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个月来,到店之家找生鲜超市的客户越来越多,可见生鲜店经历了不长的平稳期后,再度回到了大家的视线中。那么,现在生鲜店的市场怎么样?是真风口还是阶段性的伪需求?选址时又需要注意什么呢?今天店之家就给大家讲一讲。
真风口还是伪需求
经历了这场疫情,城市人群的生鲜消费出现了井喷式增长,不管是超市大卖场,还是社区生鲜店,销售额都有了大幅度提升。
据公开数据显示,疫情期间,整个生鲜传奇的销售同比递增3倍多,同店同比也有2倍的增长;部分北京社区生鲜小店的单店日销也达到了3~4万元。不少人认为,这意味着社区生鲜店凭借便利性、安全性、即时性等优势,再次迎来了风口。
不过也有些人抱有怀疑态度,认为这只是疫情期间的阶段性伪需求。原因有3点:1.受疫情影响,大部分人居家隔离,只能参与周边超市的生鲜拼团;2.就算是能出门采购,也因害怕大超市人员聚集,最后选择门口生鲜店;3.不爱做饭的年轻人以前下馆子,疫情期间餐饮关店,只能自己买菜做饭。
虽然他们的疑虑看起来非常有道理,但多位业内人士表示,疫情过后,社区生鲜店必然会进入快速成长期。
第一,消费者去社区店消费的行为和习惯已经逐渐养成,很大程度上会延续下去。社区生鲜店将取代农贸市场和超市,成为社区居民最主要的消费场景。
第二,市场水大鱼大,小业态是大势所趋。与欧美国家社区商业占商业总额六成相比,中国社区商业整体占比还不到30%,发展潜力广阔。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未来零售业的60%将发生在社区周边。
生鲜超市选址要注意什么
1.交通便利
一般来说,顾客去一家生鲜超市最多愿意步行15分钟,如果接收生鲜外卖,送达时间接受度在30分钟左右。那么,这两个时间对应的距离就是这家生鲜超市的极限服务范围。
我们在选址时要充分考虑店铺位置的通达性。看生鲜超市位置是否位于主干道或十字路口,是否有足够的停车位。
还要考虑居民行走的便利性。毕竟,居民选择社区生鲜店就为了图方便,选址时要看店铺是否位于社区出入口或居民生活中心附近,是否符合居民平时的购物习惯和客流动线。
比如大家更喜欢下班时回家路上捎点水果蔬菜,而不是买了水果带上地铁。因此即使在同一路段,如果路比较宽还有隔离带,选择在路不同侧开店,结果也会有不同。
2.竞争环境
在考察店铺时,一定要留意周围的竞争对手。一般来说同位置内有1-2家生鲜店比较合理,特别是有品牌的连锁生鲜超市,可以为店铺引流。同时需密切关注竞争对手的客流量、产品售价和经营能力,并对其日销售额做出预估以作参考。
3.客流量
选址时,要对周边常住人口进行分析,以店铺为中心,向四周步行10分钟或以800米为半径范围,统计店铺可覆盖辐射的客群。小区以户为单位计算常住居民数,商业区则以同类别的店铺为参照,一般来说小区单家生鲜店至少需辐射量1000户以上才可盈利。
另外还要分析常住人口的组成结构,包括性别、年龄及消费水平等,这将直接影响生鲜的定价和利润,如果社区老龄化过于严重,那么需谨慎对待。
有必要的话,还可以蹲点客流量。分三个时段计数:早上8点到10点,下午2点到3点,晚上8点到9点,预估当日客流量。
4.店铺户型及外设
生鲜超市首选大开间,店铺门面宜宽不宜深,宽度至少需3.2米以上,否则招牌不会醒目,降低对顾客的吸引力。店铺外设首选门前开阔无遮挡,没有空调外机、高大树木、隔离带、台阶等,最好是能从各个角度都看到门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