增132万桶
点评:原油库存减少超预期,支撑油价。
【机构观点】
中信证券---稳步上行,聚焦成长
观点:展望六月,中信证券认为,随着全球大宗商品进一步降温,通胀预期的高点已过,国内外的货币政策约束逐步缓解;宏观流动性外松内稳,市场流动性有所改善,外资流入或继续超预期;A股中报业绩将分化,大宗商品弱化后,成长相对周期将更占优。配置上,建议投资者把握结构性机会,继续布局具备科技+制造双重属性的板块。
中金公司---情绪升温,聚焦成长
观点:随着指数点位逐步回升,市场波动有可能略有加大,但整体上看,成长风格相对偏强的格局可能不会改变。综合前期市场调整时间和幅度、市场情绪以及增长和政策的预期,重申“中期调整”渐进尾声,风格逐步重回成长并逐步降低对周期的配置。考虑全球疫情后的“错位复苏”,经济复苏和市场演绎可能遵循“先进先出”,需关注后续外围波动可能加大的风险。
国泰君安---震荡不长久,挑战四千点
观点:上周上证指数累计上涨3.28%站稳3600点,其中周二上涨2.40%创7个月以来最大单日涨幅,结构上券商指数本周大幅领涨亦符合“券商打头阵”的判断,逻辑正在逐步兑现之中。风险评价下行本质是不确定迈向确定的过程,选股思路便在于寻找不确定到确定、边际改善最大的股票。未来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下对A股影响有限,行情核心驱动仍是风险评价下行。
由于市场风险偏好仍处中低水平,蓝筹股仍将是投资重点,但大盘蓝筹与中盘蓝筹风险评价下行有差,未来表现有异:1)中盘蓝筹领跑。随着中盘盈利大幅改善,其经营稳定预期抬升,风险评价边际显著下行。2)大盘蓝筹跟随。当前大盘蓝筹随着交易拥挤度下降与筹码结构分散,微观交易结构恶化问题得到显著改善,重回投资视野。
兴业证券---"百周年"行情,热火朝天
观点:工业企业利润高增速,出口强劲、内需仍在主动补库,经济维持复苏态势,经济整体不悲观,伴随着海外强劲复苏,甚至有望比大家预期更乐观一些。流动性“不急转弯”,不紧不松,股市流动性较为充裕,外资流入今年流入已超2000亿元。现阶段处于风险偏好提升、政策暖风的窗口期。整体来看,看好市场,“百周年”行情自4月份看多以来,正呈现热火朝天、如火如荼的态势。投资者积极布局,在这一个阶段中,一直强调的成长风格将是超额收益的主要来源。
配置主线,收获周期,布局成长。成长科技优质赛道景气细分方向。受益于政策、基本面、业绩景气、筹码结构、估值性价比等多方面因素共振。可关注一季报景气高增长和景气方向,如军工、新能源车链、半导体、被动元器件、医疗器械与服务。
【本周热点—基金回本以后,要不要落袋为安?】
各位朋友们大家好啊。本周股市行情大好,上证指数冲上了3600点,我们也在后台收到了很多私信,不同小伙伴在这种行情下,遇到了同样的困扰,那就是今年被“套牢”的基金终于回本了,趁着这两天有一些盈利,要不要卖出止盈,落袋为安?
其实今年的行情整体比较难受,股市在春节前大涨,引得很多人节前跑步入场,但节后便持续下跌,走势整体类似V字型。大部分今年投资基金的人,确实一进场就是熊市,持有体验非常不好。所以今天趁这个机会,我们就跟大家一起来聊一聊这个话题。
1.基金需要止盈吗?
先抛结论:我们单从投资的角度来讲,当然是要止盈的。
任何一个成熟的投资策略,一定是包括买入、持有、卖出三个阶段。只买不卖当然是不合理的,所以其实今天的问题其实可以简化成:基金到底什么时候止盈?想清楚这个问题,那么自然而然,对于当前是否应该止盈基金,相信大家一定会有答案。
2.基金应该什么时候止盈?
(1)制定止盈目标
在投资之前,相信各位心里想的一定是为了赚钱,而不是回本。这也就提醒我们,在赎回基金的时候,一定要记得自己当时为什么出发。
因此很多科普文章里面,都会给出持有基金的退出建议,即“止盈目标”。举个栗子,大多数基金定投产品的止盈目标为8%。也就是说,当盈利达到8%的时候,投资者就可以开始进行赎回,否则将会持续定投,直至达成为止。
8%的收益率可以跟随市场行情而改变,但是本质上止盈目标的目的在于,用户要知行合一。持有基金过程中难免遇到行情不好的时候,但是千万不要赚钱以后,就忘乎所以,亏钱的时候,就只想着回本,投资圈里有一句话大家可以仔细品一下“风险都是涨出来的,机会都是跌出来的”。
所以一定要根据自己定下的目标来执行投资策略。很多三方平台也都陆续推出了一些附带止盈目标的增值服务,从而帮助大家更好的执行投资纪律。
已经开启定投的要保持定投,定投本身就是一个良好的投资纪律,帮助自己积少成多,形成长期投资的理念。所以不用暂停,也不要回本就卖,不然岂不是白忙活一场。咱们定投买基金,又不是来体验过山车的。
(2)基本面发生明显变化
当然从另一个角度讲,并不是定好了8%的收益率,就说什么也不能改,无脑跟进这个目标。有一种假设是当前经济基本面不变,并且企业经营并没有重大风险。
在这里举个极端的例子,小A是某国的一名基金投资者,并且订好了8%的止盈目标。但是由于本国石油产量丰富,遭到了敌国的战争侵略。那么这种情况下,必然对于国家的经济有严重的打击,8%的止盈目标可能就比较难以达成了,这时哪怕正在浮亏,也建议卖出基金,以保证资产的安全。
当然这只是极端情况,对于我国来讲,当前经济延续修复,资金面平稳,央行政策预期稳定,海外央行虽有政策收紧趋势,但国内政策空间更足,资本市场改革也在持续推进,国内的资产具备良好的投资价值。因此对于国内的基金投资者来讲,基本面并无重大改变,仍可持续前期的投资策略。
另外基本面也包括估值水平和市场情绪,经历过春节后的持续调整,部分高估值的优质板块其配置价值也得到了提升,但谁也无法准确预测到市场的底部,所以咱们还是得维持既定的投资策略,真正做到时间的朋友。
(3)卖出基金后做什么?
有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那就是“回本卖出后,这笔钱准备干什么?”如果大家的答案是,“继续买新的基金”,或者是“不知道”,那其实还不如继续持有当前的基金。
所以假如有资金需求,例如买房买车、用于教育、医疗,那卖出基金无可厚非。同时,如果大家有更好的投资标的,能够获得更好的风险收益比,当然可以毫不犹豫卖出基金。或者大家觉得当前持仓基金太集中了,那么可以考虑分散一下风险,这也是为了获得更好的风险收益比。
也有可能是经历了今年的波动,感觉自己的风险偏好实在受不了基金的波动,就想买稳健一些的理财,那赎回确实是一个比较适合自己的选择,投资还是得买跟自己风险偏好匹配的产品。
但是如果卖出基金并没想好后续的操作,那建议还是“三思而后行”。
3.最终还是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投资方法
投资的道路上,最重要的就是找到适合自己的投资方法,若要跟随大众,盲目投资,确实是不值得提倡的行为。针对基金,止盈赎回还是继续原定的策略,不能仅根据是亏是赚来决定,咱们还是得有一套适合自己且合理的方法,投资本来就是一个逆人性的事情,没有谁能靠主观臆断就随便成功的。
今天的科普就到这里啦,最后祝大家的财富可以稳健增值!
【本周重点关注】
文中数据来源:wind、小满理财研究所
免责声明:
本文由小满理财研究所提供,报告中所提供的信息,均以合法公开途径获得,但并不保证报告所述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任何读者在阅读前,请自行评估接收相关推送内容的适当性。
在任何情况下,文中所载信息、意见不构成所述证券或金融工具买卖的出价或征价,评级、目标价、估值、盈利预测等分析判断亦不构成对具体证券或金融工具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投资建议。该等信息、意见在任何时候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具有针对性的、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意见,阅读者应当对本文中的信息和意见进行评估,根据自身情况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