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二小姐不乖
港新股「快手」昨日公告中签,暗盘最高涨超266%,收盘涨192.7%,每手赚2万~3万。
我和娃爸合计中了4手:
- 我自己用9个户参与的,合计打了178手,中3手,如下图:
- 娃爸3个户都融资打的,中了1手。
另外,
我姐有1个账户在我这,10倍融资认购了10手,没中。
有朋友同时参与了甲、乙组申购,中签情况:
相对来说,我们的这个中签情况,十分感人了。
简单回顾了下近一段时间来我们的中肉签情况:
医渡,我中了2手;
泡泡玛特,我中3手,娃爸中1手,合计中4手;
京东健康,我中了3手,娃爸中了2手,合计中5手;
农夫山泉,我和娃爸各中1手,合计中2手;
明源云,娃爸中2手;
……
——貌似中签情况一直都还不错。
收益也还行。
从去年2、3月份开户至今,我俩累计收益粗算下来20多万港币:
- 我陆续投入19万多RMB(其中7万是1月底为打快手新投入的),收益11万多港币(包含一小部分是买了点股票的收益)。
- 娃爸投入4万港币左右,收益12万港币左右↓
有财蜜问打新策略,我想了下,似乎没有什么特别的秘诀,大概率还是相对较多的资金+多户的结果。
具体到不同的新股,策略会略有不同。
比如当初打蚂蚁金服时候,预测中签率高,我就多户现金一手打的。
这次打快手,预测中签率低,我就all in+融资了。
这次同时有多只热门新股招股,尽管我曾经因为错过思摩尔而总结了一个结论:如果多只大热门,集中精力打次热。
但这次明显的,我没用这个策略,还是集中精力打了最热的快手。
原因是,像快手这样收益确定性高的新股不多,遇到了不拼一把,实在是不甘心。
一点点小心得:
1,遇到获利确定性高的热门股,全力以赴。
——多户+尽可能多的杠杆融资。
这个策略从提升中签率的角度,适合所有新股——因为打新机制就这样的,打得多,中得多。
但多户+融资会增加成本,获利确定性不高的新股,我们也并不需要用这个策略。
真正会让我们舍得花钱的不会太多。
所以遇到了,就别犹豫,勇敢上。
2,多只热门新股同时招股,有所取舍。
——哪个都想打哪个都想中,最后可能都不中。
记得打欧康和思摩尔的时候,我当时手里钱是可以打25手思摩尔的(稳中1手),但又不想错过欧康,于是把钱分开来,两个都打了。除了这俩,好像还摸了点别的。
结果很惨很惨,那一次我啥也没中,真是刻骨铭心的痛了。
从那以后,遇到同时招股的大热股,我就比较坚定地有所取舍,而不是抱着「都摸一把,万一中了」的侥幸心理了。
3,有肉股消息就提前准备,不赶末班车。
——闲时该开户开户,该倒腾倒腾,把坑提前踩了。
开户不要钱,大多数券商入金没有门槛。
有时资金不够,也不用刻意追求入金奖励。
有的券商开户审核快,有的券商开户要审核好几天,甚至更久。
再加上转账需要时间,如果不提前准备,很可能耽误事。
所以尽可能提前吧。
我这次打快手,就踩了不少坑。
但踩完这次的坑,下次我再多户打新,就顺手多了。
4,打新尽量靠自己,别花冤枉钱。
——打新就像是小马过河,别人说啥不如自己多趟几遍试试,边试边总结,就能找到更多感觉。
有不少平台或个人推出价格不菲的打新课,或付费策略。
但我想说的是,打新真没那么复杂。
我图省事,参考小她#捡钱日报#的建议打,建议积极认购的,我就积极打。
建议谨慎认购的,我就不打。
这就排除99%的坑了。
至于每一次怎么打,摸索着来呗,真搞错了,下次再改进呗。
花那冤枉钱干嘛。
5,心态积极,不给自己下「咒」。
——尽量不要说「我是中签绝缘体」「中签的事跟我无关」「我从来不中奖」「我没有好运气」等等这种负面的话。
我们有时候就只是随口一说,自嘲下或以此给自己一个佛系心态的理由。
但说着说着就可能真的变得「不敢积极」了,不敢有期待了,从而有可能影响自己的行动或决策。
比如因为担心自己不中,就不知不觉中把「打新赚钱」的目标,变成了「省点手续费吧」。
然后越不敢打就越难中,越不中,就越不想打了。
最后「如愿以偿」,真的与中签无缘了。
可以试试给自己一些积极的心理暗示:
比如很多人说打扫卫生会改变财运那就也试试呗。
给自己找个招财吉祥物啊、许个愿啊。
甚至可以悄咪咪做点儿只有自己懂的事:
打农夫山泉的时候买瓶农夫山泉喝喝;
打快手前恶补下,下个快手,临时抱佛脚亲密接触几分钟。。。
(不一定有用,但我真的看到太多人对自己的财运不自信了,所以如果你觉得自己对自己的财运没信心,就试试吧~
说了这么多,很抱歉都不是干货。
毕竟没有什么新股分析、打新策略方面的比较深的东西。
确实有点虚。
是因为我本来就不是教人打新的,我也还只是个打新刚满1年的新手呢。
但是,正是如此,或许我可以给你信心:
即便是像我这样不那么专业的业余选手,也是可以赚到钱的。
所以你应该也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