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的大涨之后,市场出现了一些比较大的回撤,特别是之前某些机构抱团的板块和股票,经常出现闪崩。
有不少老铁看着前期账面上的盈利开始缩水,就着急了起来,后台经常收到这样的留言:
“XX基金我要不要卖掉?再跌一跌我就要亏本了。”
“XX股票我拿了有好几个月了,前段时间好不容易赚了点,现在又回到成本线了,我要不要撤?”
大家记住,你炒股买基,一定不能仅仅是为了保本。
投资股票和基金,是为了赚钱,然后用你赚的钱买更多的股票和基金,然后再赚更多的钱。
我上周日的时候跟大家讲了一个大妈2003年买了4.7万基金,到今年翻了28倍,总资产达到了137万元。
她为什么能获得这么高的收益?
因为她把这笔钱忘了,忘记了成本,忘记了盈利,每年的分红会继续再买这只基金,最终一不小心做到了我上面说的那样——
买了基金赚了钱,然后用赚到的钱买更多的基金,然后再赚更多的钱。
那怎样选择好的股票和基金呢?
彼得林奇在《成功的投资》这本书里讲了下他自己如何成为一个选股者的,我觉得对我们有很大的启发。
他认为“股票投资是一门艺术,而不是一门科学。”
艺术的意思指的是,你想要通过一个严格的训练,对一切事物进行严格数量分析,是不一定能做好投资的。
你每天只是盯着一些财务数据,苦思冥想想要分析出一个公司的股价应该是涨还是跌其实大多数时候是徒劳的。
你更应该做得是进行公司实际经营情况的调研,去了解你买的公司。
对我们很多上班族小白来说,进行公司实际经营情况的调研并不意味着一定要去公司总部,并不意味着一定要跟高管对话。
很多时候,你自己买一个公司的股票,你自己作为这个公司的消费者,对它就应该有一个初步的判断。
产品喜不喜欢,生意是好是坏,同业竞争者怎么样。
这也是为什么,我跟大家说,如果你是小白,炒股的第一课一定是买一些自己看得懂的公司。
最好买自己行业内的,或者你真实认可它价值的公司股票。
不过在炒股的过程中,逻辑是非常重要的一点,我们也要学会训练自己对事物判断的逻辑。
你看了很多资料,也有自己的初步认知,最终能不能通过这些细节得出一个合乎逻辑的结论,是决定你要不要下手最重要的一环。
所以,炒股多学逻辑。
在几个世纪以前,当太阳升起的时候,古代人听到公鸡报晓误以为是鸡叫醒的太阳。
这就是混淆了因果关系的混乱逻辑,我们在炒股买基的时候可不能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