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生康波中选对的,看金融资讯选康波财经
贷款攻略 贷款申请 这篇文章,赶快转给家里老人看!
这篇文章,赶快转给家里老人看!
摘要:近几年,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产生了理财需求,但老年人往往信息闭塞,认知能力较弱,对新生事物也缺乏了解,因而针对老年人的骗局,层出不穷。

骗术迷人眼

前段时间,在文章《15分钟骗走一套房,千万当心!》中,我们讲了专门针对老年人的“以房养老”骗局。

骗子用“以房养老”为由头,忽悠老人把房子拿去抵押,借出钱去投资,结果最后钱没拿到,房子也没了,欲哭无泪,痛不欲生!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产生了理财需求,但老年人往往信息闭塞,认知能力较弱,对新生事物也缺乏了解,因而针对老年人的骗局,层出不穷。

案例1:

家住郑州的刘大爷,瞒着家人,花5万块从“御之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买了5套千里江山图,这5套图花光了刘大爷的所有积蓄。

自己买的“宝贝”到底值几个钱,刘大爷心里也没底,只知道这些是销售员口中的“稀世珍宝”,属于潜力股,未来升值空间巨大,少则翻倍,多则几十倍。

为了让刘大爷放心,公司还承诺一年后加价50%回购。

本以为一年后就能拿回本金和利息,不料没几个月公司就人去楼空,销声匿迹了。

案例2:

王女士今年50岁,一天早晨去跑步的时候,被熟人拉去帮忙凑人数“听课”。

课后,王女士收到各种礼品,工作人员跟她说,每次去听课都有礼品赠送,不时地还会有免费聚餐、旅游等活动。

尝到甜头的王女士经常去“听课”,在工作人员的游说下,王女士投资了该公司的老年公寓项目。

该公司承诺10年后在王女士60岁时可以获得一套老年公寓,不仅如此,每年还有一笔丰厚的养老金分红。

两个月后的某天,王女士照常去听课,却发现公司已经关门了……

案例3:

2018年,70岁的周先生把毕生积蓄投给深圳一家生物科技公司,该公司声称自己正在研发一款抗癌药物,即将获得成功,2年之后,公司将在香港上市,到时候,周先生靠这些股份可以大赚一笔。

公司还承诺,如果上市不顺利的话,将至少给到周先生每年20%的年化收益

周先生一共投资了30万元,算下来一年至少可以有6万元收益。

周先生心想,靠着这点收益,自己的养老生活可以过得很惬意了,如果将来上市的话,那这辈子都不用愁了。

去年8月,周先生老伴查出胃癌,急需用钱,可是这笔钱却怎么都要不回来,周先生这才发现自己上当了。

毕生积蓄就这样打了水漂,还得到处去借钱给老伴治病,想想就不寒而栗……

类似的案件总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发生。

基本都是借新还旧的老把戏,各种改头换面的庞氏骗局。

咋一看,这类骗局的模式非常简单,就是用老客户的钱还新客户的钱,不断滚动,等玩不下去了就跑路,或者换个名头,再包装一下,又能继续收割一波。

像钱宝网就是打着看广告返收益的名头,外汇资金盘就打着专家教你炒外汇的名头。

凡是庞氏骗局,总有破灭的一天,不是今天就是明天,不是明天就是后天。

当年震惊全美的超级“庞氏骗局”——麦道夫骗局,曾任纳斯达克公司董事局主席,是标准的高智商高大上的金融权贵,他经营的骗局持续了几十年,集资高达500亿美元,投资者不乏各界名流和金融精英,甚至还有诺奖得主。

但在08年金融危机中轰然倒地,锒铛入狱。

如何识别骗局?

作为普通人,我们到底该如何分辨层出不穷的各种骗局呢?

凡是骗局,基本上都有以下几个特征:

1、承诺高收益

现在的骗子都越来越高明,对人性摸得非常清楚,贪婪是人类永远的软肋,于是就用高收益迷惑投资者的心智。

可能有些人开始还抱着警惕心,但看到身边有人赚钱了,内心就不淡定了,想要试一试。

小试牛刀,发现的确如骗子所承诺的,收益不断流进自己腰包,便完全信任,贪念爆棚,越投越多,越陷越深。

其实很多受害者并不是看不出那么简单的骗局,而是相信自己的“聪明才智”,觉得后面肯定会有比自己更傻的人来接盘,只要在崩盘前全身而退就行了。

然而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哪怕一两次侥幸虎口逃生,最终也总有栽倒的一次。

2、承诺无风险

在骗子的描述中,仿佛自己有超能力,可以预知未来,甚至左右未来,他们的项目不管遇到什么状况,都能稳定盈利,你唯一要做的就是大举投资,放心持有,然后坐等收钱。

他们用各种花里胡哨,真假难辨的概念把公司包装得无比高大上,把项目说得绝对安全可靠,对风险只字不提,不管你怎么问,他们永远只会告诉你这是千载难逢的逆袭改命机会,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

要知道巴菲特每年在《致股东的信》里都会说自己不能保证每年赚钱,肯定也会遇到亏损的时候。

如果某年收益比较高,他也会补充说是因为最近市场好,但不可能年年都有这样的好光景,不断提示风险,降低股东心理预期。

记住:除了骗子和傻子,世界上没人能向你保证无风险高收益!

3、盈利模式不清

金融诈骗往往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抛出一大堆晕眩的新潮概念,但就是说不清自己公司到底是靠什么业务赚钱的,赚钱的底层逻辑到底是什么。

他们会说,反正我就是能赚钱,保证会给你兑现,至于怎么盈利,超级复杂,说了你也听不懂。

还有些骗局,连这些虚头巴脑的门面概念都不要,直接就是搞传销,让你拉人头,发展下线,下线越多,提成越高。反正大家都知道是骗局,能骗一个是一个。

投资最重要的不是相信任何大V,甚至连央视背书都没意义,唯一重要的是穿透包装迷雾,直击底层资产——你到底把我的钱拿去干啥了,如果这事能说清楚,站得住脚,符合商业逻辑,才值得我们出手。

防骗指南

面对种种骗局,我们该如何帮助父母,让他们免于被骗呢?

最重要的,就是让他们不贪。

不管骗局怎么变,万变不离其宗,就是利用人们贪心的弱点。

很多公司刚开始喜欢用一些小礼品吸引老年人,什么免费健康讲座,免费旅游,送米送油,老人一般生活节俭,内心孤寂,时间又多,这些小恩小惠就特别管用。

等到和老人熟络,放松警惕后,他们就开始推销自己的高收益投资项目。

一方面,吃人嘴软,拿人手短,已经收了别人那么多好处,那些小王小李比自己亲生儿女对自己还孝敬,实在不好意思拒绝别人的要求。

另一方面,老人无法靠劳动赚到更多钱,但养老开支却是刚需,很多老人日子本就过得结结巴巴。如果有人说能一次赚够养老钱,他们可能会比年轻人更贪婪,哪怕明知有风险,也愿意试一试。

其次是要认识到风险和收益是对等的。

老年人容易将风险和收益割裂开,走极端,要么忽视风险,盲目追求高收益,要么担心被骗,不作任何理财。都是因为无法正确认识风险和收益的辩证关系。

正常理财的收益能有多高呢?

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曾说过:收益率超过6%就要打问号,超过8%很危险,超过10%就要做好损失全部本金的准备。

这可以作为一个大致的判断标准,凡是年化收益在10%以上,还承诺保本保息,基本可以断定为骗局。

还有些外汇骗局,号称每月能赚20%以上,真这么厉害,一年能翻9倍,两年能翻80倍,三年能翻700倍……想都别想,铁定骗局!

还有的说投资1万元,每天收益100元,算成年化高达365%,想都别想,铁定骗局!

收益越高,是骗局的可能性越大,而且收益越高,骗局可持续的时间越短,随时可能崩盘,你如果觉得自己特聪明,动歪脑筋想反薅骗子羊毛,超大概率会血本无归。

最后一条也很重要,多陪伴,多交流。

老人很容易感到孤独和无助,获取信息的渠道也非常有限,作为子女,我们要多抽些时间陪伴他们,多和他们交流。

让自己成为他们联接外部世界的重要通道,同时也是阻挡外界风险的一堵墙,这也是我们为人子女应尽的责任。

老年人步入人生最后阶段,又没什么赚钱能力,因此承受不了太大的风险,最适合老年人的,都是偏稳健的产品。

此前文章《今晚的文章,很值钱》里提到的银行创新存款、券商理财这些,都是风险非常低,比较适合老人的理财工具。

热门贷款产品
  • 利率低 额度高
  • 3分钟极速到账
  • 灵活借还,按日计息
  • 22周岁-55周岁
  • 信用情况良好
    贷款申请 更多
    最新资讯
    资讯
    问答
    ×
    您在哪个城市工作
    机构仅办理当地工作人士申请
    北京
    其他城市
    康波财经
    值得信赖的贷款资讯平台
    联系方式:kangbocaijingxz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