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央妈发了一个通知,说商业银行不能通过非自营网络平台开展定期存款和定活两便存款业务。
这几年支付宝、京东金融和度小满这些网络平台上,有很多中小银行的存款。这些银行为了吸引大家去存钱,给出了很不错的利率,也对传统银行定期存款进行了创新。
安全性高,收益也不错的互联网存款,一直很受欢迎。央妈的通知下来之后,已经买了的投资者会怎么样?以后还能买到这样的产品吗?
1
互联网存款会怎么样?
央妈的通知,主要有这三个要点:
01第三方平台将全面下架银行存款
根据央妈的通知,以后支付宝、京东金融这些第三方平台,就不能再提供存款产品了。
现在有些平台还没有下架,或者只显示给买过产品的老用户,但央妈发话了,这就是大势所趋,第三方平台上的银行存款很快就要消失了。
第三方平台,原本有很多银行的存款产品,现在不让人家卖了,对于投资者来说,还是会造成一些不便的。
02已办理的存款业务不受影响
虽说央妈不让互联网平台提供银行存款,但已经买了的朋友也不必担心。50万以内的本息依然受《存款保障条例》的保护,安全性非常高。
哪怕平台已经下架了存款,已经办理业务的投资者,安全和收益也不会受到影响。没有必要因为恐慌而将钱取出,白白损失利息。
之后存款的钱在哪里取款,就需要看平台的安排。有可能平台之后只是不让大家存钱,但仍然保留了取钱的渠道,取钱一样很方便。
就算平台不提供取钱渠道,存钱的银行也必须提供查询和资金转等相关服务,不会没人管的。
03银行自己的渠道还可以买
互联网平台不再提供存款业务之后,有不少朋友觉得可惜,失去一个稳健理财的工具。实际上,银行自己的渠道比如官网、App上还是可以提供的。
如果有需要,可以下载银行的App或者到官网上买。
2
基金不会也不让卖吧?
听到央妈不让第三方互联网平台提供存款业务之后,有个朋友问有才君,以后会不会也不让第三方卖基金。
他在谱蓝定投里选择了享定投,觉得不用自己选基金、调仓、止盈觉得很方便,如果以后第三方不能卖基金,他就得自己做这些,还得下载好几个基金公司的App,想想就头大。
关于这点,大家可以把心放宽,基金跟银行存款有着本质的区别。
监管把存款看得这么严,说白了无非是因为“风险”二字。
互联网平台上的存款,利率比大行要高不少。工行的5年期整存整取利率是2.75%,但互联网平台上售卖的产品,5年期利率可以达到5%。
因为利率的优势,再加上互联网平台的推广,这几年互联网存款的规模增长非常快。
大规模的高成本储蓄,对于银行来说,是一个不小的风险。
而银行存款,本息50万以内,是要保证兑付的,哪怕银行无力偿还,最后还是要由存款保障基金来买单。
对于监管来说,放任互联网存款规模继续壮大,会埋下巨大隐患。
现在央妈只让银行在自己的渠道提供存款,高息存款的规模会更可控。
而且银行在自己的渠道提供存款业务,就不用跟互联网平台分利,成本也会降低一些。
而基金是净值型产品,没有兜底这一说。基金与基金之间也相互独立,除非两只基金投资的方向是一样的,才会一起暴跌。
监管并不担心第三方售卖基金会对经济的稳定造成什么影响,相反,如果投资者们通过基金入市,而非作为散户入市,反倒有利于股市的发展。
所以,大家不用担心啥时候基金也不让卖了,咱投资基金最该想的还是怎么选出靠谱的基金,如果不知道怎么选,谱蓝的享定投组合也是很不错的选择。
3
有哪些可以替代的产品
其实安全性高、收益不错的固收类产品,市面上还有很多。有才君之前还跟大家提过国债、大额存单、年金、增额终身寿这些。
但如果想要安全性高,收益不错,又想取用灵活该怎么办呢?
01可转让大额存单
大额存单,其实也是银行存款的一种,但门槛比较高,20万起。按现在的规定,如果提前取出,就要按活期利率计算,很不划算。
但有些大额存单可以选择转让,转让给别人,就可以按满期利率来算实际持有时间的利息。
当然,前提是要能转让出去,转让可以自主定价,如果着急用钱,可能需要适合标低一点,只要比按活期计算的利息更高,就划得来。
02取用灵活的理财型保险
理财险如果好好挑,也有不少不错的产品。
比如投连险“小金罐”投入资金的75%会进入可转账户,这笔钱可以随时转入/转出,年收益大约4.0%,剩余的25%资金会进入期限账户,在5年内享受更高的年化5.5%收益。
当然,这些收益并不是保证收益,产品还是净值型产品,数据是过去5年的历史数据,比较有参考价值。
如果对于资金灵活性的要求比较高,小金罐还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当然,如果是长期固收产品,希望在未来有很好的灵活度,我还是更倾向于推荐增额终身寿。
比如为将来养老做打算,希望能在需要的时候取钱,不需要用钱的时候,让钱继续产生收益。
收益写进合同,所以是确定的,人寿保险的安全性又极高,所以安全性和收益上可以不用操心。
至于流动性,需要用钱时可以退保一部分,拿到需要的钱,剩下的继续产生收益。
当然,在前四五年退保不划算,因此,不是长期的钱,就不建议放进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