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生康波中选对的,看金融资讯选康波财经
贷款攻略 贷款申请 老板不讲武德,打工人要不要讲?
老板不讲武德,打工人要不要讲?

01

上周去理发,突然发现耳边有吵闹声,原来是一个理发店的前员工来讨薪。

先是大吼大叫,工作人员想把她拉到里屋,别影响顾客,她力气贼大,死活不从。

然后就开始摔椅子,把边上两个正在做头发的女顾客吓得赶快“抱头逃窜”,改坐我边上了……

从她反复吐槽的内容看,应该是入职不到两周,因为某些原因,被开除了,但工资可能一直没给结(或嫌给太少),之前和领导有沟通过,但没用,就选择来硬的。

她说了很多遍:“老子每天辛苦上班,做牛做马,工资都不发,我拿不到钱,你们谁都别想赚钱!”

对,她说了无数次“老子”,而不是“老娘”……

正好最近“打工人”和“不讲武德”这两个梗超火,我就联想到一个话题——

打工人,要不要讲武德呢?

注意,以下分析,力哥不是站在老板立场上说的,我只是就事论事,理性分析,帮大家理理思路,做做启发。

有不同观点,都可以交流,但喷我“屁股决定脑袋,无良资本家忽悠打工人”,视为对力哥智商的侮辱,恕我无法接受哈~

02

还是以上面这事为例。

如果这位打工人所言属实,工作不到两周,公司没发工资,或没按自己理解的事先约定发,她的合法维权途径,是去申请劳动仲裁,让政府给做主。

但这么做,性价比可能很低。

一是劳动仲裁也有周期,搞不定还要去法院起诉,你得准备材料,来回奔波,都是打工人,时间就是金钱,本来就只干了不到两周活,以上海理发店洗头妹平均收入看,充其量也就两千多块钱,人间不值得啊。

二是这家理发店,虽然中间换了个老板,人员经常流动,不时忽悠我充钱,但少说也开5、6年了,说明公司经营有基本底线,不太可能故意找茬开除员工,然后耍赖不给工资。

如果这是常用套路,这家店早就名声扫地,鸡犬不宁。

所以我估计,这位打工人应该自己也有亏欠,要么违反公司规定,要么做事不靠谱,被顾客投诉,才会上岗不到两周,就被fire。

更何况,她有没有和理发店签劳动合同,都难说。

这种情况下,通过法律手段维权,可能既不经济,也难成功。

所以想讨回“公道”,只能自己想办法。

来文的,摆事实,讲道理,公司觉得自己与理与法都没错,你不认同就去告我,堵死。

剩下只能来武的……

有用吗?

没准有用。

因为她前东家做的是线下2C服务业,你跑人家门店里大吵大闹,肯定会影响生意。

店里的顾客,一会觉得你们这店管理太差,员工都这种下三滥素质,会对自己人身安全产生担忧;二会觉得咋还拖欠员工工资呢?是不是现金流快断了?老板准备跑路了?

门口的路人,也看热闹不嫌事大。本就是居民区熟人生意,这事很容易一传十,十传百,对理发店声誉造成打击,最终影响营收。

但理发店也不敢对你下狠手,毕竟你就一屌丝打工妹,我得开张接客,理发店二十多张嘴等着开饭呢,真把你打伤,警察来了,事情闹大,喊我停业整顿,那才亏大了。

所以闹到最后,没准理发店实在没辙,再给你2000块,认栽了事。

当然,从这位打工妹句句“老子”不离口,三句问候你家人的素质和情绪控制力看,她可能想不到那么多,就是咽不下这口气,凭着血气来讨说法。

问题是,人在气头上,很容易做出让自己后悔一生的冲动举动。

如果受到刺激,光骂人不够,还得踢椅子,再受刺激,踢椅子也不解气,还得扔杯子,万一杯子把吃瓜顾客砸破头了咋办?

毕竟理发店人多势众,真把人惹急了,没准对方也有人情绪上头,真和你干起来。

美国香港那些闹事青年,事先说好要文斗不要武斗,怎么闹着闹着就变全武行了?

因为本就情绪上头,又和警方贴面对峙,一点火花,就容易炸,一边打砸烧,一边内心充满无限正义,觉得自己好勇敢,好伟大!

幸好你是“孤胆女英雄”,对面人高马大的男员工最多抓你手臂不让你乱来,要是个男的,没准资本主义老拳就上来了。

拳脚无眼,万一打出什么内伤,去医院躺着,还不亏大了?

打架这事,打输住院,打赢坐牢,怎么都是亏。

如果是我,肯定选择忍气吞声。

本就打了一周多的工,损失的也就自己那点劳动力,有时间搞这事,还不如赶快找新工作搬砖。

非得来武的,自己的健康乃至生命安全,都可能受威胁。

03

这道理,用在社会上任何角落都适用。

冲动是魔鬼,我们不知道擦肩而过的路人,脑回路是否正常,为一点小事争执,没准人家真会拔刀相向,你个正常人和神经病较劲,不值得啊。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只有长期从事一线服务性行业,才会发现,原来世界上人和人的认知差异能这么大,很多问题,都是鸡同鸭讲,根本没法沟通。

无论打工人还是资本家,大家都讲点武德,给别人留余地,也是给自己留余地,在商言商,长远看,对自己更有利。

但有时候人被逼急了,只能铤而走险。

前两年P2P行业全体暴雷,我也见过各种投资者W权场景。

有些闹的最凶的,真是把全部身家性命都投了进去,想死的心都有,你不还钱,我就和你拼命。

如果在平台出现资金紧张的初始阶段,手里还有点钱,而你又单独来闹,哭哭啼啼,要死要活,影响人家工作,实在要赶你走,就打110,警察来了也没鸟用,但能对平台形成威慑力。

毕竟一边是强大的公司,一边是弱小的个人,这种情况下,平台实在没辙,可能就会偷偷把钱还你。

哪怕你买的标的明明没到期,理论上不能撤出。

咳…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花钱消灾呗。

但如果问题平台已闹得满城风雨,投资者成群结对来讨钱,那就真没有了——就算能还一部分,也绝不能按闹分配,只要给一个人退钱,剩下的就都要退,不患贫患不均,事态很容易失控。

还有一些滑头平台,会把带头闹事的那几个刺头单独拉到密室,说我把钱退你,但你不能声张,还得帮我在群里稳住其他投资人,让他们别闹。

到头来,还是按闹分配……

04

很多人说中国法院喜欢和稀泥,当和事老,觉得双方不吵不闹,和和气气,最好庭前和解,不行当庭和解,才是法院最大工作成就。

非争得面红耳赤,双方水火不容,上诉反诉再上诉,搞出很大动静,哪怕终审判决,也还是一肚子怨气,反而不利于社会和谐,不好不好。

其实这些年中国法学界一直在强调程序正义,认为法官工作不是“定纷止争”,而是“定分止争”——你这么判会加大矛盾,还是缓解矛盾,人家吵不吵,都和你没关系,你只要按照法律,实事求是判就行。

我原来也以为,法官喜欢和稀泥,是中国法治精神不足的表现,后来发现,这是中国人文化基因造成的。

咱这民族,自古就喜欢和稀泥,儒道释三大意识形态都讲和稀泥。

天人合一、阴阳合一、知行合一、格物致知、太极八卦、色空不二、不净不垢、和而不同、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最后还把三教合一了,中国人的意识形态,千百年来都强调以和为贵,没有什么死活都要坚守的原则,怎么合适怎么来,非常灵活务实,我们脑袋瓜就这么圆。

正所谓“华人见面三分情”,不仅大陆,深受西方资本主义法治精神洗脑的港台日韩也一样,网上撕得热火朝天,真见面了,就算话不投机,也会给对方也给自己留几份情面,不看僧面看佛面,不到万不得已,不会撕破脸皮,毕竟礼仪之邦嘛~

但西方人不这样,是就是是,非就是非,吾爱吾师,更爱真理,没有捣浆糊的空间。

这种认知模式上的差异,长久以来都是中国和西方产生冲突的重要原因。

第二次鸦片战争之所以会打起来,就是因为英国人觉得签了《南京条约》,你们就应该遵守,中国人没毁约,嘴上都说好好好,办办办,喝着白酒,拍着胸脯说您放心,这事包我身上,最后却用各种“你懂的”处世技巧,想方设法拖时间,和你打太极。

英国人被广东官员玩得团团转,最后发现自己被中国人绕进了死胡同,得了,我军舰直接开大沽口,找你家皇帝说理去……

老是和稀泥,和法治精神背着走,实际上就是在鼓励按闹分配,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头大……

05

打工人在职场混,不只为了个“钱”字。

这话不是我说的,力嫂说的。

本来我家都财务自由了,力嫂完全可以不工作,但如今,我干活很佛系,一切随缘,多赚点少赚点不是很care,和网友们东拉西扯,到处走走开开眼,聊聊天,开心就好,但她每天干活很卖力。

也不是力嫂物欲强,还想买个十套八套,而是她在工作中获得了对自我价值的认同感。

真的,财务自由不是人生幸福终点站,就算财务自由,你也不可能整天混吃等死,脑子会变蠢,身材会走样,皮肤会变差……你还是得给自己找各种事做,积极融入社会,赋予生活意义。

人是社会性动物,哪怕生理上不愁吃喝,心理上也没法脱离社会。

之前有个热帖,一个32岁小哥,父母双亡,没有妻儿,卖了房子,加上之前打工攒的钱,一共250万,流动资金、存款、债基、股票、保险都配好,他觉得这点钱够了,就辞职退休,租了个房子,每天睡到自然醒,一个人做饭、健身、玩手机……

作为打工人,你是不是无比羡慕?

我能理解你此刻的羡慕,毕竟我也是苦逼打工人一路过来的,但你可能很难理解他此刻的孤单。

小哥自己说,深夜睡觉时有一种深入骨髓的孤单感,有时实在闷得慌,会专门跑五一广场偷看美女。

长沙黄兴路步行街

马克斯·韦伯说,人是悬挂在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上的动物。

我们和猫猫狗狗不一样,它们吃饱了玩,玩累了睡,睡醒了吃,就可以过得很快乐。

人,不可能。

我们会本能寻求生活的意义,找不到意义,就会空虚孤寂,每天恍恍惚惚,如同行尸走肉。

很多人意识不到这个问题,只是因为每天都在苦逼搬砖,忙到无暇“孤独”。

对于没有明确宗教信仰的大多数国人来说,千百年来,支撑我们吃再多苦也要坚持活下去的最大信仰,是家族、家人、子女后代。

光宗耀祖,子嗣兴旺,就是我们古人的信仰。

小哥准备一生孤独终老,讲真,我挺担心他未来的精神生活……

06

打工有两个功能,主要功能是赚钱恰饭,附带功能是让我们活得像一个“人”,一个正常的社会人,工作会赋予我们很多积极意义。

当然,工种不同,意义的价值也不同。

很多重复性重体力劳动,比如装修工人,意义的分量就比较小,若不是看在钱的份上,真没几人愿意干。

那些赚钱不少,又能给我们带来很多积极意义的工作,才更值得年轻人追求。

需要以精神甚至肉体上的巨大痛苦为代价来赚钱的工作,不到迫不得已,最好别做。

职场是一个熟人间高频接触且精细化合作的小社会,尤其在到处是996异乡人的当代中国,我们每天和职场同僚相处的时间,比家人多多了。

但除了家族企业,职场人之间又没有中国人最看重的亲缘关系,大家都是讨口饭吃,哪怕相互再了解,关系再亲密,也不可能像家人那样。

所以职场人的分寸感,很重要。

别让自己显得太孤傲,离群索居,一毛不拔,把公私分贼请,没人对你有好感,真遇到事了,也没人替你说话。

也别真把职场当家庭,把同僚当家人,公私不分,没心没肺啥都敢说,本来没事,可能也会因此摊上事。

有人说,职场人就该安安分分把事做好,别拉帮结派,各种站队;

也有人说,有人就有江湖,中国说到底还是人情社会,做对事不如跟对人。

我觉得都不对。

踏踏实实做好事,让自己的专业技能不断精益求精,非常重要;

眼光精准跟对人,在对的行业,对的企业、跟着对的领导工作,也也重要。

这是事半功倍还是事倍功半的问题。

总之,职场也得讲究平衡,别走极端。

PS:赚钱的常规手段,无非职场、创业、投资理财三条路。

热门贷款产品
  • 利率低 额度高
  • 3分钟极速到账
  • 灵活借还,按日计息
  • 22周岁-55周岁
  • 信用情况良好
    贷款申请 更多
    最新资讯
    资讯
    问答
    ×
    您在哪个城市工作
    机构仅办理当地工作人士申请
    北京
    其他城市
    康波财经
    值得信赖的贷款资讯平台
    联系方式:kangbocaijingxz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