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生康波中选对的,看金融资讯选康波财经
贷款攻略 贷款申请 最新人口数据公布,我突然想明白一个事……
最新人口数据公布,我突然想明白一个事……

大家好,我是力哥,先和大家打个招呼~

最近半个月,我基本没咋写文章,都是小钱小贝小智啥的轮流代班。

他们坐台接客的每篇文章,我都会审核修改,让文章显得更丰满,更可读,但再怎么改,都不是我自己打的底稿。

哪怕内容都是技术性干货,可读性也还是差了点。

有种“虽然内容还阔以,但缺乏阅读快感”的味儿……

加上最近行情不好,结果阅读数和留言互动,都有扑街趋势。

于是又叒叕有人说,力哥“江郎才尽”啦~

讲真,我脑子里每天思考的东西,怎么写都写不完,主要还是懒。

上个月我去四川转了十多天,回来后,这些天主要精力在写大凉山考察记,2万字,近百张插图,已完工,视频部分最后剪辑中,过两天推送。

今天聊点力哥style,希望大家赏脸,喜欢的话,多转发,多点赞,多互动哈~

……

本来想写印度那厮,正把全世界带坑里,但今天统计局发布了最新人口数据,滋事体大,必须先说。

做投资理财必须懂点宏观经济,众多宏观经济数据中,最基本也是确定性最强的数据,是人口。

经济要发展,不管是生产还是消费,都建立在人口基础上。

人口不行,啥都白搭,欧日最明显。

一旦人口变化形成趋势,就很难改变,最终对经济、就业、通胀,最后对股市楼市都会产生不可逆的重大影响。

早年因各种政治运动打断,我国人口普查周期不稳定,前三普时间分别是1953、1964、1982。

改革开放后,政通人和,百废待兴,人口普查周期固定10年一次。

1990、2000、2010,做了四到六普。

这次七普,最重要的就是和六普数据作比较。

因为七普数据公布延期,很多人猜是不是人口总量少了,当时我也吓了一跳,因为这说法实在太出人意料。

统计局赶紧辟谣,说人口还是正增长。

但很多老百姓习惯阴谋论思维,认定事出反常必有妖,上头一定用这一个月时间,忙着修改粉饰数据,最后出来的结果一定忽悠人!

emmm……只能说大部分人没学过统计学,尤其没做过人口这种基础数据的统计工作。

要知道,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前,很多地方政府已提前公布数据,现在大数据云计算这么发达,有心人很容易从细节拼凑全貌。

再说中国那么大,统计工作涉及那么多人,上头要做一点小手脚,下面就得跟着做很大改动。

撒一个谎,要跟着上千个谎言去圆。作为14亿人口的大国,这事实在缺乏实操空间。

再说人口数据是指导中央未来制定政策的关键性数据,要是乱搞,属于欺君大罪,统计局咋敢。

那为啥要延期公布?

我估计是政府内部各级各部门先充分沟通,提前做好社会可能的反响,因为老百姓都盯着这数据呢。

社会可能会有什么反响呢?

下面我帮大家抓一下重点:

1、总量:全国人口共14.1178亿

比2010年增长7206万,增长率5.38%;年均增长0.53%,比上一个十年差的年均增速下降0.04%。

这是一般人最关心的数据,但对懂行的人来说,却是最没看头的数据。

这不是对比2019和2020年数据,而是10年前和现在比。

过去10年,中国经历了第三波人口生育高峰,到2016年全面放开二胎登顶,所以出生人口总量没出现断崖式滑坡,同时生活水平和医疗技术不断提高,老人寿命越来越长,人口继续低速增长,很正常。

重要的,不是人口总量,而是人口结构。

2、家庭:每户家庭人口2.62人、家庭户规模继续缩小

这数据很重要,对比2010年的3.10人,减少0.48人,幅度很大。

说明三口之家已是中国家庭主力,还有不少丁克,两代同居情况大幅降低,更别说三代同堂。

一方面,是长期计划生育的功劳,另一方面,也是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居住条件持续改善的结果,年轻人婚后,大多有条件和父母分开住。

文化上看,家庭人口数的持续下降,会进一步削弱传统社会家族的纽带联系,但大家关起门来各过各的,隐私也得以保护。

经济上看,小家庭对居住面积的要求也会降低,一房二房户型,未来会更好租更好卖。

即使把二孩甚至独立书房因素考虑进去,充其量也就三房。

四房或更大豪宅户型,相对不好租不好卖。

另外,人们对居住品质的要求普遍提高,哪怕小一房,对小区环境和装修品味也有更高要求,就算是“黄金地段”的老破小,因为越来越多年轻人不爱住,老人逐渐去世,卖盘多买盘少,长期看,升值堪忧。

3、少数民族人口增速是汉族2倍以上

这是比较敏感的问题,我估计之前延迟发布,相当一部分精力在处于这个预案。

汉族人口12.8631亿,占91.11%,增长4.93%;少数民族人口1.2547亿,占8.89%,增长10.26%。相比2010年,少数民族占比提高0.4%。

说实话,看到这个数据,稍微松了口气。

我原本预计,汉族人口比例已跌到90%。

从数据看,少数民族人口没想象中那么能生,汉族也没想象中那么不能生。

作为疆域辽阔的复杂多民族国家,俄罗斯的俄罗斯族和印度的印度斯坦族,都只占全国人口一半左右。

按现在这趋势,即使少数民族人口增速比汉族快一倍以上,因为总量差9倍,还可接受。

其他的,大家自行脑补。

4、地区:东北下降1.2%,广东增长一骑绝尘

人口地区分布,相比2010年,东部上升2.15%,占39.93%;中部下降0.79%,占25.83%;西部上升0.22%,占27.12%;东北下降1.2%,占6.98%。

投资不过山海关,东北人口外流,养老金入不敷出……耳熟能详,并不意外。

还是那句话,年轻人能离开东北,尽量离开东北,已在体制内搞到铁饭碗的另说。

房产投资,尽可能别在东北下手,要买也盯着沈阳买。

股票投资也一样,除了长春高新是真牛,东北最后的门面,其他东北上市公司,乏善可陈。

西部人口小幅上升,和成都、重庆、西安等中心城市的快速崛起,吸引很多西部人口回流,关系很大。

我高度看好成都,重庆、西安未来也一定会越来越好。

但大方向上,人口还是在向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移动,未来这个趋势不会变。

细化到省,广东人口大幅增长2171万,一骑绝尘。

其次是浙江、江苏、山东。

人口负增长的省,除黑吉辽毫无悬念垫底,还有山西、内蒙、甘肃,这三个省,也建议别碰。

过去一直是中国最穷省的贵州,过去10年人口增长和经济增长一样强劲,令人刮目相看。

总体上看,东北不行,西北也不太行,华北除北京,也就郑州火力全开,活力十足,但过去同样很穷的云贵桂却还可以,中国整体发展趋势,南北差距会越拉越大。

5、性别:男性比女性多3490万

男性7.2334亿,占51.24%;女性6.8844亿,占48.76%。

总人口性别比105.07,即100个女人对应105.07个男人,2010年数据是105.2,说明整体性别比没明显改善。

因为生理原因,女性寿命一般比男性长,我国现在男性平均预期寿命73.64岁,女性79.43岁,差了近6岁,老奶奶比老爷爷多很多,拉低了性别差。

但性别比主要影响婚育问题,年轻人才是关键。

出生人口性别比是111.3,比2010年下降6.8,说明过去10年,我国重男轻女情况在明显好转。

但还有很多父母,生到男娃就休息,生到女娃继续搞,导致同龄男娃还是比女娃多了11.3%,意味着未来注定还有上千万00-10后男孩,要打光棍。

除非,抢20后妹子……

对了,细分到省,东三省性别比最协调,辽宁吉林甚至女多男少,因为青壮年男性大量外出打工。

他们去哪了?

性别比最不合理的是广东,高达113.08。

其次海南,112.86~

6、学历:具有大学学历的人口大幅增长73%

具有大学(含大专)文化程度的人口为2.1836亿,比2010大幅增长73.2%。

记得我上大学那会儿,辅导员为让我们珍惜时光,好好读书,说中国大学生比例只有5%。

当时我觉得奇怪,因为我初中同学,一半考上高中,高中同学,又超过8成考上各种大学(含野鸡)。

这就是把“我身边当全世界”的认知陷阱。

上海80后有这样的大学录取率,不代表其他地方也这么高,更不代表50-60-70后也这么高。

不过现在,这个数字已达15.47%,未来肯定还会继续提高。

一方面,说明中国年轻人素质大踏步提高,“坏人”逐渐老死,未来中国整体国民素质也会持续提高;

另一方面,说明学历持续贬值。

90-00-10后们和同龄人竞争,大学学历基本没任何优势,属于必备敲门砖。

尤其在薪水最高,竞争最激烈的一线。

北京大学生比例高达42%,上海34%,大学生烂大街了。

如果连大学学历都没有,高薪工作和逆袭机会,能砸你头上的概率,比闭眼买到百倍股还低。

靠送外卖多赚点辛苦钱,还比较实在。

对了,现在很多送外卖的都是office白领,也有本科学历……图片

还有个数据,很多人可能觉得意外,中国文盲率由4.08%下降到2.67%。

今天中国还有三四千万不会读书写字的文盲?

怎么可能?

对,中国比你想象的更大。比如凉山很多上了年纪的彝人,就是文盲,光彝族人口就有近千万。图片

7、城乡:城镇化进程继续加速

我国城镇人口比例进一步提高,过去10年增加2.36亿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14.21%,达到63.89%,比上一个十年差的增幅还高0.75%。

虽毫无意外,但特别重要,意味着消费扩容和消费升级的趋势,还将继续。

农民在农村,自给自足,既没消费需求,也没消费场景,只有把农民赶进城,脱离土地,必须出去打工挣钱,然后再不断从市场上购买商品和服务,给孩子上补习班兴趣课,给老婆买包包面膜,经济才能持续增长。

但话说回来,中国城镇化进程的高峰,应该过去了。

上世纪60-70年代,城里养不活那么多人,只能用户口把农民挡在城外,城镇化基本停滞。

改革开放后,城市需要大量劳动力,城镇化率突飞猛进,从最开始20%,到现在64%,未来大概率到70%+,也就到头了。

因为我们要搞乡村振兴,并不准备像日本那样把人全赶进城,把大量农村荒废掉。

8、年龄:老龄化程度继续加深

这是大家最关心,也是最敏感的问题。

0-14岁人口2.5338亿,占17.95%,还略微上升1.35%。

但这没啥用,因为是第三波生育高峰的自然产物。

第二波生育高峰是我们80后(特别是85后),80后育龄期对应的就是10后的第三波,而00后的父辈70后没那么人。

但按照现在年轻人这幅死活不想要孩子的架势,未来还会不会第四波生育高峰,天晓得。

对应的是,60岁以上老人2.64亿,占18.7%,上升5.44%。

其中,65岁以上1.9064亿,占13.50%。

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表示,中国人口今后会达到峰值,但具体时间还有不确定性,预计在未来一段时间内。

局长不敢随便预测,那我预测下吧:

中国人口峰值,十四五期间一定会到,大概率是2023-2024年。

看到上面这组数据,我突然想明白一个事。

很多人说,老龄化不是洪水猛兽,人家欧美日本不都经历过吗?这是中国走向发达成熟的标志,好事呀。

但专家总说,太傻太天真,人家先富后老,我们未富先老。

如果中国还没像日本那么富裕,就因高度老龄化导致经济熄火,怎么办?图片

这也是过去十多年,学界最主流的观点。

现在我有点想明白了,“未富先老”并非中国独特国情,而是时代发展必然。

一是过去20年,医学技术突飞猛进,全人类寿命都大幅提升,全球化时代的技术进步具有很强的普惠性,中国和美国一样受惠,其他发展中国家也受惠。

就像现在新冠疫苗只有美欧俄中搞出来了,但实际上全世界都受惠。

二是过去20年,互联网技术大发展,今天连非洲人民都用上智能机,透过互联网,全人类认知世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大变化。

互联网打开了一扇窗,年轻人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不再是过去的家庭和学校,家长和老师的谆谆教导,或校图书馆里的有限藏书。

对孩子影响最大的,是互联网上无穷多的信息。

今天全球互联网体现的核心价值观是什么?

消费主义、娱乐至死、自由至上、全面平权,以及自我中心。

把一切过去非常严肃的传统观念,都化解了。

最重要的,是传宗接代的观念,不再是信仰,甚至不再有道德约束力。

越来越多年轻人追求自我价值实现,要过自己的人生,不愿为孩子牺牲自己,尤其女性。

随着认知水平提升,很多年轻人理解了祖辈“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的死循环,强调优生优育,希望尽全力把孩子培养成才,过上有质量的幸福生活。

但面对昂贵的教育投入和房价,很多年轻人hold不住,纷纷加入丁克大军。

尤其一个人跑大城市打工后,长辈鞭长莫及,更不受传统观念约束。

上个月,我在凉山某中学做讲座时,问那些00后,以后想不想挣大钱?

异口同声:想!!!

以后想不想结婚?

哈,出人意料,相当一部分声音回答:不想!

再问,以后想不想生孩子?

几乎异口同声回答:不想!

不管是老人寿命越来越长,还是年轻人为了自己和后代的生活质量,不愿多生孩子,都说明,眼下是人类史上最美好的时代。

每一个个体,都有机会过上有尊严的生活。

这不是中国一家问题,越南、泰国、巴基斯坦、土耳其、罗马尼亚、塞尔维亚、埃及、阿根廷……都会遇到“未富先老”的问题。

既然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新问题,我们也没必要太过忧虑。

因为普通人类的幸福感,永远是从比较中获得的。

印度被疫情折磨得焦头烂额,我们却防控得力,我们就会产生幸福感。

船到桥头自然直,来,乐观点,笑一个~

热门贷款产品
  • 利率低 额度高
  • 3分钟极速到账
  • 灵活借还,按日计息
  • 22周岁-55周岁
  • 信用情况良好
    贷款申请 更多
    最新资讯
    资讯
    问答
    ×
    您在哪个城市工作
    机构仅办理当地工作人士申请
    北京
    其他城市
    康波财经
    值得信赖的贷款资讯平台
    联系方式:kangbocaijingxz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