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er Lynch: The real key to making money in stocks is not to get scared out of them.
——金融市场早报
2021年3月16日
深刻 | 前瞻 | 灵动 | 潮流
【昨日市场】国内股债齐跌,人民币汇率稳定;美债收益率跌,美股涨,黄金涨,原油跌
【国内股市】两市股指震荡走软、尾盘回弹,抱团股再度重挫,顺周期逆势走强
【国内债市】税期银行间资金面收敛,叠加工业等经济数据续好,债市承压走势偏弱
*债券收益率上涨,意味着当前债券价值缩水,代表债市是下跌的
【外汇市场】尽管美债收益率下降,但美国经济数据不弱,美元指数整体上涨,人民币汇率整体稳定
*汇率为1美元汇兑的人民币数量,因此数值增加代表人民币下跌
【美国股市】美债收益率走低带动美股全面反弹、再创新高,公用事业和房地产领涨
【商品市场】尽管美元指数上涨,但市场预期美联储本周政策会议将坚持低利率,金价续涨;油价方面,前期涨幅较大导致市场情绪不稳,因此在美元指数走强时继续回落调整
【昨日A股点评】
1、 资金面:平稳
量:平稳充裕。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净投放1000亿(提前对冲3月16日到期的1000亿MLF,并非单日增加净投放)。
价:隔夜资金价格均价1.8,属于合理区间(1.5-2.0,<过松,>过紧)。
2、 情绪面:失落
交投情况:两市成交额8070亿。大盘主力资金净流出445亿。
北向动向:抄底。单边净流入37亿,为连续五日净流入。
赚钱效应:稍差。市场涨跌比1:1.2,五日涨跌比1:2.0,本年涨跌比1:2.1。
3、 技术面:走弱
昨日A股全天走软。早盘低开,上午曾经两度勉强翻红,但大盘还是情绪较弱。下午走势急转直下,虽然尾盘有所反弹,但上证指数还是收跌3419.95点,跌幅0.96%,勉强守住3400点。
从日K来说,昨日主要在5日和10日均线内震荡,大盘振幅整体来说在合理区间内,未触及阻力和支撑。因此就当日走势来说不改近期的震荡行情。
4、 避雷专区:抱团股(医疗,白酒);半导体;光伏
上周五盘后美债收益率一举冲破1.6,强烈信号带动美股风格重回周期为王。昨日股市表现因袭美股风格,顺周期板块表现较好,成长风格的抱团板块、估值偏高的龙头股大幅杀跌。隆基股份跌停,金山办公、英科医疗等跌超10%,山西汾酒、通策医疗、中兴通讯等跌超8%,“类茅”无一收红。
光伏、半导体板块今日崩盘式下跌。消息面、基本面无扰动,市场行为,无从缘起。
5、 热门题材:出行(航空、旅游、陆路运输、免税、机场);顺周期(钢铁、煤炭、银行);生态(防沙概念)
出行概念。出行需求复苏逻辑强势提振航空、旅游、免税等板块。周五消息,北京公布进京新政(3月16日零时起,国内低风险地区人员进返京不再需要持抵京前7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抵京后不再实行14天健康监测,满7天、满14天不再进行核酸检测)。
携程旅行网大数据显示,自通知发布后,北京进出港航班热度与前一时段相比迅速攀升,北京始发航线瞬时搜索量幅度达到100%,机票预定量增长60%。此外,清明假期机票搜索量较前一日同期增长3倍,五一长假机票搜索量增长1.2倍,五一机票的预订量已经超2019年。同时,昨日民航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月民航旅客运输量同比增长187%,再次佐证需求迎强烈复苏。出行上下游产业链全线走强。
顺周期概念。来自大洋彼岸的周期之风,吹暖了A股相关板块。钢铁、煤炭、银行、建材等延续上周强势表现。
防沙概念。近日,我国新疆、内蒙、山西、陕甘宁、东北、京津冀等地区正经历来自蒙古国的沙尘天气,这是今春我国北方地区首次发生大范围沙尘暴天气,也是近10年来影响我国最强的一次沙尘天气过程,沙尘核心区域PM10接近10000微克每立方米。受天气因素影响,防沙概念股引投资者大量关注。蒙草生态大涨近18%,亿利洁能涨停,铁汉生态、美尚生态大涨逾8%。
【国内要闻】
1、公开市场操作:
3月16日,央行公开市场开展1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今日100亿元逆回购和1000亿元MLF到期,全口径净回笼1000亿。
点评:资金面平稳宽松,今日央行完全对冲逆回购到期量(今日到期的MLF已在昨日等额续作)符合央行最近维稳的政策表态。
2、1-2月经济数据:
中国1-2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35.1%,预期增31.3%;
中国1-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33.8%,预期增31.7%;
中国1-2月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35%,预期增38.11%;中国1-2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38.3%;
中国1-2月份城镇新增就业148万人。1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4%。2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5%,比上年同期回落0.7个百分点。
点评:1-2月份经济数据陆续出炉,受2020年同期基数较低等因素影响,主要指标同比增速较高,但整体来看基本高于预期,显示经济基本面向好,经济发展乐观。
其中生产端方面:工业增加值高于预期,显示当前工业发展较强;
需求端方面:消费高于预期,同时由于地产投资受限制,因此固定资产投资不及预期,但增幅同样较大。
总体来看,主要指标增势平稳,宏观指标处于合理区间;2021年中国经济继续保持持续恢复的状态,一季度很可能出现大幅回升,但这主要是由于去年疫情导致的基数较低,因此不可过分解读。整体经济状态算是稳健向好而非过热的状态。
【海外要闻】
1、随着1.9万亿美元疫情纾困法案的通过,拜登的下一个目标是数万亿美元的大基建计划。
高盛预计,下一轮基建设施方案将增加至少2万亿美元的传统及绿色基建支出和税收优惠。如果拜登政府将该方案扩大到其他政策,比如扩大儿童看护福利、延长儿童税收抵免等,总金额可能会上升到4万亿美元左右。
据悉美国总统拜登正在筹划1993年以来首次重大的联邦税上调,以便为长期经济发展计划筹措资金。
点评:目前来看,虽然基建计划有利于美国长期发展,但是上调税收短期来看对于资本市场并不是利好消息,因为我们注意到税收的(意向)范围还包括增加资本利得、企业所得、高收入人群的个人所得税。但市场反馈还需要根据后续实际政策落地后的力度来判断。
2、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规模在1月增加229亿美元,达到1.095万亿美元,创下2019年10月以来最高水平。
点评:碰巧昨夜桥水基金的创始人达利欧发表观点:在全球货币超发以及通胀走高的环境下,持有现金是不明智的,现在,连发达国家债券已经都不值得持有了。换句话说,以他的观点看,目前来说持有大规模美债性价比不高。
但是我国持有美债规模上升应该如何看待呢?
首先,我国贸易额逐年上升。即使在2020年疫情影响下,也实现了正增长,也就代表着中国企业在进行国际贸易往来时,难免增加美元的持有量。
第二,我国外汇储备量上升导致的配资需求。从外汇储备规模来看,我国的外汇总量是上升的,因此在总量上升的情况下,也就需要进行合理的投资配置,例如需要配置20%的债券,那么当资产规模增加的时候,配置债券的总量也要相应增加。
所以我国持有美债的规模增大,从达利欧的观点来看持有美债不划算,但是从国家的角度来说,还是应不能单看投资收益的角度,要综合当前国情,以及资产配置的维度综合来看,另外也牵扯到政治等多方面的角度。
文中数据来源:wind
免责声明:
本文由小满理财研究所提供,报告中所提供的信息均以合法公开途径获得,但并不保证报告所述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任何读者在阅读前,请自行评估接收相关推送内容的适当性。
在任何情况下,文中所载信息、意见不构成所述证券或金融工具买卖的出价或征价,评级、目标价、估值、盈利预测等分析判断亦不构成对具体证券或金融工具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投资建议。该等信息、意见在任何时候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具有针对性的、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意见,阅读者应当对本文中的信息和意见进行评估,根据自身情况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