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刷屏比较多的字眼,无疑就是“顺周期”。
银行、地产、有色、钢铁、煤炭、……这些本来被叫做渣渣的,瞬间成为网红了!
行业指数的其中一个分类方法:顺周期和非周期。
非周期行业是指,不管什么环境,大家都会照样有需求的行业,比如消费、医药行业。不管现下经济如何,是人总会吃饭、总要看病吃药。尤其在经济环境不好的时候,医疗卫生板块还会逆向出现涨幅(比如前段时间疫情闭关阶段)。
相反,周期板块则会被经济环境的左右。能源、有色金属和金融等,这些行业是要在经济上行的阶段,才会出现涨幅的。
顺周期行业的特点,就是非常容易受到经济变化的影响。之前疫情部分板块表现很差,现在经济恢复在复苏的道路上了,这些行业就会逐渐从低迷中走出来。
比如银行板块,为什么会在上个月底出现一波上涨呢?
一些喜好跟风炒股的人会认为:因为银行一直以来都“便宜”,其他板块都涨太多了,而大资金炒完医药 、消费 、科技 ,现在钱多没地方炒,就涌向的低估值板块。
把某个板块的上涨,单一理解为是市场情绪在左右,这一种说法有正确的地方,但并不是这个板块正真上涨的原因。
市场的涨跌不会仅仅被市场情绪左右。
实际上是,今年上半年疫情影响经济不景气,央妈向市场放水,市场的利率下降,所以银行的收益也变少了。而最近,经济恢复了,央行收回市场上的钱,市场利率上涨了,银行的利润就增加了。利润增加,股价上涨,投资这些股票的指数和基金也连带着上涨。
这个才是内在原因。
至于煤炭钢铁等行业,还有最大的特点,是行业前期投入成本很高。
要先买地、建厂、投资和建造设备、买原材料,后续还有环保压力,废水污水处理等等。这些,都是要先投入成本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开始回本。经济不景气的时候,这些行业的销售量减少,这些投入都会变成巨大的负担,让企业运转难度快速攀升,而维护维修费用,则让这个问题雪上加霜!这样的企业,也只有在经济好转的时候效应才能好转。
恰逢资金涌向低估品种,净值就上来了。
回到标题:顺周期板块,还会再顺下去吗?
这关系到这些行业基金还能不能继续大额进场。
第一,既然是周期,肯定会有再回调的时候。都说了,要在别人疯狂的时候冷静。大家都在说某某板块涨了很多赚了多少的时候,你跟着入场其实很容易追高。这个跟不买排行榜上近期前几名的基金,是一个道理。
第二,这些行业多数都是会涨跌的幅度比较大的。如果是投资心态不够成熟,资金配置不够合理的,是不适合入场的。虽然不少顺周期行业的估值现在还低,但是不应该重仓。
第三,顺周期板块会在经济恢复的时候猛,但是不会持续很久。因为本身这些行业成长性就一般。比如银行,长期买的话,很稳健,不会让你亏损很多。但是在牛市来的时候,上升空间其实是比较有限。在比如一些行业,其实很多企业利润很薄,也已经过了红利期。涨的时候,也不会持续太久。
最后,顺周期板块投资的正确姿势,应该是逆周期进行!
也就是当顺周期板块都非常“艰难”的时候,去趁着估值低先进行“埋伏”,抓紧拿下筹码坐等机会。而在别人晒收益的时候跟风,第一性价比不高,第二很容易被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