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回答提问。
马老师,为什么国外的亚马逊平台的发展没有像中国这些互联网平台的发展那么快呢?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我们无力阻挡,但在经济学里面,也有一个价格底线限制的问题,比如反倾销之类的吧。淘宝和拼多多,还有现在各类平台的烧钱补贴免费政策和无底线的低价格,是否是一种伤害新型经济发展的隐形弊病?
首先别假设他们是弊病。
贴钱,补贴这都是商业行为,是他们自己要贴钱,自己要承担风险,股东给钱,风险投资给钱,是要占大量的股份。若能占领市场,以后盈利是躺着来钱,当然他们同时认可有血本无归的风险。这是商业竞争,很残酷。送钱,补贴也并不犯法。
倾销是有明确定义,一般用于国与国之间,其实是国际政治斗争的产物。因为倾销本身就很可笑。
第一,生产成本低本来这就是优势,所以售价低。之前外国人说中国商品倾销,其实我们人力资源成本低,本来就这样,但是人家为了保护自己的产业就楞是这么说。
第二,商业行为补贴,那他们就是要占领市场,抢占生存领地,这种补贴很可能打水漂(大部分也确实打水漂了),但是资本就是干这个的。
无论是哪一种都正常。政府考虑的是对本国产业有好处,是一盘大棋,只要不犯法不违法,就应该给多一些时间观察,别着急下定论。
补贴,从长远看,是节约整体社会财富的,如果我们只是看眼下,那就觉得是浪费。为什么补贴反而能节约整体社会财富呢?——简单其实,因为减少了不必要的竞争,减少了入局者,加快形成头部的时间。补贴就是一个巨大的门槛,就是在告诉大家:“你们别来,来了会死。”
想一下,如果不补贴呢?会是什么样,大家都觉得自己能干,都去了,结果,大量的失败,大量的损失,整体社会财富反而是浪费的。
拉长了看就懂了。很多烦恼皆因看的太短。
有的人会认为这些大企业烧钱设置如此高的门槛,会在行业内限制有效竞争并形成巨大的垄断情形,这个对于行业的发展是不利的。确实,现在国家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害怕这种垄断会阻碍创新,阻碍整体发展。
但垄断只是一个现象,但并不意味着垄断是坏事,如果垄断的公司能降低产品售价,出品好的服务,那么垄断就没问题。如果他垄断,而且服务还不好,价格还会高,你放心监管会进来。大家也不会乐意的。
现在也很难彻底垄断,基本是寡头几家,也很健康,大家感受一下,其实我们现在用的很多产品和服务就是寡头出品的,质量和服务,比过去强多了。几个寡头之间彼此也会竞争,还能促进创新。垄断并不是贬义的,他是中性的。
效率和公平,哪个重要?我认为是效率,因为没有效率的公平是非常可悲的,那生产力就退回到原始社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