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基金的行情跟天气一样热。
7月股市好的时候,出现了不少一日售罄的“爆款”新基金。
8月股市开始震荡之后,基民们还是热情不减,这周又有一只新基金一天之内卖了一百多亿。
看到新基金的行情这么好,有才君想问问大家,是更喜欢买老基金,还是新基金?
1
我更推荐老基金
在新基金和老基金中,有才君自己是更偏向老基金的。原因主要有4个:
01老基金有过往业绩可参考
主动型基金,有才君比较推荐成立三年以上的老基金,时间长一点,基金的过往成绩比较有参考价值。
虽然过往成绩不能代表未来,但一只基金能长时间保持优秀的业绩,也可以看出基金经理的实力。就像一个学生连续好几年都在班上名列前茅,我们就会觉得他学习好,他未来继续获得好成绩的概率也很大。
而新基金没有过往成绩可以看,我们只能看基金经理和管理团队过去的表现。
但是同一个基金经理管理的不同基金,表现也会有差异。基金风格的转变,规模的不同,团队的差异,都有可能影响基金的表现。
新的基金可能会有一些东西需要去磨合,而运行得不错的老基金,各方面都已经磨合好了。
所以,老基金会更稳。
02新基金建仓耽误事
新基金认购结束之后,一般来说会有3个月左右的封闭期。在封闭期里,基金经理就拿着从基民那里募集到的钱去建仓,买股票、债券之类的。
在熊市影响不大,但在牛市就非常耽误事了。
牛市3个月的时间,股票价格能涨多少呀?人家买老基金的,涨的是资产,而对于建仓阶段的人来说,涨的是成本。
更惨的是那些牛市后半段买新基金的,牛市结束了,仓就建好了,也不知道下一次什么时候能回本。
有才君看以往的数据,在牛市后半段新基金还特别抢手,因为这时候股市最热。
03新基金建立对老基金有利
新基金要想卖得好,一般都得有个优秀的基金经理坐阵。
基金经理管理的老基金表现好,我们才会相信他能把新基金管好。
但是大家要知道人的精力是有限的,除非新基金的风格或者主题跟老基金相差比较大,否则两个基金的重仓股一般会高度重合。
基金经理还是会大量买进自己已经很熟悉,很看好的股票。
如果基金的资金量比较大,那些股票的价格会被抬高,已经有持仓的老基金直接受益。
04新基金的认购费用比较高
我们申购老基金,申购费一般都有打折,像谱蓝定投APP上一般会给打一折。在上面买过基金的朋友就会发现,很多都是0.12%或者0.15%的费率。
但是新基金刚发行时的认购费用通常是没有折扣,或者折扣比较少的,经常是在1%以上。
所以,在有同类型老基金,老基金的表现又还不错的情况下,有才君还是偏向买老基金。
2
为啥小白喜欢买新基金?
有才君身边的老基民,基本上都不太喜欢新基金,刚接触基金的小白投资者们倒是蛮喜欢买的。
小白投资者们喜欢买新基金,大概是这两个原因:
01新基金有更多宣传
有才君朋友圈里券商和银行的工作人员,基本上都发的是新基金的广告,我很少看见有宣传老基金的。
原因也很简单,卖新基金比较有赚头。有些机构甚至会引导用户把手里的基金卖掉买新基金,一卖一买,能赚两份钱。
小白投资者并不了解基金,在众多基金中选择困难,如果这时看到一个吸引人的基金宣传,很难不动心。
02新基金“便宜”
新基金的净值是1,一份额一块钱。而过往表现好的基金,如果没有分红、拆分,一份额就好几块钱,乍一看好像是新基金比较便宜。
同样一千块,不算费率成本的情况下,买新基金有一千份,买一个净值2块钱的老基金,只有五百份,这样看是新基金能买到的份额更多。
但,份额多少不是关键,收益率才是关键。
假如老基金年收益率10%,新基金收益率5%,你的五百份老基金份额价值1100元,一千份新基金价值1050元,还是收益率高的更赚钱。
而且基金的净值是可以改变的,如果基金拆分,一个净值2块钱的基金,一份额可以拆成2份净值1块钱的基金,什么都没有改变,基金的净值就变低了。
3
什么样的情况下买新基金?
虽然有才君更喜欢老基金,但也不是完全不考虑新基金。
如果市场没有同类基金,又想买这类基金,要么买新的,要么等新基金变成老基金,只有这俩选择了。
在漫长的等待中,可能会错失许多机会。想早点上车,就要好好挑一款新基金。
比如前段时间国内出了首批纯科创板基金,有才君就从中挑了一款,试了下水。当然,这里不是推荐大家去买科创板基金,大家按自己的需求来。
毕竟科创板的风险很大,我也只是买了一点点,在亏得起的范围内。
有一种情况下,新基金会更有优势,就是大盘暴跌,牛市崩盘的时候。
如果大盘暴跌,牛市崩盘,老基金已经配置了大量股票,船大难调头,没办法很快调仓,亏损会比较多。
但还在建仓阶段的新基金,可以少持有股票,操作更灵活,亏损会小很多。
不过,如果可以预见牛市要崩盘,一般人的操作都是躲远点,该止盈的止盈吧。
4
写在最后
比起新基金,老基金更稳,在市场上涨的时候也更有优势。
新基金里也有很优秀的基金,但,如果没有淘金的慧眼,干嘛不选一些已经证明自己的基金呢?
当然了,对于小白来说,最好的选择还是被动型基金,够稳妥够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