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生康波中选对的,看金融资讯选康波财经
贷款攻略 贷款申请 大佬们都开撕了,这还怎么玩?
大佬们都开撕了,这还怎么玩?
摘要:对于居民来说,这波通胀是刚刚开始,还是快要结束?到底该买周期还是成长?大佬们已经开撕。

最近除了猪肉下跌,其他商品都有涨价的趋势。和大宗商品联系更紧密的基建等工程,受到钢材价格上涨的影响,已经部分停工,减少采购。

对于居民来说,这波通胀是刚刚开始,还是快要结束?到底该买周期还是成长?大佬们已经开撕。

李迅雷演讲称,「现在买周期就是刀口舔血。」

开源证券牟一凌立马发文反喷:「别人的刀口舔血,聪明投资者的布局良机」。几乎等同于说,李迅雷看上去一副不聪明的亚子图片

任泽平又表示,「此轮大宗商品价格高点临近」。

此外,兴业张忆东和国泰君安黄燕铭表示通胀已过顶点,看空周期,看多成长。

而高盛却又看多周期、看空成长。

前面这几个经济学家或策略分析师均属于业内大佬级别,观点相当分歧,火药味很浓。

总体上看,还是看空周期的多一些。但真理不是天平,它往哪里倾斜,并不取决于哪边人多。

其实,现在这种时候没人能说得清。要是说得清,就是下一个首富了。

我个人认为,重点并不是下一阶段是周期起飞还是成长发力,而是万一通胀太高,全球央行集体加息,股市全线崩盘,我们的安全垫有多厚?

5月初A股因通胀飙升而大跌时(下图红框的位置),我已经给大家分析得透透的了,文章见《通胀飙升,如果央行加息,股市会崩盘吗?》。

结论是,市场风险并不大,甚至出现了很好的投资机会。

文章截图

当时咱们在最低位加大了定投金额。现在回头看,也一点毛病没有。

其实,只要保证了安全垫这一点,就没什么好担心的了。

当初格雷厄姆、巴菲特提出安全边际、安全垫这些说法,根本原因正是我们无法准确预测未来。因此,用在这里刚刚好。

不过,在我看来,更重要的在于诸位的投资姿势。

今天我查了下组合的后台,定投基组合接近80%的投资者是盈利的;而主动基组合不到70%的投资者是盈利的。

可事实上,主动基组合的净值曲线比定投基组合好多了。为什么主动基组合的投资者的盈利概率反而更低呢?

仔细想了下,根本原因是主动基组合只是我在每周三晚文章里提醒大家定投和定投金额,有的朋友是没看,有的朋友是看了没投,有的朋友是凭感觉投。

而定投基组合会有短信和推送提醒定投,所以大部分朋友是坚持按照我建议的金额定投。

结果就是,定投基组合每期的定投人数很稳定,每周四准时定投。

2021年定投基组合定投人数

而主动基组合定投人数时多时少,很多人就是在看心情投资,想得起来就投,想不起来就不投了。

2021年主动基组合定投人数

这事我之前算过。即使今年春节前最高点起投,坚持定投到现在,应该是100%盈利,而不是70~80%。

所以,我一直有一个观点,与其费尽心机去寻找最好的基金或最好的股票,还不如坚持定投。

什么时候不需要定投,我觉得就两种情况。

第一种,股市点位确实很低,安全垫不是一般地厚。那么一次性投资完全可以,虽然还会有下跌,但下行会很有限。

第二种,就是买「固收+」,股债比大约为2:8。此时,股市的波动对收益的影响较小,而债券每期都会有收益,这样就能保证整体旱涝保收。

像咱们的「风雨不动安如山」组合,投资者盈利概率是100%。

2月牛顶下跌以来,沪深300指数下跌了12%,但组合却上涨了0.3%。也就是说即使在最高点投资,然后不管了,依然能取得正收益。

另外,组合成立5个月时间,收益率2.43%,折合年化收益率5.8%。收益率远高于银行理财和存款。

换言之,收益率不低,且风险不高。

这边不是打广告,因为都是老读者了。

我的重点是,股市不确定性很多。定投是规避不确定性的最好方式,务必要坚持。而一次性投资只适用部分情况。

最后报下,投资机会为「一般+」,格雷厄姆指数为1.77。

热门贷款产品
  • 利率低 额度高
  • 3分钟极速到账
  • 灵活借还,按日计息
  • 22周岁-55周岁
  • 信用情况良好
    贷款申请 更多
    最新资讯
    资讯
    问答
    ×
    您在哪个城市工作
    机构仅办理当地工作人士申请
    北京
    其他城市
    康波财经
    值得信赖的贷款资讯平台
    联系方式:kangbocaijingxz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