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个月前我观察到一个项目,诶,觉得不错,本来一直是想找机会探完店之后再做内容。
结果……虽然这几个月去了好几个城市,但要么没时间,要么就是所在地没这个项目,再往后拖我是真怕把它给忘了,寻思还是赶紧把它写下来吧。(抖音其实前段时间我还简单口播了一次)
虽然实地没见过,没吃过,但是通过观察和三方信息的反馈,基本上能把它猜个八九不离十。甚至有机会的话,我也想搞一搞玩玩。
这个项目叫爆蛋吐司,产品如图所示。注意,图片是我特意在微博上找的顾客实拍图,因为如果是品牌的宣传照的话…可能看起来更让人稀罕。
下面这张应该算是正儿八经的颜值炸裂修图照了,感受一下:
爆蛋吐司定位为小吃,客单在20-40不等吧,看具体的品牌定位和选址模型,可高端大气商场店,可街边亲民小吃店,当然你要是能摆摊,它的适应性也是完全OK的。
这个东西,emmmmmm,不吹不黑,我客观的来说,不做成快招项目去割韭菜,真的白瞎了!因为他符合快招项目梦寐以求的所有特质,哈哈哈哈哈哈哈。
颜值超爆,具备网红属性,自传播能力非常强。
完全不存在任何的技术壁垒,门槛低的要shi。
不需要啥大设备,投资成本一点都不高。
就这三点,基本上可以通杀预算又限,又想做餐饮的新人。奇怪的是他还没有被全网引爆,我琢磨着可能是如下原因:
北上广的大众点评,我搜“爆蛋吐司”,还没发现太多这样的门店,这样就导致它的扩散性差了点。如果某一天,它能在一线城市遍地开花了,同时又被抖音成规模性的引爆为“现象级”网红产品的时候。
就是他绽放最大魅力值的时候。那时候,也是韭菜收割机的刀锋,最锋利的时刻。
所有的网红产品其实都有一个共性,就是产品本身自带话题性,自带杀伤力。这种属性最大的好处是可以降低新客首次的尝鲜门槛,毕竟颜值在嘛,同时还能够催化二次传播,发个朋友圈晒一晒啥的。
但是如果你的产品不好吃,那么网红的越快,口碑就烂的越快。你想想当年的答案茶,当年的舒芙蕾就知道了。
但区别于这俩失败案例,爆蛋吐司又有那么点不一样。
这玩意看起来好吃,吃起来其实真的也不差,光看这个食材组合就知道了。我在点评上找到一家店的食材介绍图,你看里面都有啥,北海道牛乳吐司、酥脆海苔丝、和风大阪烧汁、对汁脆脆鸡、嫩滑欧姆蛋。
而且都是现做……,我已经忍不住想对着图片咬一口了。
这就是爆蛋吐司区别于其他网红不一样的地方,只要你食材不用最垃圾的,酱料不用最狗屎的,他的口感真的值得期待哦。
比如你看某店的点评上有这么一个差评:一口气买了5个,回来吃第一口肠子悔青,培根肉极差、吃起来有异味,还能吃出各种形态的碎骨头。
就如同这位顾客所说,想要生意长久,这种下脚料肯定是不行的。
能不能做?怎么做?
能不能做?诶,这个问题其实也没有绝对,且听我继续往下吹。
爆蛋吐司注定又是一个有争议的“网红”品类,有多少人看好,就有多少人不屑一顾,认为他是昙花一现的玩意。
其实,它其实跟酸菜鱼快餐这个市场有点像。
“酸菜鱼加盟”这个关键字的百度指数搜索结果显示,17-18年是热度的峰值,紧接着就是下滑、过气。
归其根本其实也是两点原因,先是有品类红利,很多人做快餐首选就是它,再者门槛低,基本上大家用的鱼都是通货,手里但凡有点进货渠道,你就能搞出跟加盟品牌差不多的味道。
最终,无序的发展、同质化的竞争、无情的镰刀以及良莠不齐的参赛选手,共同把这个品类玩死。
行业大趋势如此,但是我们也能看到不少区域优秀的创业者或者品牌,重产品、重选址、重运营,不仅在上一轮厮杀里面活了下来,现在仍然继续在做这个品类。你说酸菜鱼过气了吗?是过气了,但是你说酸菜鱼不能做了吗?诶,真的分谁做,怎么做!
爆蛋吐司的发展轨迹我估摸着跟酸菜鱼也差不多的,因为他们确实很像:红利+没壁垒,而且他比酸菜鱼是更没壁垒!
赵本山有个段子,大概是田娃抱怨自己生意不行,怪大环境。本山大叔回怼说:怎么你到哪儿,哪都大环境不好,你是破坏大环境的人啊?自己没能力就说没能力。
我想表达啥呢?创业者关注大环境和趋势,洞察品类红利没错,能让你选对赛道,站在风口,挣起钱来也相对轻松一些。正是应了那句:选择比努力重要。
反过来对于中小餐创而言,加强自己在选品、选址、运营上的基本功才是更值得关注的点。
所谓的红利,是你入局早,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但是你没发现现在的市场和竞争是多么的快吗?你吃不了几天新鲜螃蟹,后面就有一大堆人乌央乌央的杀过来跟你分一杯羹了。
这时候靠的是啥?赵本山说的,自己的能力被。
所以爆蛋吐司这项目,如果你感兴趣,不妨试试自创,它真没壁垒,你上小红书、抖音或者大众点评,用心研究研究,抄一抄,真的不难。如果你有简单的烘焙基础,那更是小菜一碟了,比如看我们群里这位兄弟。
自创的问题在于,产品研发你需要试错成本和时间, vi和装修想做的出彩点,肯定是要多花钱的。包括后续的新品迭代,都得下狠功夫才能把他做长久。
如果你要加盟,emmmm,首先我对这个品类的加盟品牌一无所知,割韭菜是大部分,但是正儿八经做品牌的也有,我就认识一个。所有想做品牌的餐饮公司,在加盟板块上对人的选址、对选址的把控是比较严格的,不像无良韭菜公司,只要你交了加盟费,随便给你糊弄个位置上就完了。
但是,依旧不吹不黑,独立客观的来说,这个品类,有的兄弟被快招公司收割以后,确实也能赚到钱。
当然要符合几个条件:第一,位置选的好,同时消费力要与客群相匹配,这玩意客单想到做10几块钱那是相当难的。
第二,被割韭菜以后反应过劲来,发现无良品牌哪哪都割你一刀,而且也没有后续的产品迭代,于是自己奋发图强,由加盟改为自创。那么这个时候加盟费就好比你教的入门学费,毕竟很多人一开始对这玩意都有重无从下手的感觉。这就相当于韭菜镰刀把你领入门了,后面修行就完全在个人了。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你趁着这玩意还没被做烂,踩在了品类红利上。
当然,如果你稀里糊涂入手,大概率也是稀里糊涂失败。
好,今天就酱紫,大家怎么看这个品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