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读者应该很清楚,三金哥早些年是产品出身的,设计产品,研发产品,优化产品。作为一个混迹多年互联网的产品经理,我的偶像就是乔布斯,张小龙,这类世界顶尖的产品经理。
当然,我们的产品,大多数是互联网的虚拟产品,例如软件、网站、小程序之类的。当然也有涉及实体的,例如物联网、智能家居、O2O之类的产品。
打磨产品是我的本质工作,每天早上起床,打开手机,看到的就是老板留言跟我说产品问题(真是劳模啊),每天去到公司一堆运营、程序员、测试、UI、客服都来找我问产品的问题,进行友好的交(si)流(bi)。
产品经理铁定是团队里最容易背锅的人,所以但凡产品有点问题,都会被喷得体无完肤。
用户觉得难用:这个产品经理是傻逼吗?
程序员觉得需求复杂:这个产品经理是傻逼吗?
运营觉得难推:这个产品经理是傻逼吗?
UI觉得原型难看:这个产品经理是傻逼吗?
客服被用户吐槽多了:这个产品经理是傻逼吗?
市场推广受阻:这个产品经理是傻逼吗?
老板无时无刻在想:这个产品经理一定是傻逼。
扫地阿姨:噢,原来这个就是全公司都在骂的傻逼啊!
“人在家中坐,锅在天上飞”。这是产品经理的工作日常。
三金哥以前也写过自己的职场打工生涯,有很多老读者已经看过了。
正因为意识到如此,所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我总觉得只要把产品做好了,就不会有那么多问题了。
但我后面逐渐清晰地认知到,产品永远不存在完美!
无论产品打磨多久,最后一定会有问题。
要想不背锅,那么产品经理自身就得深入了解运营、市场、客服、测试、技术、设计、沟通技巧、揣摩人性......
只有自己在各方面强大了,才不会背锅,别人提出任何疑问,你都能给出原因,并予以反击,再给出解决方案,这才是靠谱的做法,而不是所谓的把产品打磨完美。
无论是虚拟还是实体,无论线上还是线下,唯产品论都是极其错误的!
有句古话叫,“酒香不怕巷子深!”
然而,这是非常扯淡的,一定是毫无商业逻辑的人才说得出来的,没想到却欺骗了无数人。
并且无数人都深受其害,这些人做生意都纷纷倒闭。
事实上,酒香也怕巷子深!
历史上,非常多好酒厂都因为推广做得差而倒闭。
真正的名酒,都是靠广告砸出来的!
2017年的白酒广告费投入名单,上面哪款酒不是好酒?
五粮液,茅台是公认的白酒之首了吧?
特别是茅台,现在按原价是不可能买得到的,已经到了必须要靠抢的地步。出厂价1000多的茅台,市面上流通要卖3000多。
你觉得这种产品,属不属于好产品?已经是行业内顶尖的了好吧?
但它的广告费也依然是行业内最多的!
30多亿RMB一年!
新闻联播之前的15秒广告和5秒报时广告,就是被贵州茅台拿下的。以5100万元投得第一时间单元,以3220万元标获第五时间单元,合计8320万。
看到这里,你还觉得酒香不怕巷子深吗?
你终于知道抱有这种思想的人,做生意必定亏本吗?
三金哥是做产品出身的人,现在却在写营销和运营的文章,这足以说明营销和运营的重要程度。
然而依然还有很多人在我回答和文章中留言,老老实实做好产品才是最实在的,口碑好,客户自然会买,搞那么多东西干嘛?想来割韭菜的吧?
他们觉得:
开牛肉铺的,牛肉好就行。
开按摩店的,按摩好就行。
开蛋糕店的,蛋糕好吃就行。
开饭店的,饭菜好吃就行。
开奶茶店的,奶茶好喝就行。
......
这些可怜人,就是陷入了这种唯产品论的思维中,从而万劫不复,做生意绝对必死无疑。
什么是好产品?
根本没法精准定义,它只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词。
产品只要能为客户解决问题,满足客户需求,那就可以了。
例如客户爬山口渴了,你在山上开个小茶馆卖茶。
只要你的茶能解渴,喝了不会肚子疼,客户哪管你的茶叶是不是最好的?水质是不是最好的?冲泡方法是不是最好的?装茶的杯子是不是最好的?
不会的,客户在这时的需求就是想喝水解渴,你能提供这个解渴的基础解决方案,客户就会为之买单。
所以,你会觉得需要花很多时间去研究茶的冲泡方式,找最好的水,找最好看且安全的杯子吗?
这时最重要的是,你的茶馆要被更多人看到,才会有更多有需求的游客来喝茶。
要做的就是宣传,就是推广,就是营销。
例如你在爬山小道上插了小广告旗,说明山顶最东边有家茶馆。
例如你在茶馆放个大音响,不断循环放广告,此处有茶,解暑解渴,5元一杯。甚至你就算放音乐,也会有人好奇闻声而来。
如果你想要提高客单价,或者转化率,也就是说需求在,但你要卖得更贵,卖得更好,那么营销可以这么做:
你在茶馆里贴个文化墙,写个动听的故事,仅仅是故事:
这家茶馆起源于清代末年,你爷爷的爷爷的爷爷因为战乱,逃到山上定居下来。后来战乱停止,来这座山游玩人多了起来,于是开起了一家茶馆。并在山下种了一片茶叶,钻研炒茶技术,因为这里的地理环境优越,茶叶品质好。泡茶有讲究,必须用山上的山泉水,用XX大师传授的冲茶方法。一代一代又一代,这家茶馆终于传给了你。
这些东西,是不是真的并不重要,这就是一种营销方式,哪怕你是凭空捏造的,也没有客户会去认真追究。不然你以为那些洗发水广告,说加入了什么人参精华,什么首乌精华,都是真的?
你的目的就是说服客户,为什么要买你的茶,为什么你的茶值这么多钱。
互联网的产品,例如app,大家都知道它会不断做版本更新的吧?哪怕游戏也是这样的。
它并不是要做到很完美才上线的。
而是把核心功能做出来,能满足用户需求,demo做出来没大问题,那么就可以上线V1.0版本了。
后续遇到问题,再不断去优化更新迭代,那就行了。
如果你想着做到完美才上线,那么等待你的只有倒闭。
历史上很多互联网公司,都有经历过这种教训。
记住,创业中有三个误区:
1. 认为用心做产品,市场就会认同
2. 认为产品做得好,消费者就会认同
3. 认为营销推广就是单纯的烧钱
这些都是扯淡。
只要你的产品不是太差,只要在关键属性上不是跟你的宣传相差非常大,只要能解决客户的问题,那就可以拿出来销售了。
销售才是整个商业环节的核心。
而为了销售得更好,赚得更多,营销和运营是必备工作!
请一定要重视营销!重视运营!远远比你想象中的要重要。
特别是在这个产品泛滥的时代,根本就不缺产品。
去1688上搜回头率20%以上的产品,基本都是不错的。
那么缺的是啥?缺的是流量啊!缺的是好的营销方式啊!缺的是运营方式啊!
去年底精英班进来了个小哥,家里就是开小酒厂的。他开始找到我的时候,天天跟我说,他们家的白酒质量很好,原料很讲究,工艺很讲究,在本地绝对是数一数二的高品质!
但是他家的酒卖得比本地的同行差多了,在销量上甚至连前10都排不到。
他跟他爸的理念是一模一样的,认为老老实实做好酒,就会有非常多回头客,并且靠口碑相传,成为本地第一白酒品牌。
结果,打磨了这么久,精益求精,匠心工艺,依然没什么提高。
而排名第一的酒厂呢,我让他去做了调查,别人经常搞营销活动,什么去敬老院发放物资啊,赞助本地的舞台演出啊,在超市门口搞抽奖活动啊,等等。
虽然本地第一的酒品质没有他家好,但人家就是能拿第一名的销量。
你说气人不气人?
后来,他终于明白了,全身心投入去搞产品,是一种傻逼行为。
连抖音上那些一个老果农出来拿块牌子,说自己不懂营销不懂生意,只懂种果子的视频,都TM是一种营销手段啊!
于是他开始按我说的策略,花心思去做流量,去做ip,去做内容。现在无论是批发和零售,酒厂的生意都开始好转起来了。虽然也没有逆天到排前三的地方,但销量起码翻了两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