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市场周报
(2021年4月12日-4月18日)
【周报摘要】
市场走势:国内股跌债涨;美股涨,黄金原油涨;人民币升值
宏观要闻:国内1季度经济数据发布,整体来看经济仍有支撑但呈逐步放缓趋势,央行发布工作论文引热议;海外方面美联储持续维稳市场,拜登基建刺激计划仍在拉锯,
美国经济数据靓眼,经济复苏势头良好,通胀上行但对市场影响不大,疫苗进展受阻进一步强化宽松预期;原油库存下降
机构观点:机构认为市场长期来看仍较为乐观,但在此之前或延续震荡行情,因此大类资产的均衡配置是布局重点,同时一季度报告显示大小企业盈利分化缓和,投资者可考虑逐步配置中证500。
本周热点:债券基金系列专题之二---为什么债基的净值会跌?
【本周市场回顾】
国内股市:宏观经济数据对市场影响较小,市场主要受情绪面牵引,尤其是白马股下跌体现不安情绪,成交萎靡,市场走弱
国内债市:央行公开市场态度维持中性,资金面整体平稳,消息面同样清淡,但股市持续调整导致投资者避险情绪加大,债市本周大幅走高
美国股市:美国经济数据向好,且美联储持续安抚市场情绪,稳住市场通胀担忧,提振投资者风险偏好,美股三大股指大幅上涨,其中道指、标普再创历史新高
黄金原油:美股虽然向好,但美元指数及美债收益率下行,金价顺势走强;经济数据大好及库存减少支撑原油本周大幅走高
外汇市场:美元指数本周持续走低,人民币汇率相应升值
注:数据为上周最后交易日收盘价/结算价
【宏观要闻】
1.中国3月宏观经济数据发布
GDP:一季度同比增长+18.3%,预期+18.4%,两年平均+5.0%
生产:3月工业增加值同比+14.1%,预期+17.6%,两年平均+6.8%
消费:3月社消零售同比+34.2%,预期+28.4%,两年平均+6.3%
投资:1季度投资同比+25.6%,两年平均+2.9%;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1季度同比+25.6%,两年平均+7.6%
收入:一季度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同比+13.7%,两年平均实际+4.5
点评:由于去年3月疫情影响最严重,所以数据要结合19和20年两年平均来看。
GDP虽不及预期,但在去年政策已逐步回归正常的基础上实属不易。
生产端好于需求端的现象有所转变,也符合政策导向,虽然地产仍是需求端的重要支撑但被持续打压,消费和投资是否能撑住存疑,进出口数据预示着外贸将逐步面临压力(进出口数据详见下条新闻)。
结论:经济仍有支撑但将呈逐步放缓,政策仍将谨慎保留更多空间以更好应对未来。
2.中国3月外贸数据发布
以美元计,中国3月进出口总值4684.7亿美元,同比增34.2%,贸易顺差138亿美元;
出口同比增30.6%,预期增31.1%,前值增154.9%;
进口同比增38.1%,预期增19.6%,前值增17.3%。
点评:我国一季度外贸进出口实现“开门红”。
我国外贸已连续三个季度保持同比正增长,但出口增速弱于预期,带动贸易顺差有收窄趋势。
总结来看,3月外贸数据显示了如下三个特点:
(1)海外供强于需求,出口增速将持续回落,外贸将逐步面临压力;
(2)国内生产速度加快,经济向好;
(3)贸易顺差拐点或将到来。
分细项来看,出口方面:因海外疫苗推进,防疫物资出口下滑;同时海外生产陆续恢复,家电、家居等出口有大幅回落。
进口方面:大宗商品、农产品量价齐升,显示国内生产速度加快。
3.中国3月金融数据发布
M2同比增9.4%,预期增9.6%,前值增10.1%;
新增人民币贷款2.73万亿元,预期2.5万亿元,前值1.36万亿元;
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3.34万亿元,预期3.6万亿元,前值1.71万亿元;期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294.55万亿元,同比增长12.3%,前值13.3%。
点评:整体来看,3月金融数据并不算太弱,整体梳理三个点:
(1)居民贷款结构有优化,但房贷仍是大头,“房住不炒”政策影响还未体现;
(2)金融数据整体受去年高基数影响,实际增量并不低,显示经济发展势头好,利空债市,但数据发布后市场反应较小;
(3)展望:在政策未来“转弯”后,社融难以维持高增速,但短期内较为宽松的融资环境仍将对经济形成支撑。
详细来看:新增人民币贷款大幅超前值,分部门看,主要是居民贷款增加约1万亿,主因前期房地产市场升温下带动的居民中长期贷款走强;分期限看,中长期贷款仍占主要比重,但短期贷款同样大幅增加,主因零售消费端回暖拉动居民短期贷款走强。
M2略低于预期,M2增速下降主要去年同期存款的高基数效应,同时也表明货币政策的中性取向。
社融同样略低于预期,主因去年同期疫情特殊期间的高基数,如果同比正常年份2019年同期,则社融增幅不算低。分细项来看,贷款仍是拉动社融增长的主要因素,信托、票据大幅减少,反应出表外资产压降的监管政策要求。
4.央行发布工作论文引发热议
中国央行官方微信公众号今日发表题为《关于我国人口转型的认识和应对之策》的工作论文。
论文指出,当前我国即将由人口转型的第III阶段过渡到第IV阶段,面临的主要矛盾已由人口膨胀,转变为人口红利即将消失和渐行渐近的老龄化和少子化危机。
点评:当前政策已经有放开生育、鼓励生育的方向,同样也可以解决经济增长和养老问题。但另一方面,抚养成本增加,与养老制度完善也是急需解决的课题。从投资角度来说,也是国家发展养老保险类理财产品的目的所在,而相关板块在未来也将会是热门题材。
5.美联储持续维稳市场
12日,鲍威尔重申将继续维持宽松货币政策,尽管美国经济正在迅速复苏。鲍威尔还表示,不担心通货膨胀,目前美国通胀率在1.6%左右,远低于美联储2%目标。
14日,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示,他将等通胀和就业达到目标后再考虑加息问题,提高利率前会先缩减债券购买规模;经济进入更快增长的轨道,但一个主要风险是新冠感染人数可能因为变异毒株而再次激增。
点评:美联储释放鸽派表态,淡化通胀担忧。从市场表现来看,上周美股的投资者风险偏好显著提振,三大股指本周一齐收涨,道指再创历史新高。
6.基建计划进度
14日,美国一些参议员研究精简版基础设施计划,希望替代拜登的2.25万亿美元方案。一位共和党人表示,6000亿至8000亿美元规模可能会获得两党支持。
15日,拜登关键盟友,民主党参议员Chris Coons与共和党议员会谈,可能将2.25万亿美元基建方案一分为二,以期尽快推动法案在国会获得通过。
点评:拜登两万亿基建计划被共和党质疑,可能是近期两任总统接连投放数轮财政刺激为政府财政带来过度负担所致,但民主党似乎找到折中之法,也提升了投资者对于方案通过的预期。
7.美国经济数据靓眼
消费端:美国3月零售销售环比增9.8%,创去年5月以来新高,预期增5.9%,前值从减3%修正为减2.7%
生产端:美国4月纽约联储制造业指数为26.3,预期为19.5,前值为17.4;4月费城联储制造业指数为50.2,预期为42,前值为51.8
就业:美国4月10日当周初请失业金人数为57.6万人,预期为70万人
点评:美国经济数据亮眼,大超预期,经济复苏势头良好。且从股市来看,投资者情绪受提振,美股在数据发布当日收涨。
8.美国通胀升温
美国3月季调后CPI环比升0.6%,创2012年8月以来新高,预期升0.5%,前值升0.4%;季未季调CPI同比升2.6%,创2018年8月来新高,预期升2.5%,前值升1.7%。
点评:主要受原油价格上涨影响,CPI数据超出市场预期。但金融市场反响并不大,主要由于投资者押注复苏不均衡的经济状况会迫使政府进一步加大刺激计划。
9.疫苗进展出现变数
强生:美国卫生官员建议停止接种强生新冠疫苗,因有6名女性在接种该疫苗后形成罕见的严重血栓。白宫称,暂停强生新冠疫苗不会影响美国的疫苗计划。
辉瑞:辉瑞公司的首席执行官Albert Bourla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人们在接种完两针新冠疫苗的12个月之内,很可能需要再接受一次加强剂量注射。此外他还表示,人们有可能每年都需要接种疫苗以预防新冠病毒感染。
点评:投资者在押注美联储持续宽松的理由。果然上周各大疫苗持续发声,先是强生、阿斯利康可能产生血栓暂缓接种,现在辉瑞又说可能每年持续接种,这让投资者对于群体免疫的时间点预期又推后了。另一方面来说,美联储又有了持续刺激的理由,也推动了美股再创新高。
10.原油库存大幅下降
美国当周EIA原油库存减少589万桶,远超预期的减少288.9万桶。
点评:受需求增强库存消耗速度加快,支撑油价大幅走高。
【机构观点】
中金公司---震荡行情还将持续
观点:市场磨底期可能还有1-2个月时间,但看长期无须过度悲观,投资者需要保持耐心、静待市场见底。在业绩期紧跟业绩进行自下而上选择行业和板块。
华泰证券---中证500、周期制造配置性价比增加
观点:2020年年报和2021年一季报业绩预告显示两大趋势:一是全A企业盈利结构上,首尾分化现象缓和,盈利改善从头部企业向尾部企业扩散;二是在基数效应、景气扩散带动下,盈利由中游制造与消费板块,向中上游企业扩散,中上游企业业绩弹性显现。配置建议:震荡中指数加配中证500、行业加配周期、制造。
中泰证券---成交量萎缩,市场有上扬潜力,应主动回避可能爆雷的企业
观点:经过近一个月的震荡整理,市场紧张情绪已得到有效恢复,近期成交量持续缩量,显示多空双方都比较谨慎。从量价关系来看,目前20日均线已经走平,短期有发散上扬的潜力,需关注3450点能否有效突破。近期是一季报的密集披露期,应主动回避可能爆雷的企业。
山西证券---市场将在充分横盘整理后,震荡向上
观点:短期观望情绪较强,出现连续放量上涨或者杀跌的概率不大,市场将继续维持震荡走势,沪市或在3400点左右徘徊。中期来看,部分周期行业处于高利润率阶段,消费服务行业持续复苏,拥有长期增长逻辑的科技和新能源板块估值合理,我们判断中期宏观经济维持较高景气度,市场将在充分横盘整理后,震荡向上。
【本周热点—为什么债基的净值会跌?】
各位朋友们大家好啊。上期我们讲解了关于债券型基金(之后简称“债基”)的基本知识,包括债券和债基的特点,不知道同学们是不是有所掌握。同时,我们还注意到很多关于债基的其它问题,例如“都说债基表现非常稳健,那投资债基是不是不会亏钱?”
我们非常了解大家的心情,会不会亏钱其实是所有投资者最关注的问题。在这里我们先抛结论:除银行存款外,所有的理财产品都不是保本的,债基也是有可能亏钱的。
那么为什么债基有可能会亏钱呢,或者用专业一点的话来讲,为什么债基的净值会跌呢?本周我们就来详细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1.债券的分类有哪些?
老规矩,要了解债基,我们还是先学习一下债券的基本知识。首先我们看一下债券的分类有哪些,这对于后面的话题有帮助噢。
债券分类比较多,根据发行人的守信用程度,我们通常将我国债券分为利率债与信用债。
(1)利率债
利率债包括国债、地方政府债等。它们的还本付息均有政府部门背书,所以可以认为基本上不存在违约风险。
(2)信用债
信用债是指政府之外的主体发行的债券,如企业债、中期票据与我们常说的ABS等都属于信用债。由于信用债的发行人主要是政府之外的主体发行的,其还款情况可能受到经营主体的经营状况的影响,所以投资信用债需要考虑违约风险。
可转债本质上属于信用债,但它和股票市场相关度较高,这里我们先不讨论。
2.债券的收益有哪些?
债基的底层资产是债券,所以债基的收益本质上也就是债券的收益。债券收益来自两个方面:债券的利息收益、资本利得。是不是听着开始专业了?没关系我们举例来讲。
(1)利息
债券的利息收益,这是债券发行时就决定的。一般来说,债券在发行的时候,会在债券票面写明利率,用来计算利息。
例如小明年初打算买个电脑,但是手头资金周转不开,需要借款5000块钱,于是他写了50张“借条”,每张借条100元,期限1年。小明又在每张借条上写道:年末凭此借条找小明兑换本金及利息,利率4%。也就是说,班上同学如果借给了小明100元钱,那么到了年末,则可以凭借此“借条”收回104元,即100元本金以及4元的利息。
(2)资本利得
资本利得是买卖债券所获得的抛开利息之外的价差,即债券买入价与卖出价的差额。
例如小明的发行的“借条”初始发行价是100元,小红以99元买入一张“借条”,以101元的价格卖出,那么小红在持有“借条”期间的资本利得就是2块钱。
(其实实际情况还需要考虑起息日、到期日等多方面因素,我们这里就假设持有期间的利率就是4%。)
3.为什么债券的价格会出现波动?
细心的同学可能会发现,刚才举的例子里面,债券出现了100元以外的价格。因为小明的“借条”上写的借款金额是100元,也就是说到期可以兑换100元,那真的会有人以99元的价格亏钱卖吗?这就需要我们来讲一下,债券的价格为什么会出现波动。
(1)市场的利率水平
我们假设此时小明的好朋友小刚也打算买电脑,而小明、小刚的人品、家庭条件、每月零花钱水平都差不多,也就是说,他们俩到年底的还债意愿和还债能力一致。
这时候,小刚也打算借钱,小刚的“借条”利率是5%,可能就会使得班上的其他同学犯嘀咕了。在打算借钱给小明、小刚的同学眼里,也就是债券投资者看来,两个还款能力一致的债券,那肯定是5%的债券收益高呀。也就是说,这时候大家公认的市场利率上升到了5%。
如果这时候小红希望把持有的小明“借条”卖出去,则一定要达到5%的收益率,否则同学们肯定没人要,因为小刚的“借条”更划算。那么小明“借条”怎么才能实现5%的收益率呢?我们知道年末小明的每张“借条”可以兑换104块钱,则对应的债券价格变为104除以105%=99.05元时,就会使得“借条”变现的时候实现5%的收益率。
因此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当市场利率变高的时候,手里的债券价格会跌。反之亦然,市场利率变低的时候,手里的债券价格会涨。这就是使得债券价格出现波动的原因之一。
债券价格跟市场利率水平是成反比的,大家一定要记住这个结论,对于理解债基还有很多固收类的理财产品极为重要。
(2)发行人的信用水平
在我们刚才对债券分类的时候,提到了利率债和信用债,信用债的收益率一般高于利率债,就是因为它的收益率在无风险收益率的基础上增加了风险溢价,风险溢价简单来讲,就是债券投资人所承担的债券违约风险。
还是刚才的例子,假如小明同学忽然沉迷了电子游戏,每月的零花钱都花在了打游戏上面,并且学习成绩一落千丈,甚至有时候还欺骗同学说买学习资料,其实是去打游戏了。那么这时候大家还会觉得年底小明会还钱吗?肯定有同学心里觉得,小明现在资金都捉襟见肘了,更何况窟窿还越来越大,到时候哪来的钱还“借条”啊。于是还不如现在卖掉,落袋为安。这时候“小明借条”再按原价卖肯定没人买了,因为同学们觉得同样收益率“小刚借条”更加稳妥,那么为了避免手里的“小明借条”一文不值,长痛不如短痛,干脆折价卖掉吧,于是“小明借条”就以80块钱的价格成交了。
时间过去一个月后,小明忽然有一天洗心革面,也不玩游戏了,成绩也上来了,还主动给周围的同学说,放心,“借条”的钱年底我肯定还上。于是,同学之间对于小明的信用评级忽然从“差”变成了“好”,“借条”的价格也忽然涨回了100块钱。如果我们这时再算当时80块钱买入“借条”的同学的收益率,就变成了(104-80)/80=30%!
所以综上,债券的价格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会随时波动噢。
4.债基的净值变化
当我们知道了债券价格变动的原理后,债基净值变化就容易理解啦。在理想情况下,假如债基底层的所有债券持仓没有价格波动的时候,每日债券会根据利率来计算利息,随着利息收益的增加,债基的净值也会呈一条直线,稳步向上。
但实际情况是债券的价格会随时波动,随着市场利率水平、企业的经营状况而忽上忽下,债基的净值也就出现了震荡上行的走势。当然也有特殊情况,例如遇见了底层债券违约的情况,就是说债基持有的债券忽然有一支归零了,则这一大块空缺也会体现在净值里,例如下面这支:
数据来源:wind、小满理财研究所
这支债基因为持有某著名地产公司发行的债券,随着债券出现信用风险,导致净值一夜之间跌去6%。
当然,这也是极端情况下举的例子,我们既然投资债基,就是要相信基金经理在挑选债券的时候,可以随时能够发现潜在的企业经营风险,并且能够为投资者获取收益。毕竟债券违约也并不是常有的事,国内目前整体债券的违约率在1.5%左右,意味着大部分债券兜兜转转,还是会安全还款的。
所以以上就是为什么债基会产生净值波动的因素,也就是部分投资者买入债基之后发现“浮亏”的原因。但是其实投资者投资债基,就是图一个稳健,我们在上期也讲过,债基本质上还是相对来说比较稳妥的投资产品,可以用来平衡资产配置,能够抵抗市场的波动,构建资产的护城河。
今天的科普就到这里啦,至于怎么挑选债基我们以后再讲。
最后祝大家的财富可以稳健增值!
【本周重点关注】
文中数据来源:wind、小满理财研究所
免责声明:
本文由小满理财研究所提供,报告中所提供的信息,均以合法公开途径获得,但并不保证报告所述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任何读者在阅读前,请自行评估接收相关推送内容的适当性。
在任何情况下,文中所载信息、意见不构成所述证券或金融工具买卖的出价或征价,评级、目标价、估值、盈利预测等分析判断亦不构成对具体证券或金融工具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投资建议。该等信息、意见在任何时候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具有针对性的、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意见,阅读者应当对本文中的信息和意见进行评估,根据自身情况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