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关心一个问题,我用我的医保卡给家人看病买药,这个可以吗?
其实相信不少人也这么干过。
对于这个事情怎么界定,目前已经有明确的规定。
2月19日,我国首部医保监管条例——《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管理条例》颁布,并于5月1日起正式实施。
从新规解读来看,如果我们把医保卡借给他人住院或门诊报销,那么就属于骗保行为。
如果是使用统筹账户给家人买药,就不属于骗保行为。
国家为什么严查医保卡外借这个事情?说白了还是因为医保亏空问题。
根据国家公布的数据来看,2020全年共处理违法违规医药机构39万家,追回医保资金223.1亿元。
而2020年医保基金的总收入是2.4万亿元,支出大概2.1万亿元,当年结余2700亿元。
也就是说,光追回金额就接近结余金额的10%了。
难怪国家要出动政策,进行管理。
01
那么说回保险,之前有过违规使用医保卡,会不会影响买保险?
首先明确一个概念,医保卡账户分为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
据我所知,根据各地政策不同,医保卡个人账户的使用政策也有很大不同。
● 广州成都重庆:可以为家人买药;
● 北京:可以取钱出来花;
● 深圳:可以购买商业保险。
图片
如果政策允许用医保卡给家人买药,这种情况就不属于外借。
但是如果你所在的地方没有这个政策,那又该如何?
常见小毛病:
感冒发烧,一般不影响买保险。
一般慢性病:
如肝炎、肾炎类疾病,投保前最好做相应检查或者提交体检报告,自证健康。
特殊慢性病:
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等,因为这类疾病通过药物可以达到控制,即使体检也无法反映真实的身体情况,所以大概率会被拒保。
虽然很多城市允许医保卡给家人使用,但是,咱们还是得做好区分。
切不可大意了。
建议在给家人使用时,确认好使用人的名字,如果无法区分的话,不建议给家人用了。
毕竟,保险公司只认可他能查到的记录,没办法确认是不是你本人使用的。
02
为什么保险公司这么拒绝医保卡外借的行为?
主要是这几个原因:
1、保险本身就是最大诚信原则,而医保卡外借本身就具有欺瞒性质,保险公司根据合理推断,认定医保卡外借后续可能也会有骗保行为。
这也是很多保险公司对于医保卡外借都是零容忍的主要原因,直接拒保,宁愿“错杀”也不愿“放过”。
即使现在部分城市允许医保卡可以给家人使用,也是有限制的,这种情况下,需要所有的就医名字为实际就诊人。
否则,也会默认为是本人的就医行为。
2、有些疾病保司无法区分是否为外借。
常见的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这些都是可以通过服药进行控制。
所以,保司也无法区分是不是吃了药,再去进行检查的。
很多保司索性就直接拒保了。
3、很多慢性疾病有遗传性。
比如三高,比如一些癌症,遗传性都会相对高一些。
再插个楼,目前的重疾产品,对于遗传性疾病的审核要比以前更严格一些。
而以后的趋势,也是越来越严格。如果有医保卡外借的,建议尽早进行购买。
03
如果已经有医保卡外借,如何操作买保险?
立即停止医保卡外借。
如果有每年体检的,保存好历史体检资料,提交核保。
如果没有体检的,做对应的专项检查,证明自己健康,提交资料进行核保。
04
医保卡外借未告知,保司会拒赔吗?
隐瞒情况买了,很可能会被拒赔。
现实中,有不少因医保卡外借被拒赔的案例,也有很多通过法院诉讼获赔的。
但是,打官司真的费时费力。
案件一审二审,判下来可能需要个两三年。
保险诉讼收费也比想象的要高很多,有些专门做保险诉讼的,费用已经高达保额的20%-30%。
已经涉及理赔了,很多人可能连正常的自理能力都没有,哪里还能付出那么多的时间精力金钱去和保险公司斗智斗勇?
所以,最好的操作,就是守好自己的医保卡不外借,如果已经外借了,就如实告知。
都说女人与车不能外借,咱们还得再加上一项,医保卡也不能外借。
关于医保卡外借这个话题,还是根据个人自身情况,一事一议。
目前也有个别公司对医保卡外借比较宽松,只要能提供近几年的体检报告,并确认身体状况没问题。还是有机会上车的。
今天的话题就到这里。如果还有不明白的小伙伴,可以戳下方二维码,咱们隔壁小窗口接着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