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的时候,定了一个小目标,那就是今年能够在北京买个小房子。
最近发现,这个小目标已经差不多快实现了,踮踮脚,应该快可以在目前住的地方买个小一居了(别误会,不是土豪,只够买个上车房,老家已经买了个小房子)。
然而,在快要达成小目标之后,却发现,纠结似乎大于欣喜。
在我看来,房子早晚还是要买的,是资产配置里面非常重要的一类资产。
但纠结来源于,要不要现在买?
理性的声音跟我说,“这可能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1,房价目前基本平稳,看政策的话,1到2年内不会有特别大的变化,而再等个1-2年,我可以攒更多的首付,买个更大更好的。
2,买完房会失去首套房的资格,也意味着失去低比例首付的资格,如果几年后换房,需要更多的首付去撬动杠杆。
3,买完房之后,加上原有的房贷(老家有个小房子,在妈妈名下),每个月会背上不小的房贷压力,而这对于刚all in转型,目前还没有100%的信心明年收入能够绝对稳定的我来说,可能会给自己带来一些压力。
4,如果买房,可用于做股票和基金投资的钱以及自我投资的钱就会变少,而这个阶段,可能投资自我和做其他金融投资的收益会更大。
而另外一个声音又在跟我说,“先上车再说。”
1,先上车再说,因为2年后不知道有啥变化,2年后的房价谁也说不好,做投资也不能保证就一定赚钱。
2,有压力才有动力,有了房贷压力,会更有动力去赚钱和工作。
3,在北京有个自己的小窝,心理会更有安全感和幸福感,活在当下,享受当下,把每一个当下过好了,未来才会更美好。
也问了几个朋友的建议,每个人说法不一,有支持的,有反对的。
思来想去,发现其实这本质上也只是个选择问题,没有对错,跟人生大部分其他选择一样,都有两面性。
想起来,昨天晚上跟一个朋友探讨,要不要趁现在把一部分钱拿出来,先配置安全稳定的养老计划,还是把所有钱都拿出来去炒股。
我的选择是,在做投资的同时,会先拿出一部分去做安全稳健长期的配置,通过小金额但是长周期的配置,慢慢的把打底的资产池建好。
而他坚定的选择,在目前的年纪(35左右),把几乎所有工作赚来的钱都拿出来做股票投资,希望能够实现年化20%以上的回报率去快速提升资产量级,而过去8年,据他说,确实也没怎么亏过钱。
我问他,万一后面亏了怎么办?
自信满满的他,觉得不会亏,愿赌服输。
祝福他好运,因为真的也不排除他就是那些个极少数,可以在股市上连续获得超额回报。
时间会给所有人答案,而成年人都需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他需要,我也需要。
所以,到底要不要买房这件事上,思考再三,我打算一边观察着房价的变化,一边看着房,一边继续赚着钱,等到年底再做决定。
有同样正在面临或者面临过这个选择的朋友,可以互相交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