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刚刚开始,资本市场就迎来了开门红!
整个2020年,A股市场总是磨磨蹭蹭的,始终没有突破3500点。
但2021年,第一个交易日就突破了,连续三个交易日,指数都翻红了。
从2015年,5100点左右,A股就开始一泻千里。
此后股民经历了漫长的横盘震荡的模式,在这六年间,大盘再也没上过3600点。
很多人心里已经急不可耐了,都在问一个问题:
“2021年,大牛市要来了吗?!!”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知道,在很多券商的财报里,有一句永远正确的废话,就是:
“逢低买入,逢高卖出。”
如果有人能预测股市的高低位,还需要看财报么,如果能预判牛熊市,只要在牛市全仓买入,熊市空仓卖出即可。
所以答案很明显:
“没有人能预测牛熊市!”
1
资本市场一直有这样的论调:
“中国股市是反映中国经济的晴雨表。”
这句话不仅错,而且错的非常离谱,如果你将这句话奉为圭臬,在A股这个市场,你会交一大笔学费。
很明显的例子,就是在中国经济非常好的时候,股市平平无奇;
但是在去年中国受疫情影响,经济增长第一次出现负数的时候,反而出现了一波小牛市。
这是因为,中国的股市是一个典型的政策市场。
2005年7月4日,人民日报第13版经济周刊,刊登了《白话股权分置改革》来支持股改。
股市随后探底,启动了一轮超级大牛市,从1000多点,涨到了6000多点。
2014年7月25日,人民日报2版,发布《外资机构齐声唱多A股市场》。
于是疯牛市来了。
并且在整个2015年,政府持续唱多A股,其中就包括鼎鼎有名的《4000点才是A股牛市的开端》。
中国股市是典型的政策市,这没错。
但市场一定会完全按照政府的政策来走吗,政府想让它涨就涨,想跌就跌吗?
答案也是否定的,因为市场是不可操纵的。
2
知道了政府和股市的关系,那么我们需要问一句:
政府需要牛市吗?
许多人简单地认为,政府就是希望永远牛市,股市永远大涨,这样政府就可以从其中大赚特赚。
这么理解,就是太过片面了。
对于政府来说,股市的目的是为了企业融资,通过股市,企业可以方便的筹集资金。
企业筹集到资金,可以扩张,可以用来发工资,甚至可以用来消费。
只有企业在不断地发展,并且有利可图,才能促进经济的发展,才能提升GDP。
大牛市好么?
对股民来说是好的,对企业来说也是好的,但对政府来说,大牛市就意味着无限大的风险。
等到股灾来临的时候,带来只能是各种各样底层的社会问题。
大熊市好么?
对政府来说,也不见得是好事儿,因为老百姓投资的积极性都受打击,没有人愿意入市。
股民不交易,没有交易量,企业没办法融资,经济发展就会非常缓慢。
所以,政府需要的是一个交易活跃的A股市场,这些对政府来说,才是最重要的。
并且在这一过程中,政府可以合理地多收很多税。
3
1月4日,国务院召开国常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法(草案)》。
接下来就是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按照流程,印花税今年应该能完成立法。
从1990年开始,我国对股票交易印花税进行了9次调整,每次都给股市带来了很大影响。
通常来说,印花税降低,交易的成本减少,投资者收益增加,股市回应了好的行情;
反之,上调印花税,股市无一例外狂跌不止。
这次的政策,并没有上调印花税,而是从法律方面确定了印花税的合法性。
目前的税率是2008年确定的,当时正逢A股大跌,于是就将证券交易印花税降低为1‰,并且只对卖方征收。
这一政策,一直持续到了现在。
但是,从长期来看,证券交易印花税是有取消的必要,在国外一些成熟的市场,大都是取消了这个税收的。
综上所述,印花税对股市的影响是有的,但目前其实也不必过度解读,至少和降税,免税的关系不大。
至于说牛市是否到来,我觉得更像是一个玄学。
因为没有人能预测未来,这种基于情绪的上涨,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戛然而止。
市场从不缺少机会,但缺少耐心的人。
一笔好的投资,一定是长久的、可持续的,并且稳健的,而不是全仓梭哈,一夜暴富。
与其天天寻找牛股,追涨杀跌,不如选择一个好的基金经理,比如十年十倍的朱少醒,易方达的张坤......
选择自己了解的行业板块,比如新能源、食品消费......
定投靠谱的指数基金,比如沪深300,中证500......
最后,给出我的投资观点:
投资是一场修行,更是一场马拉松,要有打持久战的气度,徐徐图之的耐心和弯道超车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