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我们社群有个小伙伴私信我,说遇到了瓶颈,向我付费咨询。
今年的特殊国情,让很多原本生活安逸的小伙伴都开始焦虑起来,忙着充电,忙着寻找副业机会。
包括绝大多数开实体店的朋友也是一样的处境,因为谁也不曾想,有一天会遇到真正的“半年不开张”,实体业哀鸿遍野。
我们还算幸运,公司项目是建立在互联网上,项目定位又是准刚需,线上拓客,物流配送到家,
虽然刚开始的前几个月业绩也略受影响,但不至于伤筋动骨,过了今年夏天,业绩已经基本回复正常了。
这就是“项目定位”的重要性,
过度依赖某一单一渠道或者政策行情,顺境的时候确实能够风生水起大赚一波,但是遭遇不可抗力后,这种逆境会把之前所有的盈利都吐回去。
这也就是为什么“经营品牌”的风险比“销售品牌”低得多。
品牌具备坚强的生命力,即使经历风浪,只要存活下去就有翻身的机会;
而“销售”则是过分依赖于产品周期、政策行情等,比如今年的这种不可抗力,如果业务是重资产的,比如租赁大面积店铺商场,员工规模巨大,一旦遭遇这种行情,几乎都不可避免要流血流泪了。
很多做自媒体的朋友,专注于做某一个细分行业,比如做某宝,某多,某东,做店铺经营或者培训,
从短期来看,专注和执行确实能够赚到钱,
但从长期来看,平台的游戏规则无时不刻都在变化,变化意味着不可控和风险,
我朋友的一个亲戚,前几年某宝代运营刚开始兴起的时候就进场了,一年买宝马买房,第二年就年入千万了,
再后来这个行业发生了剧烈地震,大批代运营都被逮进去,
这个亲戚也不幸免,三年干了4000万,获刑6年。
咱们这里不展开聊“灰色”和风控,单纯从项目生命周期来讲,过分依赖就等于开车没买车险。
那什么样的“品牌”经营模式是风险系数最低的呢?
授权。
国外的阿迪耐克,一个钩子,全球授权,多渠道收费,不管行情好坏,旱涝保收;
国内的“南极人”,授权玩法已经炉火纯青,服装鞋帽生活家居,每一个细分行业都给不同的公司出授权,比如袜子,内衣内裤,鞋子,帽子,洗漱用品,自行车....
从经营角度来讲,我们任何一个人,乃至公司,都应该建立一套长远的经营标准,
一块是短期内能够赚钱的项目,保障生活;
一块是长期的品牌建设,保障未来。
还是拿上面距离的某宝代运营项目来说,
短期来看确实能够赚钱,但是公司只梭哈了这么一个项目,
营收单一,公司和员工为了博取利益最大化,在销售层面就容易擦枪走火,出事也是在所难免的。
那如果公司在操作这个项目的同时,还培养了其他副业,比如行业从业人员的培训,供应链,
就单单把摄影拍图修图这块业务拿出来,依然是有机会做到年入几千万的好生意。
而且这种副业一旦做起来,是具备了很长的生命周期的。
再看看自媒体行业,也是同样的逻辑。
很多博主专注于做项目,项目生命周期完了,他前期沉淀的东西也都没有用了,
比如专注做“内涵段子”的工作室,在内涵没有被毙之前,月入几万几十万的大有人在,
但是后面情况大家都知道,内涵没有了。
那这些专注于做内涵的工作室就相当于需要重头开始。
人生规划、职业规划和我们做资产配置是一个逻辑,
按照主次和重要性分等级,
每一个环节均有投入,不过分依赖单一环节。
为什么有些生意人赚着大钱,但历某个风险,就一夜回到解放前?
为什么有的职场金领拿着几十万上百万的工资,公司或者自己遭遇问题的时候,依然会穷到囊中羞涩?
没有合理配置自己的资源,
过分单一依赖一个渠道,这是他们出事的通病。
话说文章开头我讲的群友咨询,我们普通人该如何规划自己的职业?
我的建议很简单,
把目前能够满足生活开支需求的工作做好,做精,尽量赚到多的钱,
在工作之余,打造自己的个人品牌,为长远做打算,
品牌之路其漫漫远兮,
一旦做成了,真香。
如何打造个人品牌?或者说如何开展副业?
我们下一篇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