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生康波中选对的,看金融资讯选康波财经
贷款攻略 贷款申请 我身边的富人这样躺赚500万!
我身边的富人这样躺赚500万!

今天,我们不聊赚钱干货,聊聊赚钱的小八卦。

这两天,深圳又火了!11月28日,新华社发表了一篇题为《抑制楼市“打新热”,需要“硬核”举措》的评论文章,矛头直指近日备受舆论关注的“深圳万人抢房”事件。

深圳到底怎么了?

没怎么了,只是你还买不上房,而有的人因为抢房暴富了!

深圳有一个网红盘“华润四期”, 因为新房限价,开盘的价格为13.2万/㎡左右,比周边的二手房均价便宜了约5万/㎡。是的,你没看错,周边二手房18万/㎡起。

购买新房是需要摇号抽签的,也就是说如果你能够抢到一套100平的房子,马上躺赚500万…….

当然,要得到抽签的名额,你需要准备500万验资!是不是流下了贫穷的泪水?

在如此巨大的利益诱惑之下,深圳楼市上演一场魔幻抢房闹剧,喝茶费、高杠杆、众筹打新、代持购房……各种方式层出不穷。

刚刚平静一点的深圳楼市再度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于是28号新华社的重磅发声了:

估计深圳楼市又要挨一记重锤!

跟大家提这件事情,是因为本鹿,其实也曾小小得参与其中。

朋友A,40+岁,公司领导,通过不可描述手段拿到这个“华润四期”指标,本来我们是计划“拼多多”一起买一套,躺赚500万的。但是很不巧,华润被锤之后,计划泡汤了。 

A也很有意思,通过炒房身家亿计。到底多有钱呢?

有一天,他去收租,收完租顺便请小伙伴嗨皮,花了差不多2万,他买单的时候眉头都不皱一下,因为租金收了20多万。他的房产几乎遍布在深圳最值钱、最有潜力的地段。

你可能会觉得,他可真是投资有道、眼光实在是太好了。 

事实的真相是:因为地位和金钱的优势,他比普通人拥有更多的信息、资源和人脉。你不知道的内部消息,他知道;你拿不到的指标,他拿得到,这才是他赚钱的本质。

华润只是一个小小的插曲,在这之前的多个楼盘,他都是这样赚钱的!

有钱人B,女,盘亮条顺、富人家庭,就是学习成绩差,高中的时候就一直想当网红。

后来,父母用不可描述的手段把她送进了一家大学,毕业之后,又给开了个公司专门捧她当网红。

大噶都知道,网红是需要人设的!现在社交媒体上的“白富美”“名媛”泛滥成灾,于是营销团队来了一招出奇制胜,给她打造的是“农村小妹努力搬砖,逆袭白富美,喜获高富帅”的励志人设。

刚好又赶上了,自媒体、网红直播的大潮。

结果,还真挺行!

现在,她也是某平台粉丝百万的网红,开店、直播、做品牌,网红三件套,大家都懂的。年入千万应该是没问题的。

快过年了,“回村省亲”的故事也差不多安排上了。

但是,熟人都知道她一家住别墅,开豪车,乡下也并无亲人。

意不意外?惊不惊喜?

很遗憾,有钱人就是这样收割打工人的!

马太效应

圣经《新约·马太福音》中有一则寓言:“凡是少的,就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凡是多的,还要给他,叫他多多益善。”

这就是所谓的马太效应,好的愈好,坏的愈坏,多的愈多,少的愈少。

马太效应是世间最冰冷的规则,却又无处不在,应用在生活各个方面。 

在社会财富分配上,更是威力无穷,富的更富,穷的更穷,这两个小故事就是很典型的例子。

那么,普通人如何打破马太效应的魔咒,突破阶层?

01

尽快赚到你人生中的第一桶金,摆脱“赤贫阶层”

在普通人的世界里,我们的“第一桶金”不完全就是指金钱,也可以是知识技能、人脉资源等等,也就是经济意义上的资本原始积累阶段。

如果你总是原地踏步是“缺乏工作技能”,那你的第一桶金就应该去学习和积累技能;如果阻碍你成长的是“房子的首付”,那你第一桶金就应该去开源节流存首付;如果你生意施展不开是“缺乏人脉”,那你的第一桶金就是去广交朋友。

第一桶金积累的过程可能无比艰难,但却是走向成功的必经之路。

而“马太效应”告诉我们:要想完成由贫穷到富有的“逆袭”,就必须要迈出那关键的第一步。

02

学习和教育是摆脱马太效应、突破阶层的有效武器

BBC 纪录片《人生七年》,如实记录了在阶层已经非常固化的英国出生的 14 个不同阶层家庭的小孩从小到大的成长经历:从 7 岁开始,每 7 年记录一次,直到这些小孩长到 56 岁。

结果,富人的孩子仍旧是富人,穷人的孩子仍旧是穷人,甚至更穷。

但有一个例外,那就是一个出生于农民家庭的孩子 Nicolas,他考上了牛津大学,然后成为了大学教授,最终实现了逆袭。Nicolas 是通过学习和教育上了名校,实现了阶层跨越。

上文的朋友A也是类似的,他的原生家庭也并不有钱,农村出生,因为考上大学,一步一步离开小村庄,走向大城市,积累财富,突破了阶层。

这里的学习和教育,并不仅仅指的是学校的教育。更重要的是,出了学校之后,你在社会中又学到了些什么?

有句话叫:人是赚不到认知以外的钱的!

投资、理财、赚钱、择业…….这里面涉及到无数的决策,不同的决策会导致不同的结果,而决策差异背后的根本是认知水平。

比如B和她的父母,我们争当企业打工人的时候,她想当网红;我们压根搞不懂网红经济的时候,她父母以及开公司捧女儿了;别人还在“拼多多当名媛”的时候,人家打造“励志人设”……..

(当然,你可能觉得她吃相难看,但是从商业运营的角度,简直让人拍案叫绝)

那如何提高认知水平,做更好的决策呢?

除了学习、实践、交流思考总结,我没想到其他可以提高认知的办法。

热门贷款产品
  • 利率低 额度高
  • 3分钟极速到账
  • 灵活借还,按日计息
  • 22周岁-55周岁
  • 信用情况良好
    贷款申请 更多
    最新资讯
    资讯
    问答
    ×
    您在哪个城市工作
    机构仅办理当地工作人士申请
    北京
    其他城市
    康波财经
    值得信赖的贷款资讯平台
    联系方式:kangbocaijingxz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