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深圳有点冷。
窗外的光影,都有秋意了。
(对是秋意,深圳是没有冬天的)
01
昨天,收到个难过的消息。
我先生家感情极为亲厚的大伯娘脑中风脑出血,送医院了。但人当时就已经神志不清。
到医院已经没法救了。
几个哥哥姐姐,都连夜赶回去了。
但今早人就去世了。
真是难过得不行。
前几年一个叔父脑梗死,前一分钟还跟家人说说笑笑;后一分钟倒地人就亡故了。
这给我极其深刻的印象。
所以,经常有小伙伴问我买重疾:
要不要加心脑血管2次赔付。
我都不主张加。
因为对比起来:
加癌症2次赔与加心血管疾病2次赔的成本差不多,甚至比癌症2次赔还要贵。
达尔文3号,加心血管疾病,就要贵上千块。
30年,就多交3万块。
但对比癌症2次赔,心血管疾病能赔到的几率恐怕要低得多。
就是因为,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太高,太快。
有的甚至没到医院,人就挂了。
2次赔付的几率极小极小。
今年9月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发布《中国心血管病健康和疾病报告2019》,报告里推算国内心血管病现患人数3.3亿。
其中脑卒中1300万,冠心病1100万,肺原性心脏病500万,心力衰竭890万,风湿性心脏病250万,先天性心脏病200万,下肢动脉疾病4530万,高血压2.45亿。
数量非常庞大。
而这些数量庞大的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极高,甚至大大超过我们闻之色变的癌症。
报告里统计:
2017年心血管病死亡率,农村是311.88/10万;占所有死因的45.91%;城市心血管死亡率:268.19/10万。
占所有死因的43.56%。
死亡率非常高。
这里面,脑血管疾病数据也很吓人。
2017年,中国居民脑血管病死亡率为147.04/10万,占总死亡人数的22.4%。
所以除非是心脑血管的轻症,治疗后还能生存。
2次赔有存在的意义。
心脑血管疾病达到重疾,死亡率极高,2次赔的几率极小。
所以真心不太建议去浪费那几万块钱。
与心脑血管死亡率高相反。
癌症的生存率越来越高。
2018年1月30日,知名医学杂志《柳叶刀》杂志在线发表了2000-2014年全球癌症生存趋势检测报告,即第三轮全球癌症生存分析(CONCORD3)。
来自:柳叶刀-中国大陆数据
发病率极高的乳腺癌、宫颈癌、前列腺癌,5年生存率逐年提高。
对比其他发达国家,肿瘤的生存率更加高。
这逐年增高的生存率中,都是癌症能获得2次赔付的机会。而现在优秀的重疾险,癌症2次赔的间隔期,都只要求3年。
对比5年生存期的数据:
3年能拿到癌症2次赔的机会又大为提高。
所以,在买重疾险里,到底是选择:加癌症2次赔,还是加心脑血管2次赔。
我都坚定的站:加癌症2次赔。
02
也因为这次大伯娘脑中风脑出血亡故。
职业习惯,就在想:这种急病身故,买纯保重疾(不带身故)的重疾险。该怎么赔。
与这次疾病,最接近赔付的条款是:
脑中风后遗症和深度昏迷。
但脑中风后遗症的赔付:
要求疾病后180天的时间要求。这急速死亡的情况,根本达不到理赔要求。
深度昏迷:
也至少要求96小时。
我再三问工作人员,这种脑中风脑出血到身故的程度,但并无达到180天、或者深度昏迷未到96小时。
难道就不能赔了?
额......回答令人有点心酸。
“确实有可能赔不到(之所以说“可能”,脑血管疾病可能其他病种可以赔)。所以建议买纯重疾的同时,一定也要配置定期寿险。”
省钱,又不失保障有漏洞。
话虽如此。建议也合理。
但我却是不太满意这个回答的。因为同一个病因,还能生存180天能赔;反而身故了不能赔。
但显然不合常理。后者的疾病程度还重些不是么?
03
可是我不满意没用啊。
以前很多重疾产品,都是捆绑身故的。因此发生这种极小概率急病身故的,重疾赔不到。直接按身故赔了。
纠纷少。
但现在纯保重疾的产品多了。
就有可能因为时间条件达不到,而赔付不了。这估计会产生一些纠纷。
目测,过几年重疾条款还是要大改的。
不过当下嘛,没办法。
还是建议大家:买重疾险的同时,定期寿险也要配置好。
以免保障有漏洞。
嗯,更多保险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