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生康波中选对的,看金融资讯选康波财经
贷款攻略 记住:中国财富分水岭
记住:中国财富分水岭
摘要:请记住这条财富分界线,在能力范围内,尽量到这条线东南侧寻找发展机会吧~

01

中国有一根很重要的人口分界线,叫“黑河(瑷珲)-腾冲线”,是由我国著名地理学家胡焕庸在1935年首次提出的,又叫“胡焕庸线”。

中国有一根很重要的人口分界线,叫“黑河(瑷珲)-腾冲线”,是由我国著名地理学家胡焕庸在1935年首次提出的,又叫“胡焕庸线”。

胡焕庸线是一条假想出来的线,从中国最东北的黑龙江黑河(瑷珲城)到最西南的云南腾冲,画一条直线,直线东南,人口稠密,直线西北,人口稀疏。

具体的比例是:东南侧约占中国面积4成,却生活着95%的人口,西北侧约占4成面积,却只有5%的人口。

我们正面临严峻的老龄化挑战,除了北上因为存量人口实在太多,其他所有城市,几乎都铆足了劲在抢人,所以人口是未来最宝贵的财富。

当地经济能不能繁荣,居民收入能不能提高,房价还能不能上涨,归根到底,都要看人口的流动趋势——人口不断流出,特别是年轻人不断流出,注定前路黯淡,人口不断流入,特别是年轻人不断流入,注定前途似锦。

但这只是问题的表象,更深层次的问题是:这种人口分布的巨大差异,是如何形成的?

中国第一个统一王朝,秦朝的版图,东到大海,北到长城,西边则沿着河套平原西侧边缘的银川-兰州一线,过汉中,到四川盆地和青藏高原边缘,最后延展到滇西,差不多就是腾冲的位置。

除辽东之外的东北那是还处于渔猎游牧状态没搞定,其他部分和胡惟庸线重合度很高。

也就是说,早在2200多年前,秦始皇就把东亚大陆最适宜人类生活的几乎所有土地都打下来了,所以他才认为自己“一统天下”,功盖三皇五帝,索性给自己安了个史无前例的“皇帝”头衔。

“天下”之外,都是旮旯角落,不足道尔。

中原王朝后来继续向东北、西北、西南方向扩张,不是因为那些地皮有多诱人,主要出于国家安全战略考虑。

两汉通西域,一是联合西域诸国两线夹击匈奴,除却心腹大患,二是打通和欧亚大陆其他文明的经商通道。

一直到元代,蒙古人统治下的中华帝国才把东北、蒙古、西藏这三块地方彻底纳入中央政府直接管辖。

到了明代汉人重新掌权,把蒙古人赶跑后立马修长城,哈密以外的新疆丢了也就丢了,不care。到了后期,北方国境线索性退回到长城以内,外面的地盘都不要了,同时对西藏的管辖力度也很弱。

满清入主中原后,迅速汉化,八旗子弟锦衣玉食,乐不思蜀,本来也没想要其他地盘,若不是准格尔蒙古一再挑衅,想重建大蒙古国昔日荣威,严重威胁满清统治,也不至于康雍乾三代连续用兵,为削弱准格尔势力,打着打着,就把乌兰布察、阿拉善、外蒙、青海、新疆、西藏都逐渐纳入版图了……

我们今天历史教科书上看到的清朝全盛时期地图,是嘉庆年间的疆域,到他儿子道光在位时,就开始割地赔款了……

不管怎么说,大清国版图还是相对完整禅让给了民国,这才奠定了今天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基础。

为啥说秦朝版图之外的那些地盘,咱不稀罕,人口一直比较少呢?

还是地理决定论。

人类文明赖以生存的基础条件有三:肥沃的土地、充沛的水分、充足的热量。

土地太贫瘠的地方,到处都是高山深壑,或者荒漠戈壁,不适宜人类居住;

太干旱的地方,一年下不了几场雨,农作物都长不活,出一次门就一身风沙,满脸土灰,也不适宜人类居住;

太冷的地方,整天躲屋子里不想动,同样不适合人类居住。

这三个条件,哪个最重要,最不可或缺?

水。

太冷,只要土地肥沃,河流密布,比如东北,一样可以开发成北大仓、重工业基地,无非是人活得稍微糙点。

山多平地少,只要能灌溉技术,把水引进去,也能在山坡上搞梯田,中国南方大片丘陵地带,就这么发展起来的。

但如果缺水,文明就发展不起来。

02

胡焕庸线和秦朝版图西北边界线,都是人类自己划定的,但它俩都和另一条自然划出的分界线,走势大致相当。

这条线从东北大兴安岭(呼伦贝尔)开始,经赤峰-张家口-大同-兰州-三江源,一直到拉萨。

这就是400毫米等降水线!

每年降水量能否达到400毫米,是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的分水岭。

前者属季风区,主要植被是森林,适合农耕文明发展;

后者属非季风区,主要植被是草原,适合游牧文明发展。

把胡焕庸线和400毫米等降水线结合一下,取保守部分,就是中国的财富分界线!

整个内蒙、新疆、西藏、青海、宁夏、甘肃、山西大同、陕西榆林、云南迪庆和怒江州,四川成都平原以西的山区,都位于这根财富线的暗淡测。

理论上说,乌鲁木齐、银川、兰州、西宁、呼和浩特、拉萨这六座省城,都没有太大的投资价值。

我知道这么说会伤了很多生活在这些地区的小伙伴的心,但想听你好我好大家好,中华大地处处有希望的假大空,看新闻联播就行了,为啥要看力哥呢?

力哥的价值,就是把残酷真相,生扒活剥,赤裸裸展现出来,让大家认清现实真相。

整个西北地区,真正有长期投资价值的,只有西安。

剩下的省城,非得矮个里拔高个,我认为首选乌鲁木齐和银川。

乌鲁木齐以后有机会再聊,这次走访的是银川,一座我很喜欢的花园城市。

宁夏历史上一直是甘肃一部分(宁夏卫/宁夏府/宁夏道),直到1950年代脱离甘肃,建立自治区时,银川老城区人口只有6万人,完全是个边境小镇的格局,所以银川没什么历史负担,改革开放后,城市面貌更新很快。

在胡焕庸线和400毫米等降水线的暗淡测,银川平原几乎是唯一一颗耀眼明珠。

多亏了西边的贺兰山和东边的黄河。

贺兰山在西,既完全阻挡了阿拉善腾格里沙漠的进一步侵蚀,又一定程度上阻挡了西北的沙尘和冷空气。

黄河在东,通过不断引流灌溉(银川平原到处都是各种“渠”),使这块平原能发展农耕文明,被誉为“塞上江南”。

所以后来才给这座城市安上那么漂亮的名字——银川。

坐拥银川平原的粮仓保障,可发展农耕文明,又保留了游牧民族的彪悍尚武习性,才使得11-13世纪,脱胎于青海羌族的党项族,仅靠甘肃、宁夏和内蒙阿拉善这点地盘,建立西夏王朝,同时对抗大宋和大辽(金),还不落下风。

往内看,银川有肥沃平原,也有黄河滋润,城市面貌非常年轻,除了降水少了点,其他还行。

但往外看,银川的大环境还是差强人意。

贺兰山虽然挡住了西边的腾格里沙漠,但大漠还是从北边绕了过来(毛乌素沙漠),挡住了银川东去的脚步。

环顾四周,只有荒漠戈壁和高山深壑,要么就是同样缺水贫瘠的黄土高原。

这就有点像迪拜,不管迪拜本身建造得如何繁华,如何开放,它就芝麻绿豆那么点大,被伊朗、伊拉克、沙特、叙利亚这些国家包围着,天晓得这种繁华能持续多久……

03

人类设立的种种制度,创造的种种文化,归根到底,都是从我们生存的自然环境来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人定胜天是忽悠,地理环境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座城市的兴衰命运。

今天中国贫富差距很大,这是不争的事实,但很多人对“贫富差距”的认知存在偏差。

很多人把中国的财富分成1%的权贵和+99%的普通百姓,1%的权贵不劳而获,巧取横夺,贪得无厌,才让我们这些99%的劳动人民备受剥削,苦不堪言。

不可否认,权贵阶层的日子的确过得特舒坦,但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红N代权贵充其量几十万人,他们的天量财富不足以让中国社会的贫富差距拉到那么大。

也就是说,剩下自认为是“老百姓”的13亿9千9百多万人的财富差距太大,才是导致中国整体上贫富差距过大的关键!

表面上看,这种差距可能体现在行业上,比如体制内的收入远高于体制外,金融、互联网、高科技行业的收入远高于其他行业。

但仔细分析,真正的差距,来自地区和城乡。

同样是公务员,西部农村的基层公务员可能一个月工资也就一两千,但沿海发达城市的公务员可能各种收入加起来一个月上万。

至于阿里腾讯华为这些人人艳羡的能开出百万年薪的大公司,你发现没?他们提供的就业岗位,几乎都集中在大城市,特别是北上广深杭成这些中心城市。

国家统计局的官方数据,2018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250元,最高的上海有68033元,而全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14617元,最低的甘肃农民只有8804元。

上海市民的人均收入是甘肃农民的7.73倍。

但是上海市民内部的贫富差距,并没那么吓人。

而省会级大城市市民和省内农民的收入差距,却大得多。

这才是中央不断把“扶贫攻坚”和“三农”问题当成最重要的政治任务的大背景。

中国的穷人,还是太多了。

每次力哥说人口流动趋势,很多小城镇和农村小伙伴都会本能抗拒,嘴上说着大城市这个不好那个不好,我才不稀罕,实际上就是没能力在大城市买房落脚,必须找各种理由证明自己选择的正确性。

比如说物流高度发达,拼多多打通下沉市场,网络高度发达,未来soho也很方便。

亲,这次疫情暴露出的在线办公的各种软肋bug,没看到吗?

不管未来网络如何发达,有几件事,小镇居民永远比不上大城市市民。

最优质的教育资源,最优质的医疗资源,最好的创业营商环境(机会),最多的高薪就业岗位。

还有,长途旅行时,航班集中在大城市,洲际航线更集中在北上广三座大城市,小地方哪怕有机场,也没几条航线。

人这一辈子,最重要的选择都是年轻时做出的。

一是职业(行业)、二是婚姻、三是居住地。

你选择的居住地,一定程度上,已决定了你未来一生的财富命运。

请记住这条财富分界线,在能力范围内,尽量到这条线东南侧寻找发展机会吧~

热门贷款产品
  • 利率低 额度高
  • 3分钟极速到账
  • 灵活借还,按日计息
  • 22周岁-55周岁
  • 信用情况良好
    贷款攻略 更多
    最新资讯
    2025年端午节消费规模预测:三大引擎驱动市场破110亿
    资讯
    问答
    ×
    您在哪个城市工作
    机构仅办理当地工作人士申请
    北京
    其他城市
    康波财经
    值得信赖的贷款资讯平台
    联系方式:kangbocaijingxz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