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的话】
算上通膨,我们大多数人永远不能退休
我发现,做好每件这个社会教我「应该」要做的事,比方说上班,比方说好好缴纳社保,并不一定能为我们的未来保障什么,甚至无法让我退休过上最低水平的人生。
当下,我做了一个决定,我决定重启对未来的想象,而不是一直活在这个社会教我该做的事情中。
与我互动的学员很多,最常问我的问题便是:「菁羚老师,你跟先生都不用上班的吗?你们财务自由了吗?」
在几年前,我们自己也是焦头烂额的上班族,薪水虽然高,但身体没顾好,压力非常大,孩子也都照顾不到,人生就像陀螺一样一直转个不停,钱虽然赚到了,但永远留不住。
我40岁,就我这个世代而言,我的资产加上通膨调整后,还不到我们父母辈在同年纪时的一半收入。再加上付不完学贷、房贷和车贷,刚入社会或者结婚后的我们,光是清偿债务,就要花好几年,更别说真正开始存钱了。
也就不难理解,如果再照同样的模式生活下去,就算再过30年,可能还是存不到够多的钱退休。理财书常建议你存下收入的10%来推动你的退休计划,但是你知道吗?有许多人一年甚至无法存到3%。
换句话说,我们大多数人永远不能退休。根本不可能!
还没被吓到吗?疾病、政府政策与气候变迁,会如何影响我们的未来?30年后,全民医保还在吗?我们有没有能力支付越来越贵、但不能没有的医疗费用呢?
我发现,做好每件这个社会教我「应该」要做的事,比方说上班,比方说好好缴纳养老保险,并不一定能为我们的未来保障什么,甚至担心无法在退休时,过上最低水平的人生。这要怎么办呢?
当下,我做了一个决定,我决定重启对未来的想象,而不是一直活在这个社会教我该做的事情中。我要「活在未来」,我开始想,我未来想要的人生长什么样,我要过一个,自己说了算的人生,从现在开始做的每一件事,全都要指向未来的我想要的那个生活。
当时的我,在工作上几乎整个砍掉重练,把过去的模式全部换掉,从「商品推销」改成「顾问式咨询」,对于金钱的看法、价值观,也有了很大的不同,我发现,这是我头一次静下来,好好地把我的人生,想得这么的透彻。
同时,我也开发了多元的工作收入以及理财收入,慢慢的建构我的财富水库,减少不必要的欲望。刚开始其实是非常不习惯,也会有点痛苦的。但,这就是人生,不是吗?
如果,我们能从现在开始的每一个时点,都做出正确方向的调整,那么未来就会是好的。
你认为,什么叫财务自由?
这个市场一直灌输我们一个奇怪的观念,好像「财务自由」就是「想买什么,就买什么」或者可以用金钱换到更多的时间,产出更多有价值的东西,然后又换到更多的钱。
在我离开金融业的前一年,就开始学习「财务规划」跟「财务管理」,过去的我虽然是个高收入族群,却没有存到什么钱,所以,一开始学习财务规划,其实是为了要用在我自己身上。
当时,我的二位财务规划导师,是一对夫妻,已经在金融业20多年了,但是在17年前,他们就开始往财务规划的这个领域在发展,我是在2014年认识他们二位,当时他们已经财务自由,我的老师每天在新店华城特区上跑步,游泳,到处参加三铁,偶尔被华城特区山里的猴子追着跑。
而师母就负责处理财务规划个案的大小事,二夫妻偶尔开开课,让想要学习财务规划的金融从业人员,能够得到他们的真传。而我,就是那幸运的其中之一。
你知道吗?影响财务自由的三大因素很简单,只有下面三个:
1.你过去累积的存量财富有多大?
2.你未来钱生钱的速度有多快?
3.是你对物质的欲望有多大?
其中决定性的因素,是第三个!
以前,我以为财务自由,是想买什么就可以买什么,所以在金融业工作收入很高的时候,也很会买,但是买完就只有二个字。
空虚。
反而经过这几年脑袋思维的调整,做法也跟着改变之后,财务自由给我的感觉就是一种安全感,我后来知道金钱本身并没有意义,它是一种媒介,一种价值的交换,能量的转换,可以帮我们完成理想,实现希望。
达到财务自由,只是人生的一个里程碑,它不代表你的人生就高枕无忧,一帆风顺,人生还会有许多其它的课题来考验你,只是有了财务自由,你可以有比较多的时间去应对其它的课题。
我们看看,三大因素里的1,过去已经是你不可控的,那么2跟3绝对是你可以控制的,现在开始累积你的1,开始用你无限的潜能去开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