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呀,久等了,旺财学院读书会第3期来啦。
在上一期我们分享了《富爸爸穷爸爸》的第三章:如何正确区分资产和负债。前3期直达:
“忙碌打工人”到“有钱又有闲”,这1步最关键
想实现财务自由 先学下富人是怎么做的
这么做资产越来越多 并24小时不间断为你打工
Hello大家好,时隔一周读书会又来了。
最近热剧《小舍得》引发很多争议,看着是讲小升初的升学压力,但是教育问题背后是穷人和中产阶层的焦虑。
各种有关内卷的讨论层出不穷,认真学习,读好学校,找好工作,结婚生育,鸡娃鸡自己,让娃上好学校,找好工作,再生儿育女,继续鸡娃鸡自己……
仿佛无限循环,那么破局的思路有吗?
这次的读书分享,或许对大家会有启发。
这期分享书中第5节和第6节的内容。
税收的历史和公司的力量、富人的投资。
原来富人可以用公司更好保护自己的财富。
原来富人赚小钱钱的方法没有死磕不必内卷。
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这种降低焦虑的思维吧。
01
收税是劫富济贫?
这么想就大错特错
书中讲了大侠罗宾汉劫富济贫的故事,和我们中国的传统武侠故事很类似。
政府的税收,也被看为一种劫富济贫的形式。
赚得越多,交税越多。
赚的少,还可以免交税。
但是事实真的如此吗?
这里给大家看一张图。
为公司打工的多数人:工作~收入~缴税~拿去花
拥有公司的富人:工作+雇佣别人为自己工作~收入~减去开支~交税~拿去花
明显的顺序区别,如果是同样的收入,先把开支从收入中减去,再扣税,自然可以少缴纳很对税金。
这还不算很多针对公司的减税的优惠政策。
这就让懂得这类政策和公司法的人会比雇员还有小业主更快得致富。
为什么呢?
这就像一个人在走,另一个人却在飞。
久而久之差距就越大了。
比如剧中的小学霸子悠的爷爷奶奶。
开了公司,就可以用税前的收入,先支付开支,剩下的部分再去交税,并且还可以享受很多减税的政策,小钱钱越来越多。
而剧中子悠的姥爷,尽管做到了设计院院长,依然是公司职员,越努力,收入越高,交税越多,小钱钱也在变多,不过增值速度慢了好多。
最后直接和保姆结婚,省去了请保姆的费用,想想这操作实在是……
02
减少教育焦虑
从4点出发提升自己和孩子的财商
剧中的教育焦虑,本质是社会阶层的焦虑。
也是对小钱钱的焦虑。
世人慌慌张张,不过图碎银几两。偏偏这碎银几两,能解世间万种慌张。
现在的应试教育,特别缺少财商教育。
作者在书中讲了他的一些房产交易买卖的案例。
充分显示了财商的魅力。
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很多人缺钱,着急卖出房产。低价卖出,甚至有的因为还不上钱房产直接被法院强制拍卖。(去年疫情,很多类似情况都在上演)
作者先去找一些优质地段的法拍房,低价买进,再转手卖出。很简单的操作,让他赚到嗨。
作者还提了两个非常尖锐的问题,哪个问题对你来说更难一些呢?
第1个辛苦工作升职加薪,争取让薪水的50%用于缴税(收入越高 交税越多);
第2个花一些时间去增加你的财商,提高你的动脑能力,从而增加自己的财产。
很多人都在第1点里转来转去,从孩子很小就开始为之做准备。
而富爸爸教给作者的观点是多用点功夫从第2点突破,四个角度提升财商。
①财务知识,就是阅读理解数字的能力。
②投资策略,也就是投资钱生钱的本领。
③市场供给与需求,比如想办法去找获利差价空间。
④法律规章,这个就是无论是在做房产的交易投资还是其他投资,始终要有熟悉这些法律规定按照规则来。
不论是买卖房产,股票,债券,基金或者是珠宝等等,用类似的方法去获得成功都是可以的。
大家可以来用这个来对照一下,我们的学校和家长有没有教会我们这些知识呢?
并且换个角度来说,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太多太多不确定性的因素。
与其押宝十几年的疯狂鸡娃,心累财累,不如做正常的教育,接受多数人最后只能是普通人的现实。
然后以身作则,多点功夫放在资产积累等更有确定性的事情。
比如权益类资产的长期年化收益率不会低于10%,比如优质地段的房产总会随着经济发展同步甚至超前增值。
这些比押宝一个清华北大常青藤的成功概率要高得多,也轻松得多。,
接下来,小页也会带着大家重点从提高财务知识投资策略这些方面来进行一些读书会的分享。
类似市场的供给和需求方面,也会就是结合理财实操的部分和大家一起分享。
把课堂上缺失的,我们现在用心补回来。
已经为人父母的也可以和犹太人一样,主动带着孩子学习各种财商知
识。而不是仅仅盯着考试成绩。
03
提升综合素质
要成为财富牛人必备的3种技能
对于多数人来说,达成上面提到的4点财商技能,已经可以让自己的财务生活过得非常不错了。
但是如果不满足于此,还想变得更优秀,获得更多的财富,应该怎么做呢?
书中作者提到了3点财富升级技能。
第1, 寻找别人忽视的机会。
比如作者罗伯特,擅长找被低估的房地产投资机会,擅长找优质的低价中小型公司的股票投资机会。
以比较稳定的房产投资为基础,把这个基础建得很牢固之后,再通过租金等收入渠道获得稳定的现金流,再去投资股市。
在股市上挣到的钱,再去投资被低估的房地产。
形成一个良性循环,雪球越滚越大。
当然作者说了一定要清楚自己的能力圈,并不建议所有人都去参考他的投资经历。
如果没搞清楚,自我感觉良好,炒房炒个股,结果容易亏得很严重。
最重要的是靠投资的知识智慧来减少意外,降低风险,而不是凭运气。
第2 ,想办法巧妙增加资金。
这个作者举到了自己房屋买卖的例子。
先瞄准低价优质房产,然后找到准买家。
自己先给房屋卖家付了10万美元的定金,然后有90天的时间来募集剩下的资金。
但是剩下的这90天里,他只需要确定新的卖家就好。
中间赚差价。
(当然这个在咱们中国行不太通,有很多限购限售的政策影响,为了我们的幸福生活、社会进步,房主不炒的政策坚决支持。)
第3 ,学会把聪明的人组织起来。
这个也是高级投资者的智慧。比如“富爸爸”会成立公司,雇佣更加聪明的“穷爸爸”给自己赚钱。
以上要么是做专业的职业投资人,要么是成为优秀的创业者。
其中需要的素质,有灵活的头脑、较高的情商,以及管理用人的智慧。
这都不是一个仅仅会考试的书呆子能做到的。
所以就算是鸡娃,也不要盯着一个方向用力过猛。
很多成功人士确实也是学霸,但是如果只懂考试,没有综合能力,不要奢求未来的成功,连过上获得幸福感的生活都有难度。
大家觉得呢?欢迎在留言区,说说你的想法~
为了自己,为了下一代,一起提升财商,减少穷爸爸式的焦虑,多些富爸爸式的从容~
下一期咱们讲本书的最后几章,大家想听哪些书的解读分享,也欢迎给我留言哦~
点赞+留言催更,尽量和直播一样,一周一次。
谢谢大家,会有更多坚持分享下去的动力~
更欢迎随手分享,一起稳稳钱生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