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识不少资产上亿的人士,一大半原因是因为我是潮汕人。潮汕人应该是中国贫富差距最悬殊的人群了,一边是多如牛毛的赤贫阶层,一边是比比皆是的隐形/知名富豪。
在全球视野中看看潮汕籍富豪--从海外华人首富李嘉诚,泰国正大的谢国民、泰国新首富苏旭明,香港的林百欣、刘銮雄等这些超千亿的大富豪多来自潮汕。腾讯的Pony小马哥、宝能姚振华等是家喻户晓的潮汕籍富豪了。
潮汕人民是非常独特的一个人群,由于独有的宗亲情节,潮汕人在做生意时,都会考虑到 “胶己人”(自己人),自己的亲族,谁发财,然后再带着其他人发财。这样一来,使得一个行业里,这也使得潮汕商帮在不同行业都是同进退。
助理小G一直希望我写写我认识的这些富翁们,以及他们到底是怎么致富的。当然姚振华、小马哥、李嘉诚这些名人,我这个18线小网红肯定是不熟的;我只能给大家八八我比较熟识的富翁们,不一定身家千百亿,但上亿、几个亿还是有的。
首先,请大家干了一碗“锁喉的毒鸡汤”,因为我即将要讲的是 -“因为投得一手好胎,而成为亿万富翁”系列。
1
高中同学、校友等
30左右,资产各异
致富原因:继承家业
我所上的高中是省重点高中,升学率很高。学校有个百名榜,只要你能够挤进百名榜,那么考全国Top 10的大学是妥妥的。我当时的成绩也就属于勉强挤进百名榜,也顺利考上了Top 8。这样的高中当然不好进,我中考考了730分才进的这所高中。
当然,除了考进去的,钱给够也是可以进的。我记得当时学校的赞助费是每年3万大洋(3年就9万大洋了)。当时能够随便拿出9万大洋赞助费的家庭,也算是非富即贵了。
于是,我高中同学里,起码三分之一家里都是有产业的。很多同学爸爸的外号都是什么“张五亿”、“李十亿”。
那时,我们三观还是相当正的,我们尊敬并且仰望的对象都是那些成绩好的学霸们,哪怕他们家里一贫如洗。大部分富二代们成绩一般,当然也不乏“富二代+学霸”,这种技能开挂的选手;也有入学时是学渣,经过三年历练,高考逆袭直取名校的选手。
大部分富二代同学人品并无硬伤,炫富、仗势欺人等恶习很少有;相反他们一般性格外向、比较会交际、哄得了老师、也乐意和学霸们交朋友帮助自己进步。
高中毕业后,他们有的考了重点大学、有的只考上了普通大学、有的出国镀金,但是这都不要紧,因为他们的人生道路已经铺好了。在我们大学毕业为了找工作焦头烂额的时候,他们已经进入家族企业成为了“小李总”、“小王总”了。如今,30而立了,大部分顺利地从父母手中接了班,迎娶了白富美、成为真正的霸道总裁。
我们这种屌丝,偶尔会意淫一下这种“投胎小能手”肯定是不学无术、爱好吃喝嫖赌。但是,很遗憾,我认识的“富二代”中几乎没有这种人。
相反地,他们工作都还满拼命的,都希望自己可以把父辈打下来的基业变得更大更强。偶尔,也会感叹自己当年没有好好读书,业余时间还去进修个名校MBA, 或者补习一下英语。
我倒是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因为他们眼界开阔、充满了雄心壮志、做事也挺踏实靠谱的。
看到这里,如果你已经充满了被“上进富二代”支配的恐惧,请不要恐慌,因为接下来我会说点大家更喜闻乐见的“屌丝逆袭”的故事。
2
王杰克
年龄45岁,离异,资产约2亿
致富手段:外企高管以及房地产投资
王杰克是我在一次社交场合认识的,非潮汕人。因为我们有些共同爱好,所以混得有点熟。他的身世颇为坎坷,原本出生中产阶级家庭,父亲是医生。但是10几岁的时候,出了意外,父母双亡,还给他留下了2个妹妹。
没有钱、没有父母,还有2个年幼的妹妹,日子过得很绝望。但是最绝望的日子里,他也记得要读书,所以课余时间日以继夜地打工,供自己和妹妹们上学。受尽了白眼、也受尽了欺凌、但是他学会了用拳头保护自己(这是煽情的句子是他的原话,不是我矫情哈)。
大学毕业之后,他当上了律师,专门从事企业并购重组的那种律师,开始翻身做主人了(这种律师的收入是非常高的),大量的金钱开始滚进了他的口袋。他又很有眼光地把钱投进了房地产里面,很快就变成了一个亿万富翁了。
他是一家500强外企的高管,去年做一个几十亿美金的收购重组案,得到大量期权,身家再上一个台阶,当然工作非常忙碌,全球飞。 (我一直怀疑是不是因为太忙碌了,所以才跟老婆离婚的,sorry,我太猥琐了)。
周末和他聊天,他说已经离职了,想创业自己当老板,反正这辈子钱已经够花了,想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情。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穷,还是要多读书!
3
李大富
35岁左右,已婚,资产上亿
致富手段:废品回收
李大富是我一个小姐姐的老公,相貌堂堂、身材高大。然而,十几年前,家里一地鸡毛。父亲早逝、母亲卧病在床,几乎家徒四壁。他学历低,年纪轻轻在做废品回收。经人介绍和我的小姐姐相亲,两个年轻人人居然看对眼了,然而男方家境实在太差了,女方父母果断棒打鸳鸯。小姐姐也不好明说,在家不吃不喝、终日以泪洗脸。鹿奶奶在家族比较有威望,知道这事以后做了她父母的思想工作,他们终成眷属。
刚结婚,日子过得很辛苦,不过夫妻都算勤劳肯干、脑筋活络。废品回收这个行业看起来脏乱差,但是实际上是个“变废为宝”的暴利行业。
废纸、废报纸、废纸箱,低价时多收储存,待到价格上涨马上出手,可以赚一笔;钢铁类、塑料类价格稳定、随收随买;至于铜、铝、锡是很值钱的金属,也不缺买家;旧电器之类的就更不用说了。所以,很快他们就从收废品的、到开了废品回收站、到产业化经营,垄断了公司、学校、工厂、医院、学校等地方的废品回收业务,发家致富了。
如今小姐姐翻身成了阔太太,丈夫负责业务,她负责管财务。李大富也帮助岳父母一家脱贫致富了,给他们买了房子,又安排了工作;对自己的老婆孩子也是非常宠溺。因为记挂着奶奶的那点恩情,所以每年过年两夫妻都会大包小包地来探望她,也算是知恩图报了 。
4
不公平
是这个世界的常态
其实,我想告诉大家的就是:不公平是这个世界的常态。
人一生下来就注定不公平了。也许我们曾经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但是有的人生下来就注定开法拉利、有的人只能骑自行车、还有的人可能是走路、更惨的是不仅自己走路还要拉个三轮车载着一窝穷亲戚。
但是,你接受也好,不接受也罢了,这是一个无法改变的事实。
面对富二代们,我们当然可以酸不溜秋地说:“还不是因为父母给他打下了一片江山;如果我的父母不是一穷二白,我也早就功成名就了!”话是可以这么说,但是这种酸话,于事无补。
我们更应该看到的是,哪怕有些人已经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了,还在拼命地打拼,而他们的子女们将站在更高的平台上和“打工人”竞争。
而一穷二白的我们,如果不拼尽老命的话,可能连别人的起点都达不到,而我们的子女可能被碾压得渣都不剩。
如果你觉得父母一穷二白,也没给自己打下什么基础的话,那你可以看看王杰克和李大富他们,他们连父母都没有,但是这也不妨碍他们建功立业、身价过亿。
总有比你惨,但混得比你好的人,阶级再怎么固化,还是有上升的空间。所以,说到底,混得好不好,主要靠自己。
一想到这里,体内是不是又充满了洪荒之力,可以继续拼老命地去搬砖了?!
嘿嘿!喜欢富翁的故事,我们下期可以接着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