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股市大涨,连带着基金也真的火了。
身边很多小伙伴,95后甚至00后,都开始聊怎么炒基金了。
甚至基金的话题,都能上了微博的热搜,确实证实了基金的火热,也有读者想了解一些常识性的问题。
所以今天专门写一篇文章,给大家科普一下股市基金。
巴菲特曾经有一句非常经典的名言是:
“只有当潮水退去时,你才会知道谁一直在裸泳。”
这句话的意思,其实和风口学正好相反,一般人只能看到投资的几天或者几个月,最多也就是一年的行情。
但是优秀的人,不光能看到风口,在风口消失的时候,依然能很好地生存下去。
这句话,用在股市也是非常恰当的。
1
先定位,什么是基金?
普通人想赚股市的钱怎么办,通常都是先去券商开户,然后把钱转入到券商的交易平台。
接下来,你就可以正常的买卖股票了。
这个不难,难的是买什么股票能赚钱,股市里通常是,七亏二平一赚。
每个人都想赚走别人的七份钱,没人喜欢当韭菜,被人割。
而且,也不是每个人都有时间盯盘看盘的。
这样一来,就诞生了基金公司,我们可以把钱投给基金公司,让他们拿这笔钱,去买股票,帮我们赚钱。
通常来说,基金公司都会找一些专业的投资人去投资各种资产,如果基金赚了钱,我们也就跟着赚钱了。
但是亏损了,也是一损俱损。
至于基金的安全性,还是靠谱的:
我们普通人投资的基金一般是公募基金,至于基金公司会不会卷钱跑路,可以说概率基本0。
因为这笔钱并不是直接打给基金公司的,而是交给托管的银行和券商,基金经理可以自由的买卖基金,但是资金只能在托管的账户上。
这样就杜绝了基金公司学P2P那一套,收一笔钱直接跑路,或者玩庞氏骗局。
那么按照投资方向分类,基金可以分为货币基金,债券基金,混合基金和股票基金,这四大类。
货币基金,比如支付宝里的余额宝,微信的零钱通,这就是就是典型的货币基金。
特点是没啥风险,流动性高,缺点是收益低。
债券基金,这类基金债券的投资占比必须占到80%以上,这类基金收益一般在6-7%左右。
这类基金的特点是,收益比较固定,很难有大起大落,流动性虽然不高,但风险略低。
股票基金,这类基金大部分都是股票,股票的占比要在80%以上,大部分的钱都拿去正儿八经的炒股去了。
特点也很明显,风险高收益高,一年赚50%的基金有,一年亏50%的基金也有。
还有一种就是混合基金,介于债券基金和股票直接之间,行情好的时候去投资股市,行情不好的时候就投资债券。
比如著名的“渣男基金”,诺安成长混合基金。
所谓的叫渣男基金,其实就是涨得时候比谁都好,但是跌的时候比谁都惨!
像极了那些昨天还甜言蜜语,今天就立马翻脸不认人的渣男。
但上面这些都是主动型基金,也就是基金经理可以主动去选择投资的个股,债券,可以自由去买卖投资产品。
还有一种,就是被动型基金。
2
什么是指数基金?
炒股的人,都会关心大盘的指数,例如美股有三大指数:
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标准普尔指数和纳斯达克指数。
道琼斯工业指数,是美国市值最高的30家公司所构成的一个指数,倾向于制造业,大部门都是纽交所上市的公司。
比如苹果、微软、可口可乐。
标准普尔指数,500家全美市值最大的公司。
纳斯达克指数,5200多家在纳斯达克上市公司的平均指数,主要是金融行业和科技创新行业。
这是美国的,当然A股市场也同样存在指数:大盘指数、沪深300,中证500,上证50指数等等。
大盘指数就不多说了。
沪深300,就是由沪深两市中市值好、流动性好的300只股票组成的一个指数。
中证500,从全部A股中剔除掉沪深300的成分股,再剔除掉总市值排名前300,接下来的500只总市值靠前的股票组成的指数。
上证50,证券市场规模大、流动性好的最具代表性的50只股票组成样本股。
我举个通俗的例子,沪深300指数,就相当于尖刀班,能考上985、211的这类。
中证500指数,相当于中等水平的平行班,能考上本科的。
上证50,就相当于北大清华的提前特招生,撒贝宁这种。
这种都属于指数基金,是股票基金,也是被动型基金。
因为指数完全是被动的,只需要跟踪和复制指数,不需要过多的操作。
这样一来,就产生了一种投资形式:定投。
定投,就是定期定额投指数基金。
每个月固定一个时间,投资固定的金额,买入指数基金。
别看现在指数平平,等大牛市来的时候,因为收集了大量的低筹码,会有不错的收益。
这种投资方式,确实把风险平摊地很低,也是目前市场上很多人推行的一种方式。
对于很多普通人和上班族,定时也是最省时省力的投资方式。
风险低,只要大盘能涨,收益也还不错。
3
世界杯上,有一个奇怪的现象:
这届世界杯的冠军,到了下一个世界杯,就会在小组赛就被淘汰,能再次进入八强都很难了。
这种现象,称之为冠军魔咒。
同样,在公募基金里,也一直有一个冠军魔咒:
就是今年业绩最好的基金经理,到明年一定是平平无奇,甚至十分惨淡。
没人能打破这个魔咒。
公募基金开始成立的20多年来,10倍的基金一共有11只。
其中,10只基金都换过基金经理,但只有一只,从头到尾就是一个人操盘。
这个人就是朱少醒,这个基金叫富国天惠。
从2005年开始,朱少醒就开始管理这只基金,15年如一日,只此一人。
更神奇的是,他的14年回报收益率高达,2174%。
这就像上学的时候,偶尔考个单科的第一名不难,但是每科能考到前三就很难了。
同样,每年能翻倍的基金经理也很多。
但是15年翻了将近21倍的,就他了。
当然,并不是说,可以无脑买这基金,同样在2008年大熊市的时候,朱少醒也亏损了46.34%。
类似这样的人,在市场上确实很稀少,但除了朱少醒之外,同样优秀的还有,易方达中小盘混合的张坤。
2008年成立,到如今13年,翻了11倍。
兴证全球基金的董承非,从2005年成立的兴全趋势投资混合基金,16年,翻了26倍。
大浪淘沙,能留到最后的,才是精英。
各行各业如此,投资更是如此。
在选择基金的时候,一定要想明白一个根本的逻辑:
在熊市和横盘震荡行情中,优秀的主动性基金可以跑赢绝大多数指数基金。
但是在全年牛市的时候,指数基金就会慢上一大截。
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很多人想的只是一夜暴富,别说十年十倍,一年十倍都觉得太少了,恨不得一天翻十倍。
只想凭借某个牛股,牛基就能扶摇直上,这不是投资,是投机。
如果不知道背后的逻辑,盲目的跟风瞎投,即便有这样的牛股,大部分也拿不住,更不赚到任何钱。
事实上,浮躁不可怕,做梦不可怕,可怕的是浮躁地沉浸在睡梦里,从不曾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