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生康波中选对的,看金融资讯选康波财经
贷款攻略 贷款申请 中国人寿到底怎么造假的?
中国人寿到底怎么造假的?

最近的保险圈真是炸锅了,平安、中国人寿在销售领域纷纷出了大瓜,我仔细一看,哎~都是东北地区的事。

我先叙述一下事件的来龙去脉,然后解释一下这个瓜该怎么吃。

2021年2月24日,中国人寿黑龙江省黑河市嫩江县支公司职工张乃丹,实名举报嫩江支公司总经理孙小刚造假,主要有3点:

1.长险短做

2.虚假增员

3.虚列费用

可能圈外人不懂这些行话都是什么,在保险公司工作多年的精算老司机,看到这些都已经见怪不怪了,哪家保险公司都有,只是这次动静闹这么大,着实把传统大保险公司的底裤扒了个精光。

很多人说张乃丹在老鼠窝里同流合污16年,不可能现在才知道这些蝇营狗苟的事,无非就是利益没分匀,领导让她做假账、但是又不分她钱,这种担风险没好处的事,憋久了谁也不干。

但是,我们且不论她的出发点如何,杀人不诛心,在没有官方给出结论之前,我们只讨论她爆料事情本身到底是什么,对于其爆料的目的,暂不在本文的话题范围内。

各位谨慎吃瓜,我担心这篇文章很可能被封。

01

长险短做

张女士说他们的孙经理为了完成开门红促销任务,把一款叫“盛世臻品”的年金险,包装成一年期的储蓄产品,然后诱导客户投保,第二年再安排客户统一退保,套走了公司200多万的佣金。

我跟大家慢慢理理:

每年保险公司在年尾年初的时候,都会搞开门红促销活动,把上一年投资到期的客户理财资金及时继续揽过来(你不揽到手,也会被其他公司撬走)。

开门红阶段,保险公司会花大力气进行促销补贴,各种活动经费、促销福利政策,都会给到各个省份、城市的分公司、支公司。

这些理财产品,大多都是养老年金、两全险、分红险、万能险,保障期至少5年起步,有的是10年。

这类产品的特点是灵活性差,一般最低也得三四年回本,前期退保会有经济损失,不适合短期理财用。

很多保险公司的分公司、支公司,会把这些长险包装成类似银行的短期定期存款,忽悠客户说存个一两年就能取出来。

孙经理干了20多年老保险,干的这么稳,说明他已经找到方法安抚好客户了,不然你让客户自己承受经济损失,那还不得闹翻天么。

脑子灵光一点的读者马上就明白是怎么干的了:拿销售费用补贴客户。

比如首年退保,现金价值是0.93,但是孙经理会补贴10%的销售费用,从自己口袋里补给客户,这就造成了实际上,客户拿到了1.03,也就是1年期收益3%。

而保险公司总部给到分公司、支公司的开门红销售费用,可能是12%,里外一算,孙经理就白赚2%。

卖1个亿的1年期理财险(其实不难),就能白进账200万。

而且退一步讲,孙经理完全可以把销售费用都补贴进去,一分钱不赚只赚吆喝,那他还是可以通过完成业绩来晋升更高职位,在其他业务方面捞油水。

02

虚假增员

大家都听过这么一个说法:保险公司招的不是业务员,而是客户。

很多保险公司都会以“高薪”招聘保险销售员,比如“月薪1万、试用期3个月”,但实际上,招聘进来之后,要求你完成销售业绩,3个月内你把周围的亲戚朋友都拉进来买了保险,你的价值基本被挖光后,无法通过试用期。

拿找工作的幌子,引诱你宣传周围的人买保险。

保险公司总部会给各个省分公司下增员任务,销售队伍的人员招募数量,是KPI考核的重点指标。

孙经理采取的办法是,在内部系统里窃取客户用来买保险的身份证等资料,然后转头就给客户在公司办理了入职,再顺带套取公司给的增员奖金和团建费。

因为保险公司总部会鼓励新员工出单卖保险,一开始的几单会给额外提奖,那么这些虚增的人力帐下,孙经理就可以把自己或者其他人的业绩挂在新人下面,套取新人奖金。

就这,十几年间又套了公司几百万。

03

虚列费用

保险公司总部每个月都会根据各个分公司、支公司开展业务情况,对应下发一些回馈客户的礼品费、销售人员的团建费、答谢宴请费、宣传费等辅助支持销售业务的经费。

这些经费的目的,在于让分公司、支公司的线下销售团队做品牌宣传和客户关系维护,也就是你们常听到的“大公司讲信誉”、“养生保健高端茶话会(签到送鸡蛋)”。

线下的保单为什么这么贵?就是各类销售费用、业务员、主管、经理、总监各个层级的提成好处下,层层拔毛的结果。

保险公司这些“养客”的目标对象,大多都是贪图小利的大叔大妈群体,要是按照正常预定的效果,孙经理也不会被举报有什么违规行为。

可能是孙经理觉得,这些钱花在客户身上太亏了不值得,还不如保险姓保、回归本源,搞这些花里胡哨的干嘛?还不如揣在自己兜里。

孙经理一边激励底下保险业务员抓紧卖保险,一边以各种发票冲抵、虚列活动项目形式,把钱默默揣进自己口袋。

张女士举报的3点,我给大家已经理清楚了,聪明的读者一下子就看到问题的本质:

孙经理干的这几件事,都是刀把子向外啊~这个狠人薅的是保险公司总部的羊毛,并没有侵害客户利益。

嗯,在大是大非的立场上面,孙经理的屁股是坐到了市场客户这边,他一门心思对内搞保险公司总部的钱。

那保险公司总部不知情么?

你我这些平头百姓都能分析出来门门道道的事,你以为总部那些老狐狸能不知情么?

皇上把贪官都杀了,谁来管百姓呢?

保险分公司、支公司的总经理就是地方大员,每年给保险公司总部源源不断的输送保费,只要保费规模到位了,你多贪点,总部的人是不会在意的。

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绝大多数都是闭一只眼,但是像现在这样都上了微博热搜的,那只能靠睁一只眼了。

保险公司总部要是想查,那太容易了,一个东北五线的县城卖保险的,能捞1000多万,这里面能没问题么?

孙经理让客户大规模退保,总部的核心系统随便调一下数据就能看出来;虚增人力套用经费,只要省公司的审计下去走访一下,绝对藏不住。

不是查不出,而是不想查;真查出来坐实了,人家孙经理带着团队跳槽去平安,跟你对着干抢业务,怎么办?

分公司与总公司,其实就是利益共同体,内部谁多分少分,只要大面上业绩完成的OK了,分钱的事都好说。

真正受伤的是底下的基层保险业务员和客户。

你也别觉得孙经理对内捞钱,你就可以幸灾乐祸,别忘了,羊毛出在羊身上,他捞的钱总归不可能是保险公司股东的吧?

要么是客户花高价买的坑保险,多掏的钱被孙经理这些人贪走了;要么是压榨基层保险业务员,把原本应该给他们的薪资,以各种变相形式刮干净。

保险公司的上层领导在忽悠基层业务员踏踏实实卖保险、宣传保障理念、积极向周围亲戚朋友卖保险,他们自己却搞另一套玩法赚钱,压根跟你们这些卖保险的不在一个道上。

为什么会发生这些问题?信息不透明不对称。

随着互联网发展,越来越多的保险业务员和投保人,纷纷转到线上来买保险。

一是便宜性价比高,很多重疾险的保费价格,能便宜至少30-50%,二三十年的缴费期下来,总保费能省十几万块钱。

二是没有了线下这些苟且的事,投保的时候也不用担心销售误导,一切都是在清爽的线上。

好了,关于中国人寿这个热点时事大瓜,今天就跟大家聊到这里,还有没看懂的加我微信聊,也欢迎圈内圈外的跟我爆料。

明个见,bye~

热门贷款产品
  • 利率低 额度高
  • 3分钟极速到账
  • 灵活借还,按日计息
  • 22周岁-55周岁
  • 信用情况良好
    贷款申请 更多
    最新资讯
    资讯
    问答
    ×
    您在哪个城市工作
    机构仅办理当地工作人士申请
    北京
    其他城市
    康波财经
    值得信赖的贷款资讯平台
    联系方式:kangbocaijingxz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