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生康波中选对的,看金融资讯选康波财经
贷款攻略 一个让大部分人看完懵逼的菜单?
一个让大部分人看完懵逼的菜单?
摘要:在有消费力且有休闲购物属性的商场店还好,但是如果你处在的是个刚需型快餐型的商圈,那问题就暴露的特别明显。

群里兄弟做了一个花甲粉的品类,从开业到现在菜单问题一直比较头疼,改了好几版,表面上来看它是个普通的设计迭代,但背后反映了品类特性、顾客反馈,甚至老板性格以及商圈选址等问题。

比较有分享价值.........

他做的是花甲粉,奏是介个,这个品类说实话挺好的,你可以把它理解为酸辣粉的升级版,属于一个解馋类型的偏小吃属性的快餐,主要的客群是小姑娘,而且是有消费力的小姑娘,比较适合的选址是有消费力的商场店或者美食城。

因为是粉类,所以作为那种刚需快餐、工作餐不一定卖得好,因为大多数蓝孩子吃不饱,且价格不便宜。

这是雪叔,也就是老板,修改的第N版菜单,对了,雪叔是艺名,东北帅小伙,去年俺俩还面过基。

这个菜单咱先不看具体的东西,你一打眼第一感觉是不是“乱”?

好,接下来咱们看看最初的菜单长啥样,这个菜单是品牌方提供的。

我可以描述一下,整个菜单的排版是:

1、先选海鲜

2、再选汤底

3、再选肉类

4、再选丸子类

5、再选蔬菜类

6、再加主食(粉、面这些)

7、这一部分是优惠套餐推荐

8、这块就是饮料什么的

整体呢是这么个逻辑,其实呢,这个逻辑是不乱的,你看我刚才屡下来很清晰,但是逻辑不乱不代表他没问题。

首先请把包括我们自己在内的所有消费者当成是“没有耐心的傻子”。

没错,就是没有耐心的傻子。最初这个纸质菜单,你发现没有,它像一个火锅店的菜单,那花甲粉是啥呢?他是个快餐!

先不说看到这些密密麻麻的字你烦不烦,就这个快餐和正餐的定位,就让很多消费者迷惑。雪叔反馈说70%-80%的顾客看不懂这个菜单。

在有消费力且有休闲购物属性的商场店还好,但是如果你处在的是个刚需型快餐型的商圈,那问题就暴露的特别明显。

雪叔这个店虽然是个商场店,但是个写字楼复合型的商场,工作日有大量的周边办公人群来吃快餐,消费力欠缺。

当他们看到这个菜单的时候,其实是懵逼的,本来想着吃个10-20块钱的工作餐来着,好家伙你这给我比比划划,感觉是在吃“火锅”?等等,我不是来吃工作餐的吗?

而且看你这个菜单,感觉吃一顿价格肯定不便宜。惹不起惹不起,走了走了,不吃也罢。 

所以说雪叔这个商圈,既要兼顾工作餐的刚需,又要发挥他这个品类的优势,让逛商场的、具备消费力的休闲购物客群多点些菜,以此来提高客单价。

改了无数次,才有了文章最开始那版,我们再来回顾一下:插个题外话啊,如果看这篇文章的你是个妙龄单身小姑娘,那么就嫁给这个老板吧。因为通过菜单,我们不难能看出老板是个非常细腻且用心的大暖男。

为啥这么说呢,你看昂,很多顾客搞不清汤底都是啥,他就用了很大一块面积来介绍六款汤底,每一款汤底文案描述的都非常详细。

很多顾客加菜的时候都会点配菜,所以这一版设计在配菜区把蔬菜前置了,而且根据顾客反馈,很多配菜不知道是啥样,比如海虾是啥,鸡毛菜是啥?大家都不清楚,老板干脆每个都加了实物照。甚至每个食材有多少克,多少个,多少钱,都写的清清楚楚。

还有,主食里面粉丝是170g,米粉是240g,拉面是一包,都给你写的板板整整,明明白白。

但越是细致,顾客越是懵逼,看似一个菜单里面回答了所有顾客的所有问题和疑虑,生怕因为自己描述的不清楚遭来不好的顾客体验和差评,“客官您可看好了哦,您点的这个鸡毛菜是40g,标记的清清楚楚,您可别点完再说少了”

但也正是因为这样,因为你太想讨好所有人,最终导致这个菜单主次不清,文字太多,颜色太多,图片太多,全是图不如无图。

这不是个菜单了,而是个说明书。你们现在买东西谁还看说明书呢?!

咋改?群里兄弟也提了不少意见。

我想的一个逻辑,整个菜单可以分为AB面,A面是正常的自选配菜,B面是主推套餐。那么A面就是给周六日的客群提供的,而B面就给工作日的白领们享用。

这个是我简单画的示意图:

整个点餐逻辑依旧是1→2→3这三步。先选主食,再选汤底,最后自选菜。

之前那个菜单虽然也是123这个逻辑,但是你注意老菜单(下图)第一步里面:

它把花甲和主食分来了,花甲标一个价格,不同的主食又标了一个价格,这样顾客首先要记住花甲多少钱,主食多少钱,然后他还要算一下,花甲加主食一共多少钱,作为客人很累的。既然花甲和主食都是必点的,为啥不直接绑在一起,设置一个基础价格,这样对谁都好。

记住:把顾客当不愿意思考的傻子,菜单尽量简化他的思考,帮他决策。

然后在汤底的描述上,我似乎能明白雪叔是啥意思:

第一是想通过文案把汤底的价值感表现出来,什么泰式咖喱,什么鲜椒麻辣。第二是想更直观的加几个图给顾客展示,但我觉得复杂了。原来不加图顾客看不懂,现在你加个汤锅的图形,然后配个色就能懂了?况且汤底这玩意,在整个菜单表现的权重里面,有那么重要吗?

直接在菜单右上留一块区域,文字简化成“番茄、咖喱、酸菜鱼骨、微辣、中辣、麻辣”,就差不多了。

接下来就是配菜区,也就是第三块,这里面分两小块,可以左边放高毛利、招牌或者被顾客问到最多不知道是啥的菜品,这些菜品需要加图展示,引导他点击消费或者解决他问“这是啥”的困惑。

右边直接改成素菜区、丸子类、肉类,或者合并价格改成1.5元区、2.5元区、3.5元区,并且不加图,用纯文字表述。最重要的是,加一句引导话术:每人推荐X-X个自选菜。

有了这样一个引导暗示,顾客也会顺着你的思路去点X个配菜,以此来提高客单价。

当然以上只是我个人看法,这里面肯定还会涉及到落地过程当中的具体问题。但是不难看出雪叔这个菜单,首先是缺乏排版和设计能力,除了美观性,你想重点突出表达的东西,都是要通过视觉变现来完成的。

其实就是本该把一个清晰简单明了的展示变成了说明书,试图满足所有人,但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热门贷款产品
  • 利率低 额度高
  • 3分钟极速到账
  • 灵活借还,按日计息
  • 22周岁-55周岁
  • 信用情况良好
    贷款攻略 更多
    最新资讯
    业绩比较基准与年化收益率区别及投资指南
    资讯
    问答
    ×
    您在哪个城市工作
    机构仅办理当地工作人士申请
    北京
    其他城市
    康波财经
    值得信赖的贷款资讯平台
    联系方式:kangbocaijingxz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