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问豆妹,指数基金和主动型基金,到底哪个好?
长期以来,整体市场年化收益在9%左右,主动型基金年化收益在13%左右,而指数基金在7.5%左右,增强指数基金则在11%左右。这样看来,主动型基金长期收益比指数基金要好很多。
指数基金的投资理念来源于拥有成熟资本市场的美国,机构为主,市场有效性很强,长期很难跑赢市场。而在A股,仍以散户为主,主动管理机构在投研团队、信息获取等方面都比散户强,跑赢市场是大概率事件。当然,指数基金有它的优点,它跟随市场、简单透明、费率较低、永续存在。最重要的是,它不会有信任成本。
而信任,是主动型基金最重要的一个问题。
试想一下,当你满怀信心,买入一只自觉不错的基金,但持有之后却开始亏钱,你会不会动摇?如果他在某些时候比市场亏得还多,你会不会弃之而去?甚至抱怨这基金经理是不是老鼠仓。大多数普通投资者,很难搞明白基金经理的投资逻辑和操作风格,缺乏理解会导致缺乏信心和耐心,因而也不能长期享受到主动型基金带来的更高回报。
主动型基金的挑选,除了看长期业绩优秀、规模适中(不要低于1亿,也最好不要大于100亿)、基金经理稳定的因素之外,豆妹建议从基金公司到基金经理到具体基金的自上而下,全方位的审视会比追随排名和热点更能让自己了解更多信息,更能踏实持有。
主动管理能力强与弱,一般来说,跟基金公司整体的投研实力相关,表现在主动型基金的数量、规模、产品线、基金经理阵容等方面。易方达、嘉实、汇添富等主动管理巨头公司在这些方面都很强。除此之外,一些中小型的、专注主动管理的基金公司也非常值得关注,比如兴全、东方红、富国、国泰、上投摩根,表现为基金数量少而精,业绩亮眼。
一般而言,大公司的产品偏稳,小公司的产品偏奇。
比如汇添富,这家公司主动型基金规模近几年排名稳定在第7的公司,有23名主动基金经理,26只主动型基金(截至18年底),2015年主动型基金的平均收益65.87%,排名第3。2017年平均收益18.39%,排名18,可谓是综合实力强大的主动管理型基金公司。
在汇添富旗下,雷鸣管理的汇添富蓝筹稳健(519066)是一只优秀的均衡稳健的主动型基金。雷鸣的业绩优秀,长期年化回报有15%以上。根据其历史持仓来看,有突出的选股能力,也有不错的择时能力,其风格并不局限于哪一类,擅于把握市场脉络,17年漂亮地从中小盘风格切换到大盘风格。
我们可以看到它的仓位在40%-80%,目前以配置消费、医疗服务、信息技术为主。其中长期的风险指标跟同类相比比较低,相对属于偏稳健均衡的主动型基金,适合风险偏好相对小一点的投资者。不过,在今年的下行行情,汇添富蓝筹稳健也经历着历史上最大的回调。在目前低估的市场,相信也是一个很有投资价值的时期。
一些专注主动管理的中小型基金公司,也值得关注,比如国泰基金。
国泰的发展比较“坎坷”。2015年之前,总经理跳槽后,40多名基金经理纷纷离开,元气大伤。15年进行事业部改革,由周伟锋、杨飞、申坤等新一批基金经理扛起事业部的大旗,经历16、17年的发展,公司得到很大的恢复和发展:国泰主动型基金规模从2016年的第30名跃居2017年的第15名,而旗下的主动型基金平均业绩在16年排名第21,17年排名第9。
国泰实行的事业部制充分调动了基金经理的积极性,投资风格也更加积极,甚至激进。在国泰,周伟锋管理的国泰金鹰增长(020001)是一只成长性高,波动大的老牌明星基金。它着眼于消费升级和产业升级的领域,寻找高成长型个股,其股票仓位常年在80、90%,而且前十大重仓股集中度在60%以上,比较适合比较激进的投资者。国泰金鹰增长2017年拿下了证券时报的“五年持续回报平衡混合型明星基金奖”。
我们从基金公司的实力特点,到基金经理的风格,到基金具体的持仓和配置情况,可以简单识别一只基金是否值得长期托付资金,但是,这并不代表就可以躺着赚钱。
市场变化无常,牛熊切换莫测。我们最好是在市场低迷、冷清的时候买入,淡化短期波动,在市场高涨泡沫膨胀的时候获利了结。中国基金的长期收益高达10%+,但是很多人都没有赚到钱,就是因为大部分人高买低卖赔了钱。纸上谈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另外建议持续关注持有基金每年4次的基金季报,在“报告期内基金的投资策略和业绩表现说明”、“管理人对宏观经济、证券市场及行业走势的简要展望”这两个板块,负责任的基金经理会坦诚地跟投资者交代过去一个季度的操作和业绩情况,以及谈论接下来市场面临的机会与风险。这是一个了解你持有的基金经理动向的重要来源。
主动型基金长期收益是最高的,但是挑选和跟随也是最难的,如果觉得自己不能把握,也欢迎跟随“全明星计划”,由基金豆研究团队负责挑选、搭配、持续跟踪的明星经理组合。
提醒:本文提及的基金,并不代表推荐,仅作为参考案例。
来源:基金豆微信公众号(id:jijin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