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颁布的贷款新规定,在以下四种情况下进行的贷款行为不作数,贷款金额不用偿还。因为以下的四种贷款行为不是在法律允许的范围进行的,不需要负法律责任。
一是套路贷,如果被迫贷了一笔资金,也是不用还的。根据法律规定,借款人是因为被借出方以威胁、恐吓、胁迫等手段形成的贷款,这种借贷关系是无效的。如果借出方想要借款人还钱,法律也不会支持。
二是存在欺骗性的贷款合同不需要承担相应的偿还责任。贷款人签订贷款合同后,相应的贷款金额却并未拿到手中进行使用,这就是具有欺诈性的贷款行为。因此贷款人不需承担法律责任,偿还相应的贷款。欺骗性贷款行为是生活中经常发生的,例如有的平台称用户凭借身份证就可以直接贷款不需要任何的证明,这种就是明显的欺骗性贷款,以门槛低诱骗急需资金的人进行贷款。
三是有违法律行为的贷款,这是指借钱的一方在知道贷款人用所获得的资金干违法事情的前提下,依旧与贷款人发生贷款行为并签订贷款合同。这种情况就属于无效的贷款行为,出款人和贷款人均在法律不允许的情况下进行没有任何的法律效果,都不需要承担责任,不过对于出款人的损失也不受法律保护。
四是高额利息的贷款是不需要贷款人偿还的。这样的贷款是出款人的一种投资方式,将钱给贷款人的同时是附加利息的,但是贷款的利息是有相关文件规定的。超过国家规定利率的利息部分是不用偿还的。
贷款已经成为一种隐性的消费模式,不过贷款中也有很多的坑,因此贷款人在进行贷款时需要仔细甄别所使用的平台,以防被骗。