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一直处于两极分化,富人越来越富有,穷人越来越穷。
相信大多数人都不想变穷,却在不知不觉中让自己成为了穷人。
怡心先给大家讲一个买鸡蛋的故事,富人和穷人同时想买两个鸡蛋,富人认为自己亲自去买鸡蛋有点太浪费时间,于是找了专门会挑鸡蛋的人去买鸡蛋。
买了鸡蛋以后富人只需要多付给别人一点跑路费,但划算,毕竟富人用买鸡蛋的时间已经赚回了买鸡蛋和给别人的跑路费。
穷人买鸡蛋为了买到便宜点的鸡蛋于是跑了一条又一条街,目的就是能够买到便宜几毛钱的鸡蛋。
最后,合计鸡蛋确实每个便宜了2毛钱,但花了一天时间,也就是说用了一条时间才节省下来了几毛钱。
其实穷人也可以像富人一样,就近原则看到比较好的鸡蛋买了就完事,买回来拿回家然后开始做别的事情或者是学习,争取把时间花在刀刃上。
但穷人不会,这个就是贫穷陷阱,意思就是越是穷,越是没有什么,越是在乎什么,然后就像掉进了一个陷阱里一样,无法自拔。
因为太穷,穷人想到的往往是今天买什么菜可以省钱,一个子掰成2瓣使用,最后发现自己能够节省下来的钱并不多。
就如深夜回家,穷人依旧想的是现在有没有公交车,站在这里等上几个小时是不是公交车就来了。
即便是别人告诉他,现在已经很晚了,没有公交车了,但他依然在合计,假如现在打车,明天该吃什么呢?身上就这点钱,打车了就没钱了。最后等了一晚上公交车没来,自己走路回家,第二天生病了,只能请假。
如此一来,便陷入越来越穷的地步里了。
这便是贫穷陷阱,穷人被穷人思维束缚的太紧,无法自拔。
那么如何才能摆脱穷人陷阱呢?
1把花出去的钱利益最大化
解铃还须系铃人,只有突破自我才能从贫穷陷阱里跳出来,尝试新鲜的事情,从而突破自我行为。
具体如何做?简单来说就是不要在一个位置停留太久,你对他越熟悉,它便会在你的心里处于中心位置,你就会越倾向于从它出发、以它为中心,并且陷进去。
停留的时间越短,陷进去的可能性就越小。
比如打车这件事,平时如果在情况紧急的时候,选择打车。那么便不会每次都用固有的坐公交车的思维即便是在深夜也要等公交车,最后导致自己花费更多的钱。
因为生病了,你不但耽误了工作而且还需花费药费,这个比起打车那点小钱可要多得多。
做任何一件事情,不是不可以去计较,而且应该合理计算花出和得到是否成正比。
怡心在花钱时也会算计,但大多数时候都是算计这笔钱,花出去是否具有价值。
比如出去旅游,怡心也会再想到底打车划算还是坐公交划算,后来发现打车更划算,因为节假日公交太难等人太多。
打车可以早点到,到景点以后可以多玩一会儿,同时还可以早点回家,回家以后怡心还可以继续码字赚笔稿费。
相当于今天花出去的钱,利用回来的时间从另外一件事情上赚了回来。
这就是突破,别老想着自己没钱,花出去的钱,后面需要做别的该怎么办?而是把花出去的钱如何实现利益最大化才行?
2适当负债,更有利于摆脱贫穷思维
穷人就不能负债了?恰恰相反,穷人就是因为太过于保守,太过于算计,才让自己掉进贫穷陷阱。
这就相当于把自己关进了小黑屋,怎么跑也跑不出来一样。
怡心在月入3000的时候,就敢负债22万买了一套房子。
月入3000元是十足的穷人,但为什么怡心那么穷也敢负债呢?
在怡心看来负债可以激发自己努力赚钱的潜力。
因为钱太少,房贷太多,不得不去思考如何挣钱这件事情。
最后便是思维越来越活跃,不断的发展副业,建设管道收入,最后让自己收入越来越高。
虽然不算富人,但至少已经摆脱穷人陷阱,正往富人的道路上赶。
3要有投资思维
穷人就是太专注把事情集中在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上,往往会忽略投资自己,投资理财。
甚至比较害怕承担风险,投资100元希望立马能够赚回100元,投资的100元亏了10元,想想就开始害怕。心想自己那么穷,把这100元亏了怎么办?是不是会越来越没钱了呢?
于是赶紧赎回来,生怕越亏越多,可即便是现金也会贬值,而且那才是真正的越亏越多。
年初的100元到了年末可能就变成了95元,相当于亏了5元。
年初把100元投入到基金里,虽然这期间也会亏损,可能亏10元,可能亏20元,但到了年末可能还会赚20元。
这个就是投资思维,投资思维才能产生复利,只有产生复利效应才能让自己慢慢变富。
很多投资者都想让巴菲特说出自己变富的秘籍,而巴菲特却只说了四个字:慢慢变富。
看似简单,却鲜有人做到,穷人要么急功近利想要快速变富,要么陷入贫穷思维无法自拔,最后无法变富有,唯有改变方能慢慢变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