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北京的房价涨到天上去了,我记得2014年的时候,东三环双井富力城的房子一平4.8万,最近再一打听,直接9万多了。
一线大城市房价贵,其实并不是房子本身居住属性的问题,云南大理环境不更好?
主要还是房子背后的附加值,一个是医疗,一个是教育。
教育就不用说了,学区房房价贵的离谱都有耳闻,今天聊聊医疗。
北京的医疗在全国算是最好的了,不说协和、301这种给首长看病用的,单就是同仁、阜外医院等等,很多科室在全国都是排的上号的。
而且还不包括一些专项疾病治疗的研究机构,比如像潘家园的肿瘤医院,全国排第一。
以协和为例,早上四点半一开门,人挤人的往里冲,就为了挂号,有的科室热门的专家号,被黄牛炒到了8000多。
很多北漂的年轻人,不管是没户口租房的,还是有户口买房的,只要不是土生土长的老北京,在医疗方面还是有难言之隐的。
比如老家已经上了岁数的父母,他们能享受到的医疗资源,还只能局限在当地的三线小城市。
精算师八哥就知道一个病例,患者60多岁的,动脉血管钙化情况严重,去沈阳某著名大医院,被主治医师建议转诊来北京,搭桥手术难度很大,不敢做。
后来到协和做手术,半小时就搞定了,目前术后恢复情况良好,也没留下什么后遗症。
这就是大城市和小城市的区别,在小地方被确诊的疑难杂症,在大城市都不算个事。
在大城市往往很容易就能给救回来,但是小城市搞不好,人就挂了。
原因很简单,医生也要吃饭啊,市场经济下,谁不是往高工资的地方去?
就算不看工资,大城市仪器设备、临床病例、科研力量这些,是小城市能比的得了的吗?
别的不说,就拿做肾透析的仪器为例,北京的大医院,五年左右就换一批最新设备,但是像一些小地方,往往用的还是十几年前的型号。
所以,在大城市着急忙慌买房的同时,是不是应该静下心来好好想想,花了高价买到手的东西,背后的服务有哪些是不是也该研究研究呢?
那么如何利用一线大城市的医疗资源呢?
比如我就是东北三线小城市的,有没有办法也去北京看病呢?
不卖关子,八哥跟你说5种方法。
01
转诊医院
有些疑难杂症,小地方的医院确实治不了,要么是医生技术不行缺少临床经验,要么医院仪器设备跟不上。
这种情况下,由当地医院的主任级医师签字推荐到大医院进行转诊的,患者本人到异地就医,是可以享受医保报销的。
但是想要转诊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哪个主任级别的医师乐意给你签字,说这病我能力不够看不了,还是另请高明吧?
且不说医院有没有转诊率等相关指标考核,单说人家医生跟你非亲非故的,能在本地尝试治疗的,会给你开转诊单吗?
除非真的是罕见疾病,但是这概率能有多大呢?
当然了,你能疏通关系的除外。
02
紧急就医
比如在北京旅游,突然发生车祸,或者吃坏了肚子得了急性肠胃炎,确实需要住院了,那么这种紧急情况下,也是可以在大城市临近就医的。
这个很容易理解,总不能我这还大出血骨折呢,让我打包回老家治疗吧?
但是紧急就医,大部分时候仅仅适用于意外事故,像糖尿病、肾衰竭等慢性病,是没法走这条路的。
03
医保随子女迁移
如果子女在大城市买房落户的,很多地方都允许其父母将医保转移至子女所在城市。
国家给这个福利,也是考虑到父母岁数大了需要有人赡养的问题,如果父母的医保所在地跟居住地长期分离,那么医保全民就医就停留在形式上了。
但是把父母的医保卡迁移也有个问题,那就是意味着父母必须要搬来跟自己住。
要么父母接来跟自己合住,要么给父母外面租房子,这还得考虑到父母同意的情况下,毕竟父母在老家还有一帮牌友和老年跳舞队,每天晚上还招呼着一起乐呵呢不是?
总不能就是为了以后让父母偶尔去趟医院,享受一下高端医疗资源,放弃现在大部分时间的娱乐生活和老家的人际关系吧?
04
全自付
如果做不到以上3点,那就土豪任性自己掏钱,不走医保通道了,有病就直接来大城市看。
大有钱的可以想想试试,小有钱或者没钱的我劝你就算了,医保至少还能报销70%-80%的费用,如果真全自付,那意味着医药费至少要翻3-4倍。
以上面说的心脏病手术为例,走医保通道的,大概5万块钱就够了,如果不走医保,至少20万。
这还不算家属陪诊看护,在外面租房子等费用,协和医院附近的租房价格,十几平的单间,大概房租是一个月6000多。
05
商业保险
转院得需要硬关系,紧急就医还得是意外,医保迁移需要落户,全自付又没那么多钱,显然前面4种方式,都有很大的局限性。
如果你哪条便利条件都不沾边的话,想来一线看病,剩下的只有买商业保险了。
先说重疾险,因为是一次性赔全款的,所以当保险公司赔你50万的时候,你是继续留在老家走医保通道看病,还是拿钱来北京全自付,就是你自己说了算的。
毕竟,重疾险的赔付,是不限制医院的,比如癌症确诊,只要拿着全国任何一家二甲以上医院的病例诊断书,达到理赔标准就可以得到全款理赔金。
再比如像冠状动脉搭桥术、主动脉手术和心脏瓣膜手术这三种需要经过手术才能问保险公司要钱的,完全可以来协和做完手术,自己垫付之后再找保险理赔。
再说医疗险,医疗险情况比较麻烦。
市面上大部分的百万医疗险,都明确写明了如果不走医保通道结算,只给报销60%,也就是说,自作主张异地就医的,自己还得掏40%。
这样其实也好,相当于每年交的几百块钱保费,起到了全国医保的作用。
稍微高级一点的医疗险,每年加个几十块钱,可以得到国际部、特需部的保障,相当于大城市优质医疗资源plus版。
本来医院特需部就是医保不覆盖的,就是北京本地人去协和国际部看病,也得全自付。
说句题外话,王菲生孩子,就是在协和国际部的,医药费大概是普通门诊住院部的10倍。
再高级一点的就是高端医疗险,一年保费得三四千,除了上面说的国际部、私立医院外,像牙科治疗、器官移植等费用也涵盖。
有些中端医疗险还提供海外就医的保障,但仅仅针对癌症;高端医疗险则是不限看病种类,想出国就出国,最顶配的是包含美国和加拿大地区的海外诊疗。
因为现在健康险市场产品推陈出新很快,所以就不具体推介哪家公司的保单产品了,如果有需要的再单找我。
关于异地就医的5种方法,就跟大家聊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