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生康波中选对的,看金融资讯选康波财经
贷款攻略 贷款申请 负债百万的70后老男人,还能翻身吗?
负债百万的70后老男人,还能翻身吗?
摘要:现在他最大问题是知识体系比较杂,属于杂家。信息化咨询、财务咨询、易经风水、金融投资都相对专业,但是却没有在某个细分化的领域,打造出自己的独立IP,所以现在必须先做减法。

炳圻是群里70后军团里的一员,在这个年纪负债百万,又来再次创业,是一件很艰难的事,也是一件很需要勇气的事。但是,男人的字典里也没有“不行”两个字吧,拼就是了,水来土掩兵来将挡,天塌下来当被盖。 

他,见识广泛,学识渊博,阅历丰富,在非常多的知名大企业工作过,兴趣爱好广泛,是一个饱经风霜的有才之士。

他来自于中国最偏远西北部的一个小乡村,小时候天天都是种地和放羊,放羊时经常望着山峰想着山后会是什么。山的那边是山,但是山的那边的那边呢?

后来他考上了大学,终于走出了大山,看到了山后的景象。大学专业是法律专业,但他并不喜欢这个行业,毕业后找了份法律助理的工作,没做多久,发现自己对IT很感兴趣,于是通过公司的资源自学,几个月时间就调到了MIS部门负责IT工作。

1年后,他跳槽到一家互联网软件开发公司,刚好碰到了IT互联网时代,随便开发个小的Web系统,就可以赚个小几万,要知道当时上海房价才5000元左右。他主业+兼职弄些二开(软件定制开发)的收入,就可以活得相当滋润。仅仅26岁就在上海买了120多方的重点学区房。

年轻有为,意气风发,那么难免也会有膨胀的一天。他也一样,在27岁的时候开始了人生中的第一次创业。由于开发技术很硬,接下的项目很多,扩展速度过快,发现管理跟不上。要管销售,又要管开发,精力严重不够,严重忽略项目回款周期对现金流的影响。接着发现资金太过紧张,满脑子都是员工工资,赚得钱都给员工发工资了。由于太过于心累,最后索性就把公司关了,安心想休息一段时间。

为了学习知名软件企业如何管理,他到了知名软件公司工作。为多个大型国企、外企、私企进行信息化项目咨询、实施。这段经历,让他个人知识技能提升很大(IT架构、企业信息化、财务知识),也结识了许多大企业高管,成为很好的朋友,未来这些人脉价值很有用。

到了35岁的时候,他觉得自己有危机感,迫切要转型,于是去了一家知名券商从底层销售开始干起。一年后成为了部门负责人,同时把相关基础证书都考了(证券、基金、期货从业资格以及相关分析师资格)。还参与过当年引爆全国券商的“万2佣金大战”,取得了辉煌的战绩。

因为喜欢炒股,一直在没日没夜的研究股票。2014年开始遇到了牛市, 2015年峰值时账户最多盈利好几倍,近千万利润。人赚钱时,很容易膨胀,融资加了杠杆,想实现人生的第一个5000万。可惜,幸运女神再也没有眷顾他了,6月大跌时,由于加了杠杆,自己方寸大乱,没有及时止损,一夜回到了解放前。不仅本金赔光了,还负债一百多万。

人性贪婪的欲望,是最难控制的,人生的大起大落就在这么短短的时间内都经历了。

后来他到了知名会计事务所工作,负责企业内审和IT审计工作,同时辅助财审团队验证企业财报数据真实性。2019年中国十大牛股之一,就是他负责财务内审。今年8月份科创板上市的一家公司,也是他去年负责内审参与财审的项目。中国某家大型军工上市公司也依然是他负责企业内审的。

因为不甘心,因为不认命,所以他准备开启第二次创业之旅。

现在他最大问题是知识体系比较杂,属于杂家。信息化咨询、财务咨询、易经风水、金融投资都相对专业,但是却没有在某个细分化的领域,打造出自己的独立IP,所以现在必须先做减法。 

他带着4个想法来找三金哥的:

 信息化咨询

财务咨询

 定投科技股

 风水易经(业务爱好已经10年了,小圈子里有些小知名度。并且真正拜过师,学过这方面的知识技能)

同时对如何变现,以及如何打造ip有一定的疑惑。

信息化咨询,主要是ERP咨询,还有IT风险咨询,完整的叫法应该是信息化规划咨询,这个属于to B的服务。 

财务咨询,其实也和上面性质差不多。

这两样都是to B服务,比较依赖资源,虽然他有不错的成功案例,但从0开始做ip,变现周期可能会拉得很长。

风水易经这块,其实三金哥最看好。他学了10年,并且有专业的师父教学,已经学到了高位,法术、道术这些都背过了。有真才实学的人,做这行是非常容易做出高价和口碑的,而且高端客户的转介绍会非常多。 

但是他说师父让他不能靠此为生,仅仅作为爱好就行,怕被反噬。所以他不太想走这条路,怕违背师父的意志。

那么,就剩下金融投资这一块是比较容易长期做下去,且不太难出成绩的。而且在定投方向上,他细分出了科技股定投领域去耕耘。定投基金,年化收益做到了10%~12%,而定投科技股,目标是实现年化收益15%~18%。

类似这些ETF指数基金,他在里面进一步会筛出来最具投资价值的股票。

做股票方向,荐股是违法的,不能做。但是做付费社群提供其他价值是可以的。社群必须是展开很多服务,才能有足够的价值。例如三金哥的社群,会给群员规划创业方向,教执行落地,以及后续的一系列在实际操作中遇到问题的解答,以及撮合人脉资源等等。这些价值是三金哥支撑起社群的原因。

那炳圻可以提供什么服务价值在社群呢?他可以提供科技股中最具投资价值的投资分析报告、现有科技股中风险报告。

虽然这些报告在很多收费软件里也有,但收费软件中这些报告,更多是券商研究分析报告。这些数据真实性,券商研究员不会认真研究的,只是用数据来证明数据。在很多券商研究发内心报告中的上市公司财报数据本身就是很不准确的,研究员用这些数据来分析这家公司,只会错中加错。而炳圻可以提供自己在专业角度的分析报告,分析这家上市公司数据相对真实性。

比如:有10个维度来判断这些年报数据可靠性,这些必须是财审出身或是做过IPO才懂的,而他就是做过了这些工作,还有着成功案例。

许多上市公司财务人员,连个成本还原都稀里糊涂的,太依赖ERP软件了。但是软件本身参数是否正确,这些财务人员,真正懂的人少。造成报表数据表面上没问题,但是细化下去,逻辑有问题。 

变现模式要有过渡,前期从简单开始的话比较好,稳妥。社群→卖书→知识培训  这个发展流程是比较容易走通的。

至于内容创作,在知乎回答和写文章引流。

每个领域都有自己的行文框架,写文的时候,可以按这个框架去套。他的科技定投领域,也一样要整理出自己的框架 。

例如这个,这个是知乎比较普遍的框架,基本上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领域基于这个模型去演变,而且框架是可以提炼的。

说白了,我们去知乎写回答都是为了引流,怎么能吸引人关注很重要。当然,专业度是要的,但并不是说只考虑写得很专业很深,而是从读者的“体验”入手,体验好,看的爽,才会关注你。

找到10个比较成功的大V,挑出自己最喜欢的风格,然后提炼出他们的框架,模仿他们的写文风格。写出来有感觉了,再按自己的想法去优化改进。总体来说,就是先模仿后创造。

但千万别做搬运这种蠢事,靠搬运吃饭的人是投机取巧的,绝对不会有未来的,被淘汰也是迟早的事。很多人觉得搬运是耍小聪明,但在三金哥看来这其实是愚蠢至极,鼠目寸光。就算赚到了一点小钱,后续也不会有任何积累的。

模仿别人可以,参考别人可以,但搬运一定不可以。

行文框架有了,那么文章的系列框架也得提前规划好。在写这个系列前,就把整个系列的标题写出来了,知道标题也知道大概要写哪些内容了。用思维导图可以列出来,这其实就是一个专栏的概念。如果写文章没有规划好,那么文章之间没有联系,没有体系,没有递进,没有规划,是一个散乱无章佛系的写法。

例如这个大V:

他这个死磕指基系列,1、2、3、4、5、6....就是一个系列框架! 

那么换在科技股定投领域,炳圻应该如何展开呢?如何由浅入深的规划呢?

按照常规,首先要让人喜欢上,那就得先说赚不赚钱,为什么赚钱,赚钱的原理是什么。然后才是什么是定投,科技股定投有什么优势,跟其他领域有什么不同。

按着这个思维下来,就能规划整理出一个系列的标题了。前期先规划1-3个系列,够3个月工作量就好,每个系列30篇。

刚刚说那些系列写完之后,还可以写关于如何分析真正的市场数据,如何观察,分辨真伪等内容。 

深耕一个平台,建议专精于知乎。对于个人创作者而言,平台不在于多,在于深。头条流量大,但是屌丝居多。头条流量大,但是屌丝居多,在知识付费变现层面远没有知乎靠谱。

至于人设怎么设计呢?

一个70后的老男人,曾在知名会计事务所工作,负责企业内审和IT审计,辅助财审团队验证企业财报数据真实性。曾参与过某上市公司和中国最牛军工上市公司内审。目前专注领域就是定投科技股。定投基金,年化收益10%~12%,定投科技股,目标是实现年化收益15%~18%。现深耕自媒体,分享我的专业知识。

而培训和社群模型都可以参照群里做外汇的宝哥,不清楚的可以再看看这篇文章:

优秀群员●东北小哥的外汇躺赚玩法

虽然宝哥是做外汇的,但模型也可以相通的。还不清楚的话,找宝哥聊聊就好了。

凭借他这么优秀的人设光环、经历、知识,深耕好科技股定投领域,根本不愁轻资产变现。金融领域社群和培训有多赚钱,我想大家去百度搜一下,看弹出来的广告都能明白。

热门贷款产品
  • 利率低 额度高
  • 3分钟极速到账
  • 灵活借还,按日计息
  • 22周岁-55周岁
  • 信用情况良好
    贷款申请 更多
    最新资讯
    资讯
    问答
    ×
    您在哪个城市工作
    机构仅办理当地工作人士申请
    北京
    其他城市
    康波财经
    值得信赖的贷款资讯平台
    联系方式:kangbocaijingxz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